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5930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技术资料日本标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草案)日本下水道事业团主编1990 年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市给水排水委员会上 海 市 政 工 程 设 计 院 技 术 处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1993 年 7 月2目 录第 1 章 定义及适用范围.3第 2 章 特征.4第 3 章 设计步骤.5第 4 章 设计污水量及进水水质.8第 5 章 主要的设施与设备.101、设施的组成.102、反应池.113、曝气装置.294、上清液排出装置.375、附属设备.416、加氯接触池的排水渠.427、排泥设备.438、电气仪表设备.50第 6 章 运行管理.54第 7 章

2、 适用于初期运行对策的设施.56计算实例 1 高负荷间歇进水方式.58计算实例 2 低负荷间歇进水方式.64计算实例 3 低负荷连续进水方式.70参考资料.763第 1 章 定义及适用范围本指南的对象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法中曝气及沉淀等单元操作,在单一反应池中按时间有序反复进行的污水处理方式” 。详见“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评价第二次报告书” (以下简称二次报告书)概要篇。反应池的操作,如下所述:1. 污水流入反应池;2. 开始曝气,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搅拌,供给氧气,有机物被氧化,被同化;3. 曝气中止,在静止状态下,活性污泥沉淀;4. 固液分离的上清液排出。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可省略

3、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使活性污泥法的设施组成简单化和养护管理易行。为此,该法主要适用于小规模处理场,由于部分附属设备的改善,有可能作为标准活性污泥法处理设施处理初期水量的对策。在本法中,根据污水进水方式、有机物负荷的不同、反应池形状的不同,可产生种种改良法。在本指南中有下列方式:1. 进水方式反应池中污水的进水方式,有沉淀、排出时污水不流入的间歇流入式和沉淀、排出时污水继续流入的连续式。2. 有机负荷范围4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有机负荷,有利于标准活性污泥法负荷(BOD-SS 负荷:0.20.4Kg-BOD/Kg-SSd) ,用于氧化沟负荷(BOD-SS 负荷:0.030.07Kg-BOD/Kg

4、-SSd) ,以及包括中间范围的广阔负荷。3. 反应池形状反应池形状可用完全混合型的曝气池,长宽比小的矩形池以及无终端的氧化沟,作为初期对策的设施,可用其他形状。第 2 章 特征本法有以下特征:1.可省去初次沉淀池。由于不要设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设备等等,与标准活性污泥法比较,设备的构成简单,维护管理方便。2.污水进水水质和水量的逐时变化由于在进水工序时被均衡化,所以可以稳定地去除有机物。又不设置流量调节池,有可能对应进水流量某种程度的变化。3.本法的活性污泥沉淀,是在静止状态或在接近静止状态中进行的,故固液分离很稳定。4.单一反应池内,在一个周期中,能够设立厌氧、好氧的条件,即使在没有设立厌

5、氧段的情况下,在沉淀排出工艺中,由于溶解氧浓度低,可望生物除营养盐。此外,在硝化的情况下,可回收碱度。55.使用深池的情况,与同样的 BOD-SS 负荷的其他方式相比较,占地面积较小。6.由于反应池中设置了简易的污泥浓缩区,容易取得 2%-3%的浓缩污泥。第 3 章 设计步骤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设计步骤,如图 3-1 所示。1.基本条件的掌握在掌握设施设计的必要基本数据中,需确认下列基本条件。a.设计污水量(现在,将来)b. 进水水质,处理目标水质c.进水污水量的变动图式d. 处理厂的场地条件e.处理厂养护管理条件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由于污水进水量的变动程度,反应池的安全容量、排出装置能力有所差

6、异,故予先掌握污水进水量的变动图式是必要的。2.基本事项的讨论和设定根据处理厂的基本条件、基本数据,研究设定设计的基本事项。各基本事项,除本指南外,也可参照其他城市的实例来决定。3.反应池的设计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池的容量,与设施运行方法密切相关,运行方法的讨论与反应池的设计应一起考虑。6关于构造尺寸的决定,必须注意处理厂的配置计划,水位的设定必须注意处理厂整体的高程及水位的设计。4.评价所设计的设施,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必须考虑处理厂整体的合理性和经济上优越,以及养护管理、初期对策等方面的要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应进行上列方面的评价,必要时还应按本章 2再研究设定设计的基本事项。5.设施设计

