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6566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ONGZ UO Y ANJ I U 高校“ 双师型“ 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 。张洪方刘敏 摘 要 深入探 究思想政 治教 育和 心理健康教 育在教 育态度 、 教 育理念 、 教 育方法和教 育资源上的契合 , 建 设“ 双师 型” 辅导 员队伍 , 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工作 者和心理 咨询师各 自优 势 , 提 高思想政 治教 育的针 对性 、 科 学 性 、 实效 性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 育 ; 心理健 康 ; 队伍 建设 作 者简介 张 洪方( 1 9 7 8 一) , 女 , 硕 士 , 聊城 大 学物理 科 学与信 息工程 学 院讲 师 , 研 究方向 : 思想政 治教 育 ; 刘

2、敏( 1 9 8 0 一 ) , 女 , 硕 士 , 聊城 大学教 育科 学学院讲 师 , 研 究方向 : 心理 学。( 山 东聊城2 5 2 0 ( ) r ) ) 课题 来源 聊城 大学项 目: 面向大 学生创新 能力培 养的 多维 实践 平 台建设 , 项 目编号 : G 2 0 1 2 ; 聊城 大 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 题 : 家校 互动支持平 台在特殊群体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应 用研 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 与深 化 , 各高 校逐步探 讨构建“ 双师型” 辅导员模式 , 即建设 由思想 政治 辅导 员 、 心理 咨询 师构成 的 “ 1 + 1 ” 模

3、式 的“ 双 师 型” 辅导员队伍 。积极探 讨心 理健康教 育与思想政治 作 的契合 ,将 心理健 康教育的理念 、工作 目标 、 原 则 、 方法 、 技术 渗透于思 想政治教育工 作 中, 既要帮助 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 , 又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 的人 生态度 。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 的补充 与促 进作 用 , 积极 建设 “ 双师 型 ” 辅导 员 队 伍 , 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针对性 和实 效性 的一个关键途径 。 一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的异 同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 员与心理咨询师在角色定位 、 T作 方式 、 T作 内容 、 1

4、: 作 目标等方 面既有 差异性 又 有 相 通 之 处 。 T 二 作 原则不 同 。对于 学生生活 学习 中产生 的困 难 、 困惑 , 思想 问题 或情绪 、 心理 问题 等 , 思 想政治辅 导 员需要 主动介 入 , 而心理咨询需要尊重来访 者的意 愿 , 且 来访 者的意愿对心理 咨询 的进程 和效果 均有较 大 影响 , 因此 面对 学生 的心理 问题 , 咨询师 不会强行 介 入。辅导员 l 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 密 切 联系学生 , 了解学生 的思 想状况 , 第一 时间掌握 学 生的第一手信 息 , 学生 中如有不稳 定动 向 , 辅导 员能 够及时掌握 、 反

5、馈 。 辅导员在 日常管理工作 中, 建立一 个 多渠道 的涵盖 宿舍 、 网络 、 社 团等方面 的信 息网络 , 及时了解 学生动态 , 及早 发现 问题 、 反馈 问题 、 解决问 题。 作 内容不同 。 思想政治教 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 政治观点 、 道德规 范 , 对其成员施 加有 目的 、 有计划 、 有组织的影响 , 使他 们形成符合一 定社会所要求 的思想品德 的社会实践活动 。 从外延来 看 , 思想 政治 教育 是思 想教 育 、 道 德 教育 、 政 治教 育 6 8蛊 2 c0 A T I1 4 o 2N 等。辅导员要 坚持 正确的政治方 向, 加强

6、思想道德修 养 , 增强社会 责任感 , 成为大学 生健康 成 长的指导者 和引路人。心理咨询是指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 , 对 心理 适应方 面出现 问题并 企求解 决 问题 的求询 者提供 心 理援助的过程 。在实际T作 内容 中, 辅导员解决 学生 思想 问题 、 生活具体 实际 问题 , 咨询 师帮助求 助 者解 决人格发展 、 生活适应 、 人际交往等心理方面问题 。 _T作过程导 向不 同。 思想政治辅导员有两 个独有 的功 能 : 一是导 向功 能 。有 明确 的思 想观念 、 价值 取 向 、 行 为规范 的 引导作 用 , 有 目的性 、 计划性 和组 织 性 ; 二是保证功能

