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625887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 疯狂与囚禁的母题疯狂与囚禁的母题(Womens Literature and Gothic Narrative: Insanity and Imprisonment)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陆薇陆薇 教授教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听今天下午的讲座。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女性文学与哥特叙事疯狂与囚禁的母题 。大家看到讲座题目中有一些关键词,比如,哥特叙事、女性文学、疯狂、囚禁等。我会对这些关键词逐一做一些解读,并引导大家来共同思考今天我提出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哥特和哥特文学这些词的定义与起源。一、哥特文学的定义与起源一、

2、哥特文学的定义与起源在历史上, “Goths”是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尔曼部落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先在波罗地海地区定居下来,再向黑海地区迁徙,公元前 410 年占领罗马,在意大利和法国建立了王国,之后被称为“日尔曼人” (Germanic) 或“条顿人” (Teutonic) 。哥特人没有留下自己的文学艺术,所以被看作是伟大的罗马文化的侵犯者或破坏者。此词后来泛指中世纪一切混乱、愚昧、迷信的事物。哥特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指日尔曼人在入侵罗马之后建立起来的缺乏条理和秩序的文化荒原,与古典主义的理性、知识、秩序相对。提到哥特一词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哥特建筑。熟悉欧洲文化的同学会大致知道哥特式建筑的特色:这些建

3、筑最先都是教堂这样的宗教建筑,它们尖塔高耸,利用十字拱、修长的立柱,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创造出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哥特建筑表现了这样一些意义:它们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如文学、音乐、绘画等均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哥特文学与艺术在 18 世纪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主要表现为它获得了政治与美学意义。在政治意义上,它主要体现了英国人的文明和法国人的野蛮:哥特被当作民主理性的英国人的文化根基和英国人特有的文化与政治风格。而其美学意义则在于作为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

4、义的先驱,哥特文学强调情感,反对理性,追求自然,反对禁锢,以超自然和恐怖的手法制造神秘气氛,将恐怖与崇高等同起来。对于传统的美学来讲,崇高是美学最2高的境界,而哥特文学与艺术的最能调动人的强烈情感恐怖,因此它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最崇高的一种文学类别。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哥特叙事在历史上每个时代都与当时的政治与想像产生对话,由于被认为是原始、野蛮的话语,所以在今天反而成为了古老文明更真实的起源,几百年来不仅从未在文学艺术史上消失,而且一直活力十足,一直是文明与野蛮之间争斗、交替的话语场,因为文明和野蛮的定义本身也是由社会背景和阶级、群体的利益所左右的。哥特在 20 世纪后半叶从一种文学艺术话

5、语也发展成了美学和诗学的话语,引起了很多文学理论家的重视。哥特文学传统特征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示即:鬼魅、叛逆、疯狂、恶魔、恐怖、囚禁。这些创作手法调动了弗洛伊德意义上“被压抑的的无意识” (“the repressed unconscious”, eg. dreams, slips of tongue, etc.)中的反抗、叛逆精神,对社会的不公正和统治思想、中心、权威做出反抗,所以它一直带有一种革命性、破坏性和颠覆性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在二十世纪末它与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原因。二、哥特文学的古典阶段二、哥特文学的古典阶段哥特文学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哥特小说,当我们追溯哥

6、特小说古典阶段(17641920)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以下这些西方读者非常熟悉的经典作品: The Castle of Otranto (Horace Walpole, 1765) A Sicilian Romance, (Ann Radcliffe, 1790)Mysteries of Udolpho (Ann Radcliffe, 179)The Italian (Ann Radcliffe, 1796)The Monk (M. G. Lewis, 1796)Dracula(Bram Stoker , 1897) 上述哥特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他们大多会时忧郁、病态的贵族、神秘

