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5938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RS232modbus协议的双机串行通信(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Modbus 协议分析.11.1 两种传输方式.21.2 Modbus 消息帧.31.3 错误检测方法.5二、程序设计思想.62.1 总体设计.62.2 硬件设计.72.2.1 单片机串行通信功能.72.2.2 MAX232 芯片 .82.2.3 整体电路设计.92.3 软件设计.102.3.1 主机系统软件设计.102.3.2 从机系统软件设计.12三、程序代码.151基于基于 51 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设计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设计一、一、Modbus 协议分析协议分析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 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它设备之间

2、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 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 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 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 格式。当在一 Modbus 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 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 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 Modbus 协议发出。在其它网络上,包含了 Modbus 协议 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

3、展了根据具体的网 络解决节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 1) 在 Modbus 网络上转输标准的 Modbus 口是使用一 RS-232C 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 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 Modem 组网。控制器通信使用主从技术,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 。 其它设备(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作出相应反应。典型的主设备: 主机和可编程仪表。典型的从设备:可编程控制器。主设备可单独和从设备通信,也能以广播方式和所有从设备通信。如果单 独通信,从设备返回一消息作为回应,如果是以广播方式查询的,则不作任何 回应。Modbus

4、协议建立了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或广播)地址、功能代码、 所有要发送的数据、一错误检测域。从设备回应消息也由 Modbus 协议构成,包括确认要行动的域、任何要返回 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一错误,或从设备不能 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一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 2) 在其它类型网络上传输 在其它网络上,控制器使用对等技术通信,故任何控制都能初始和其它控 制器的通信。这样在单独的通信过程中,控制器既可作为主设备也可作为从设 备。提供的多个内部通道可允许同时发生的传输进程。 在消息位,Modbus 协议仍提供了主从原则,尽管网络通信方法是“对等” 。如果一控制器

5、发送一消息,它只是作为主设备,并期望从从设备得到回应。 同样,当控制器接收到一消息,它将建立一从设备回应格式并返回给发送的控2制器。 3) 查询回应周期 (i)查询查询消息中的功能代码告之被选中的从设备要执行何种功能。数据段包含 了从设备要执行功能的任何附加信息。例如功能代码 03 是要求从设备读保持寄 存器并返回它们的内容。数据段必须包含要告之从设备的信息:从何寄存器开 始读及要读的寄存器数量。错误检测域为从设备提供了一种验证消息内容是否 正确的方法。 (ii)回应如果从设备产生一正常的回应,在回应消息中的功能代码是在查询消息中 的功能代码的回应。数据段包括了从设备收集的数据:象寄存器值或状

6、态。如 果有错误发生,功能代码将被修改以用于指出回应消息是错误的,同时数据段 包含了描述此错误信息的代码。错误检测域允许主设备确认消息内容是否可用。1.1 两种传输方式两种传输方式控制器能设置为两种传输模式(ASCII 或 RTU)中的任何一种在标准的 Modbus 网络通信。用户选择想要的模式,包括串口通信参数(波特率、校验方 式等) ,在配置每个控制器的时候,在一个 Modbus 网络上的所有设备都必须选 择相同的传输模式和串口参数。 ASCII 模式:地址功能代 码数据数 量数据 1.数据 nLRC 高字 节LRC 低字 节回车 换行RTU 模式 地址功能代码数据数量数据 1.数据 nC

7、RC 高字节CRC 低字节所选的 ASCII 或 RTU 方式仅适用于标准的 Modbus 网络,它定义了在这些网 络上连续传输的消息段的每一位,以及决定怎样将信息打包成消息域和如何解 码。 在其它网络上(像 MAP 和 Modbus Plus)Modbus 消息被转成与串行传输无 关的帧。 1)ASCII 模式 当控制器设为在 Modbus 网络上以 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模式通 信,在消息中的每个 8Bit 字节都作为两个 ASCII 字符发送。这种方式的主要优 点是字符发送的时间间隔可达到 1 秒而不产生错误。 代码系统 十六进制,ASCII 字符 0.9,A.F,消息中的每

