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7139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固丽2 01 3 N O 35 m 临床医学 2型糖尿病患者 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探析 彭福 昌 大理州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6 7 1 0 0 0 【 摘要】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 血压 目标治疗前后, 血脂、 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诊断的 2 6 6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该组患者不直接对血尿酸和血脂水平进行干预, 例行血糖 、 血压 目标治疗 , 并对 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化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该组患者在例行血压、 m糖 目标治疗后 , 并对治疗达标后的治疗效果 进行分析, 发现患者血脂以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

2、有统计学意义 ) 4 2 0 I m o l L , 女性 3 6 0 t m o L 。 1 3 研 究 方 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诊断的 2 6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 料, 该组患者不直接对血尿酸和血脂水平进行干预, 例行血糖、 血压目标治疗, 并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化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1 4 治 行 方 法 治疗前将该组 2 6 6例患者既往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等基 本资料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并将测定治疗前的血尿酸及血糖、 血 脂和血压指标详细记录下来。 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食 1 0 h 后 , 并 于次 日早晨实施空腹采血 , 并且对患者的血尿酸( S U A ) 、 空腹血 糖、

3、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进行测量, 采用生化仪进行测定, 同时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 批 内、 批间c v 进行测定, 具体选用免疫比浊法 所有受检者留尿 8 h 记录患者尿量, 患者血压值采用标准汞式血压计测量, 实际测量 2 次, 以2 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标准。 在完成以上测量后, 所有患者 开始例行血糖、 血压目标控制治疗。治疗时 舒张压8 5 mm H g , 收 缩压1 3 0 m m Hg , F P G7 0 mm o l L 。 另外 , 治疗效果要尽量达到 上述 目标, 同时, 在治疗过程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表 现, 合理调

4、整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时间持续 1 5 d 半年。 1 5 统 计 方 法 采取 S P S S 1 3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 数 标准差( 露 s ) 表示, 进行 t 检验。 2 结果 该组患者在例行血压、 血糖目标治疗后, 并对治疗达标后的 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患者血脂以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该研究中, 患者例行 目标治疗前后的血尿酸 、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 胆固醇、 收缩压 、 舒张压 、 胰岛素等各项指标的有关情况及检验结果见表 1 、 2 。 表 1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前后临床资料

5、的比较( ) 组别 血尿酸(p ,mo l L ) 男 女 合计 糖化血红蛋白( ) 空腹血 糖( m m o l L ) 总胆固 醇 m m d L ) 注: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7 6 中外医疗C h i n a& 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下转第 7 8页) 口固 篙 删 厚度, 在对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的相关条件可保障下 , 需对变性真 皮最大程度的保留。为防止术后缺乏足够的真皮厚度造成功能 障碍及挛缩畸形,移植皮片的厚度和保留变性真皮厚度需依据 创面深浅决定闻 。 深 度创面变性真皮

6、保留时需较厚 , 移植取薄中厚片进行 : 针对混合度创面, 所选取的变性真皮保留可散在缺如或较薄, 需 对中厚皮片移植, 才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和功能。反之, 对过厚的 皮片移植 , 虽有较好的功能、 颜色、 成活情况, 为不使皮片移植后 高于周围皮肤 , 影响美观 , 对薄中厚或中厚皮片的选择需依据创 面情况进行选择【7 】 。手部各处不同的皮肤烧伤深浅度, 厚薄不一 的皮肤, 手术时需削痂 、 刮痂、 削刮痂配合应用。较厚的变性真 皮 , 可切划多个“ # ” 形并达真皮下 但做好皮下血管网的保护 , 可 为血浆渗出创造条件, 并能确保皮片营养, 提高成活率。 依据局部和全身情况 、 病情缓急

7、 , 应及早安排手术 , 多在伤 后 2 5 d实施 , 手部深度烧伤或有小面积烧伤合并者 , 因机体状 况 良好 , 手术可在 2 3 d开展,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例, 手术时机的 选择应依据供皮区情况和全身情况进行选择 s l 。特大面积深度烧 伤缺乏供皮区, 此方法不宜使用。与传统的削痂比较 , 采用变性 真皮并移植大张 自体皮修复术不仅将创面表层坏死组织去除, 为移植皮肤成活提供条件 , 还可保留深 度创面、 混合创面变性 真皮组织, 防止深层组织结构的损伤 ; 止血带在肢体手术时无需 应用 避免 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局部创面损伤的发生, 减少了手 术程序 , 显著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 并

8、减不术 中出血量 , 术 中创 伤较轻微 , 使患者痛苦减轻 , 皮肤移植有较高成活率, 降低了经 临 床 医 学 济负担。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且减不了深部粘连, 改善了远期 功能 , 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 ,手部深度烧伤采用变性真皮保留并对大张自体皮行 移植修复治疗, 可使预后改善显著 ,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不良事 件降低, 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1 】谢庭鸿, 黄晓元, 龙剑虹, 等 上肢热压伤的I临床分析f J 1 中国现代医学 杂志, 2 0 0 9 , 1 9 ( I ) : 1 0 5 1 0 7 2 】 Mi r a n d a HF ,P i