7、。 保证学 生的政 治共识 性 、 思想 一致 性和行 为统一性 。辅 导员 的思想政 治教育 具有 导 向 性 、 强制性和 阶级性 。 咨询师持有中立性态度 , 尊重并 理解求助者 的价值观 。不给来访者做决定 , 鼓 励来 访 者在 自我觉察 的基础上 自我决定 。 工作场所 的要求不 同。进行心理咨询需设专 门的 心理咨询室 , 房间的私密性 、 大小 、 色彩 、 照明 、 室温 、 布 置 、座位安排等都有一定 的要求。T作场所具有 固定 性 、 专业性要求 。 思想政治教育 作场所 自由, 课堂 、 教 室 、 宿舍 、 餐厅 , 户内与户外 , 可 以随时随地进行 。 终极 目

8、标一致 瑞士心理学 家荣格认 为 , 人类所 追求 的最终 目标 , 归 纳起来 就是 自我的充分发展 高 校思想政治工 作者和 心理咨询 师二者 最终 目标 是促 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能够正确处理各种 关系 , 让 健康 的人更 阳光 , 让 大学生健康 、 快乐地成长。 二、 “ 双师型” 辅 导员队伍的构 建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人 的定 义是“ 不仅仅 是没 有虚弱和疾病 , 还包括生理 、 心理和社会方 面 , 均处于 完满状况的健康人 ” 。也就是健康人不仅 包 含身体健 康 , 还包含心理健康和人格 的完善 “ 双师 型” 的辅 导员 队伍 , 不仅根据 当代大学生思想实

9、 际和心 理特点培养 大学 生 良好 的心理 品质 ,还着 重于学 生正确 的世 界 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培养 。 在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 借 鉴心理 咨询技术 , 契合心 理健康 教育方 法 , 能增强 思 想政治工作 的实效性 , 拓展工作新渠道 。 ( 一 ) 关 于育 人 态度 的 契合 “ 双师 型” 思想 政治辅导 员根据 学生 心理特征 和 成 长规律 , 调整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 以 9 0后为主体 的当代大学生 , 个性鲜 明, 独立意识较强 。 不喜欢老师 过多干预 、 管教 、 束缚 , 辅导员朋友式 的平 等 自由的沟 通 交流 , 更 易为学生接受 。 工

10、作 中 , 改变思想政治工作 权 威式 、 说 教式 的教 育模式 , 树立尊 重 、 平 等 、 友好 的 育人态度 , 学习借鉴“ 同感” “ 真诚” “ 无条件积极 关注” “ 尊 重” 等建立 良好心理咨询关系 的几个要 素 , 与受教 育 者建立民主 、 平等的会谈关系 。 结合心理咨询会谈技巧 , 工作 中要做到 : 第一 , 要 认 真收集 来 自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 , 信息 收集越 完整 , 越有 利于对 问题 的判断。进 行言语信息 收集 时 应做 到 : 一 是创设 积极 的气氛。 让学生有温 暖感 、 安全 感 。 二是耐心倾听 、 真诚关注 。 站在学生 的角度 了

11、解其 知 觉外部世 界的方式 , 了解其 所看到 的 、 体验 到 的世 界 , 分享其对外部刺激 的心理反应 。 三是 J , , t7 导 问 、 适 当反应 。四是具体化 与聚焦 。避免过于笼统或是过 于 烦琐 。 第 二 ,要 用认 真倾 听来 表达对 学生 的理 解和 同 感 ,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积极 的情 绪支持 。保持 良好 的 倾 听态度 和习惯 , 设 身处 地地感 受, 察其 言观其行 , 进 行适 当的参与 和反应 , 不 急于对 问题 下结论 。 ( 二 ) 关 于 育 人 理 念 的 契 合 以人 为本 , 尊重每位学生个体 。 罗杰斯认为 , 每个 人都有一种 内在