7、主要设施有反应池,接触池,曝气装置和排出装置等设计。7开始基本条件的掌握 1.设计污水量(现在,将来) 2.进水水质,处理水质目标 3.污水进水量的变化图式 4.处理厂的场地条件 5.处理厂的养护管理条件基本事项的讨论和设定 1.处理流程图 2.系列数、反应池数 3.进水方式、排出比 4.设计负荷、MLSS 5.反应池的水深、安全高度反应池的设计 1.暖气时间 2.沉淀时间 一周期时间 3.排出时间 4.循环周数 5.反应池容量、安全容量 6.构造尺寸 7.水位设定(低水位、高水位、 最高水位)评 价用地条件、养护管理 否经济性、初期对策设施设计容量计算、水利计算 配置计划 形式、机种的决定8

8、结束图 3-1 设计步骤第 4 章 设计污水量及进水水质1.设计污水量【解说】(1)用于设计的设计污水量对于设计污水量,水处理设施以设计最大日污水量计,输水设施以最大时污水量计为原则。在水处理设施中,反应池流入处的瞬时污水量,由于受中途泵站间歇进水的影响,有必要对此能力或有关水力学的问题作讨论。此外排出管、接触池、放空管,必须根据排出装置的能力,考虑决定设施的设计能力。(2)设计污水量的决定设计污水量应根据处理区域自然的、社会的条件,计划人口以及单位污水量来决定,但是对于给水现状、水源的给水能力、供水计划,也要充分调查以调整设计值。此外,为了推敲设施的分期建设计划和开始使用时的运转计划,1.

9、设计污水量a. 污水处理设施所用的设计污水量,就是设计最大日污水量。b. 计划目标年的设计污水量,可参考各排污源的单位水量,决定整体计划、第一期计划、使用开始时的污水量。c.污水进水量的逐时变化,须进行讨论研究。9必须掌握实施年的逐年流入污水量及其管渠等的准备计划。平均日污水量、最大日污水量、最大时污水量的讨论,以小规模下水道规划、设计指南(草案) 为准。(3)污水进水量的逐时变化一般来水小规模的下水道,由于管渠的长度短,生活图式相类似,污水进水量白天的逐时变化大。为使本法在污水进水负荷变化时能够比较稳定地处理,关于反应池的安全高度、排出装置的能力,可根据入流污水逐时变化来决定。有必要预先对这

10、种变化的模式进行研究讨论。此外,宜就服务区域的污水排出源、有中途泵站的情况,泵的排水能力和运行时间,作必要的考虑。2.设计进水水质2设计进水水质a. 设计进水水质,按规定年内排污源的污染负荷量,参考其原单位量来决定,并考虑负荷的变动。b. 水质应掌握 BOD,SS,以及其它有关的氮、磷等的水质项目。【解说】(1)设计进水水质,随服务区特性而不同,必须作充分研究。尤其是游览区等,季节和时间不同,进水负荷量的变动。 进水水质,原则上宜根据排污源的负荷量来确定。又要考虑服务区的特性,可参考现有类似处理厂的入流水质推定。(2)水质项目10设计进水水质,以 BOD5(以下简称为 BOD),SS 等的有机

11、物作为水质项目。此外,在排放至湖泊或封闭性水域,规定设计水质目标有氮、磷等目标值的情况下,这些项目亦应调查。分流制下水道的家庭污水,一般污水进水水质指标如下:BOD.SS 200mg/l总氮 3040mg/l磷 46mg/l第 5 章 主要的设施与设备1、设施的组成1.1 设施的组成a. 本法的设施应由配备有曝气装置、上清液排出装置以及其他附属设备的单一反应池所组成。b. 本法原则上不设流量调节池。【解说】(1)设施的组成本法原则上不设初次沉淀池。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较简单和维护管理较为集中。(2)流量调节池为适应流量的变化,反应池的容积应留有余量或采用设定运行周期等方法。11但是,对于游览地等流量变化很大的场合,应根据维护管理和经济的条件,研究流量调节池的设置。2、反应池21 形状a. 反应池的形式 有完全混合型和循环水渠型。b. 完全混合型,水深约为 46m,池宽与池长之比大约为1:11:2。循环水渠的形状,以氧化沟法设计指南(草案)为准。 c. 进水装置与排水装置应做到不生产短流,必要时应设置防止短流的导流板。【解说】(1)反应池的形式按照反应池的结构形式大致可分为(a)混合型(b)循环水渠型。完全混合型有下列特点:反应池十分紧凑,占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