9、n a r d i G L a c k o f e f f e c t o f n a l t r e x o n e o n t h e s p i n a l s y n e r g i s m b e t w e e n mo r p h i n e and n o n s t e r o i d a l a n t i i n fl a mma t o r y d r u g s J J P h y s i o l P h a r ma c o l , 2 0 0 9 ,6 1 ( 9: 2 6 8 2 7 4 【 3 】陈坚伟,王彪,张涛, 等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

10、剂 量探讨【 J 实用 医学杂志, 2 0 1 1 , 2 7 ( 1 8 ) : 3 3 9 8 3 4 0 0 【 4 】D e d ala E , A l b e r t i n A , P o l i D , e t a1 E f f e c t o f n i o u s o x i d e O n d e s f l u r a n e MAC B A R a t t w o t a r g e t - c o n t r o l l e d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r e m i f e n t ani l J 1 Mi n e r v a

11、 A n e s t e s i o l , 2 0 0 8 , 7 4 ( 5 ) : 1 6 5 - 1 7 2 5 】张晓启,刘爽,魏梦奇, 等 桡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烧伤创 面叨 中华烧伤杂志, 2 0 1 1 , 2 7 ( 2 ) : 1 6 2 1 6 3 【 6 1易南, 王冰水, 胡大海, 等 系统康复治疗手烧伤的效果及成本评价【 J 1 _ 中华烧伤杂志, 2 0 0 9 , 2 5 ( 6 ) : 4 2 2 4 2 5 7 】 Mo h a mma d i A A, B a k h s h a e e k i a A R,Ma r z b a n S , e

12、t a 1 E a r l y e x c i s i o n a n d s k i n g r a f t i n g v e r s n s d e l a y e d s k i n g r aft i n g i n d e e p h a n d b u r n s( a r a n d o mi z e d c l i n i c al c o n t r o l l e t r i J 】 B u r n s , 2 0 1 1 , 3 7 ( 1 ) : 3 6 - 4 1 【 8 】朱雄翔, 胡大海, 董茂龙, 等 不同皮瓣修复虎V I 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 果比较【 J

13、】 _ 中国美容医学, 2 0 0 7 , 1 6 ( 1 ) :4 2 - -4 5 ( 收稿日期: 2 0 1 3 1 0 1 3 ) ( 上接第 7 6页) 3 讨论 临床上 。 糖尿病作为以血糖增高为表象的临床综合征, 除了 血糖增高外 , 还伴有其他的病理以及生理性异常, 如过度氧化应 激 、 线粒体功能异常、 慢性炎症 、 脂毒性、 糖毒性等, 且这些异常 共同作用会造成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日 。目前,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 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高血 压、 高血糖、 肥胖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 为此, 对于尿酸的研究得 到了更多的关注。但 目前大多数关于尿酸的

14、研究主要是尿酸与 其他指标之间的横断面研究 ,而关于时间变化的纵向变化研究 极少。如该组研究中, 患者在例行血压 、 血糖目标治疗后 , 并对治 疗达标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患者血脂以及血尿酸水平 均明显下降 ,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显著, 同时, 除了上述指标得到 改善外, 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胆固醇、 收缩压、 舒张压、 胰 岛素等各项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因此, 该组研究表明: 随着患 者血糖水平和血压状况的改善和降低其血尿酸水平也有所降 低。 临床上 2型糖尿病治疗以积极控制患者血糖 、 血压、 血脂为 目标 以减少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 J 。 7

15、 8 中外 医疗C h in a&F o r e i g n Me d ic a l T r e a t me n t 目前, 目标控制治疗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治疗 目标 : 血压1 3 0 8 5 mm H g , 糖化血红蛋白 6 5 7 0 , 总胆固醇4 0 mm o l L , 空腹 血糖小于 4 4 6 1 m n l o l L , 同时, 患者在治疗时, 应该坚持持续治 疗与护理 , 加强对心血管和微血管发生风险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达到预期的治疗 目标。 2型糖尿 病患者代谢情况明显紊乱,且该症状与患者血尿酸水平和血脂 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 , 根据患者疾病机理, 例行血糖、 血压进行 目 标控制治疗, 患者血脂水平、 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 , 同时 , 其并发 症也得到有效控制, 疗效确切 ,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1 1 】杨秀真 型糖尿病患者 目标治疗前后化验结果研究叨 医学检验, 2 0 1 0 , 1 7 ( 2 5 ) : 6 3 - 6 4 2 】蒋灵霓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f J 】 国际检验医 学杂志, 2 0 0 9 ,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