8、个 ASCII 字符都是一个 十六进制字符组成每个字节的位。 1 个起始位 7 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 1 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 1 个停止位(有校验时) ,2 个 Bit(无校验时) 错误检测域 LRC(纵向冗长检测) 2)RTU 模式3当控制器设为在 Modbus 网络上以 RTU(远程终端单元)模式通信,在消息 中的每个 8Bit 字节包含两个 4Bit 的十六进制字符。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在同样的波特率下,可比 ASCII 方式传送更多的数据。 代码系统 8 位二进制,十六进制数 0.9,A.F 消息中的每个 8 位域都是一个两个十六进制字符组成 每个字节的位 1 个起始

9、位 8 个数据位,最小的有效位先发送 1 个奇偶校验位,无校验则无 1 个停止位(有校验时) ,2 个 Bit(无校验时) 错误检测域 CRC(循环冗长检测)1.2 Modbus 消息帧消息帧两种传输模式中(ASCII 或 RTU) ,传输设备以将 Modbus 消息帧为有起点和 终点的帧,这就允许接收的设备在消息起始处开始工作,读地址分配信息,判 断哪一个设备被选中(广播方式则传给所有设备) ,判知何时信息已完成。部分 的消息也能侦测到并且错误能设置为返回结果。 1) ASCII 帧 使用 ASCII 模式,消息以冒号(:)字符(ASCII 码 3AH)开始,以回车换 行符结束(ASCII

10、码 0DH,0AH) 。 其它域可以使用的传输字符是十六进制的 0.9,A.F。网络上的设备不 断侦测“:”字符,当有一个冒号接收到时,每个设备都解码下个域(地址域) 来判断是否发给自己的。 消息中字符间发送的时间间隔最长不能超过 1 秒,否则接收的设备将认为 传输错误。一个典型消息帧如下所示: 起始位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LRC 校验结束符1 个字符2 个字符2 个字符n 个字符2 个字符2 个字符ASCII 消息帧 2) RTU 帧 使用 RTU 模式,消息发送至少要以 3.5 个字符时间的停顿间隔开始。在网 络波特率下多样的字符时间,这是最容易实现的(如下图的 T1-T2-T3-T4 所示

11、)。 传输的第一个域是设备地址。可以使用的传输字符是十六进制的 0.9,A.F。网络设备不断侦测网络总线,包括停顿间隔时间内。当第一个域 (地址域)接收到,每个设备都进行解码以判断是否发往自己的。在最后一个 传输字符之后,一个至少 3.5 个字符时间的停顿标定了消息的结束。一个新的 消息可在此停顿后开始。 整个消息帧必须作为一连续的流转输。如果在帧完成之前有超过 1.5 个字 符时间的停顿时间,接收设备将刷新不完整的消息并假定下一字节是一个新消 息的地址域。同样地,如果一个新消息在小于 3.5 个字符时间内接着前个消息 开始,接收的设备将认 为它是前一消息的延续。这将导致一个错误,因为在最 后

12、的 CRC 域的值不可能是正确的。一典型的消息帧如下所示:4起始位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CRC 校验结束符T1-T2-T3-T48Bit8Bitn 个 8Bit16BitT1-T2-T3-T4 RTU 消息帧3) 地址域 消息帧的地址域包含两个字符(ASCII)或 8Bit(RTU) 。可能的从设备地 址是 0.247 (十进制)。单个设备的地址范围是 1.247。主设备通过将要联 络的从设备的地址放入消息中的地址域来选通从设备。当从设备发送回应消息 时,它把自己的地址放入回应的地址域中,以便主设备知道是哪一个设备作出 回应。地址 0 是用作广播地址,以使所有的从设备都能认识。当 Modbus 协议用 于更高水准的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