12、 的需求 和动机 , 用 以促 进 自己的成长 和提高 ,而且每个人都有一种解决 自身问题 的潜能 , 即使是心理适应 不 良的人也是如此。 第一 , _丁作 中 , 不仅要 注重解决 学生 思想 、 品德 、 行为规范等 问题 , 而且要关 注学 生 理 状态 。处理考 试作弊或其他严重违 纪事件 时 , 除了对 学生进行严厉 的批评教育 ,按照校纪校规给予相应 的纪律处分外 , 还要及时关注学生情绪变化 ,把握学 生心理稳定性 , 避免学生 因承受 不住严厉 的批评 与处 罚而心理失衡 , 产生抑郁 、 敌对等心理 问题 , 产 生心理 危机。 第二 , 不仅要关 注学生 问题行 为 的表

13、 面现象 , 而 且要关注深层次 的心理层 面的问题 。晨读课 上 , 某学 生故意 发 出怪异 的读书声 , 扰乱晨 读环境 , 同学们都 很反感他这一行 为 , 反映 给辅导员 老师。通过与该生 直接谈话 和 向同学 问接 了解 ,掌 握 了该 学生基 本情 况 。 此 同学高 中时学 习成绩很好 , 在班 里是焦 点 。 进入 大学后 , 优越感渐失 , 失落感 、 自卑感增强 , 制 造怪声 , 故 意吸引别人 的注意 。 对 此学生不应单纯进行课堂纪 律 约束 , 还要究其深层次心理原 因, 解决其心 理问题 , 对其进行 心理调适 。 GONGZUO YANJ l U 第三 , 不

14、 仅要强调 法制 、 道 德 、 纪律 、 规 章制度对 学生的管理与约束 ,而且要 强调学 生的 自我认识 、 自 我体验、 自我控制与自我向上。 某学生经常旷课 , 累计 旷课达 2 0学 时 ,按 照学校 纪律规 定给予严重警告处 分。 经过进一步 了解 , 该学生 旷课多数是去 网吧上 网 , 于是积 极采取措施 ,对该学 生重点进行 思辨能力 、 自 控能力 、 自我平衡等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 ( 三 ) 关于育人方法的契合 一些心理 学流派 的观点 和方法成 为高校思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的鲜活指 导。 合理 的情绪疗法 、 认知疗法 、 认 知行为矫 正技术等 , 都强调通

15、过改变认 知 , 从 而使 学生产 生情感 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对于总是抱怨舍友 邋遢 、 不讲卫生 , 宿舍人 际关系 紧张或是 没有获 得助 学金就埋怨不公平等 问题 ,教育学生达 到三种领悟 : 一是使他们认识 到信念是引起 了情绪及行 为后果 , 而 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 二是他们 因此对 自己的情绪 和行 为反应应该负有责任 ;三是 只有改变 了不合理信 念 , 才 能消除 困扰 。对于对舍 友和周 围环境 的绝对化 要 求 , 可 以运用 “ 黄金规则 ” 。 “ 黄金规则” 是指“ 像 你希望 别人如 何对待你那样 去对待别 人 ” ; 运 用 “ 产 婆术 ” 对 不合理 的认

16、知进行挑 战和质疑 。使学生体 会到“ 我觉 得我改变 的不仅仅是情绪和行为 , 更重要 的是我 对很 多 问题 的看法有 了根本 的改变 ” 。 ( 四 ) 关于育人 资源的契合 充分利用心理咨询 的各种资源 , 形成有效 的教育 途径 。 个别咨询 、 团体 咨询 、 电话 咨询 、 网络咨询 、 书信 咨询 、 班级辅导 、 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 , 为大 学生 提供及时 、 有效 、 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 良好 的心理 品质 , 产 生正确 的认 知 , 健康 的心理使 学生更 易接受正确 的道德观念 ,并将其 内化为 自己的信 念 , 从而形成科学 的人生观 、 价值观和世界观 。 建设“ 双师型” 辅导员队伍 , 能使辅导员 以心理学 专业知识 为指导 , 提高教育 的专业性 ; 能够 缩减人 员 机构 , 提高工作 队伍 素质 ; 能够进一 步实 现辅导员 队 伍职业化 、 规范化 、 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 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