7、的外国人,还有僧侣、恶棍(拜伦式男主人公 Byronic hero) 、感情充沛的男女主人公、多愁善感、被囚禁在古堡中等待拯救的公主、少女等等。小说的背景多为英国的偏僻的荒原、极端的天气、异国情调的背景、倒塌、残破的古堡、地下室、底下通道、墓穴、阁楼、迷宫般的长廊、旋转的楼梯、黑影、月光、摇曳的烛光、魔法、超自然的力量、恐怖事件(如凶杀、谋杀等) 。它们所营造的艺术效果常常为阴森恐怖、神秘、悬念、戏剧化、刺激,3从而给人带来恐怖的快感,这也满足了弗洛伊德所讲的人的施虐与受虐的本能和欲望。古典阶段哥特小说的故事情节模式大多是一位孤独、美丽的姑娘被放置在一个异国风情的背景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令她几

8、乎崩溃的磨难之后,最终被拯救出来,回到家人、朋友之中,与自己的心上人喜结良缘。三、哥特文学在三、哥特文学在 19 世纪末到世纪末到 20 世纪的发展世纪的发展与古典阶段的哥特文学作品相比,维多利亚时期的哥特故事和人物呈现了家庭化的特点,故事中的人物多为罪犯、疯子、科学家等;故事背景变成了城市和家庭。这个转变与18 世纪英国伤感小说的出现有关,也与英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由于上述原因,女性人物开始占据主要地位,活动空间多为家庭范围之内,角色在男女两性、正常与疯癫、人与魔鬼之间转换。在小说发展的历史上大家可能会发祥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小说这个文类一直与女性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关系。女性既是积极的

9、小说创作者,又是积极的阅读、消费者。这不能不说是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关系密切:既然不是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女性便在文学想象的世界里充当了主要角色,借小说这种文学形式表达自己被压抑了的欲望和想象。和古典阶段的哥特小说比较起来,我们发现现代哥特小说与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距离更近了,因而也显得更为恐怖。19 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占主导地位,哥特文学对科学、理性和宗教的地位都提出了挑战。Mary Shelley 的小说 Frankenstein,(181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四、女性哥特文学的历史四、女性哥特文学的历史女性哥特小说的概念是 Ellen Moers 在她的 Literary Women

10、一书中提出的, Moers 认为从 18 世纪开始有了女性哥特文学。女性作家将小说从 18 世纪“真实地忠实于生活”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满足日益增大的女性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女性哥特文学的作者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女作家,这些小说所反映的是女性恐惧、幻想和反抗的方式 ,是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改写“俄底浦斯情结” 。纵览西方女性哥特小说,我们将发现它的一个重要母题就是疯癫与囚禁。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认为, “疯女人”是所有女人的一个侧面,这是一些男性对女性的常见的刻板化印象。 “疯女人”之所以是女性哥特小说中常见的人物是因为在生活中很多 18 世纪英国贵族的城堡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疯女人,他们很多人家中甚至都有关

11、闭疯女人用的专用房间,这些疯女人被形容成“污秽的日尔曼吸血鬼、幽灵、魔鬼、女巫” ,实际上这大多是男性出于对女性的恐惧而对她们所做的妖魔化的想像。41、疯癫的历史(米歇尔、疯癫的历史(米歇尔 福柯:福柯:疯癫与文明疯癫与文明 )提到疯癫,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就是而是世纪法国思想家米歇尔 福柯。在他的著作疯癫与文明中,他对疯癫做了考古学和谱系学意义上的深入研究。他指出,在欧洲,中世纪的人们并不把疯癫看作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它仅仅是一种个人体验,体现不可能之事,不可思议之事、非人之事,通过它人们可以接近无法接近之真理。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将它与梦幻、错觉等同看待,甚至将它浪漫化,认为它具有启示性、啼笑

12、皆非、善意的过失、痛苦、悲剧乃至死亡,除了危险之外它包括一切。疯癫是一个人的弱点,但是没有危险的弱点。我们可以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很多疯癫人物的身上看到当时人们对疯癫的态度。而对疯癫者关押(隔离和排斥)的传统则来自于对中世纪麻风病人的处理方法。从麻风病开始,人们给病症附加上的可怕的社会意义、道德意义也随之流传下来。17 世纪人们不再友好地对待疯癫,它被认定为一种危险的道德上的犯罪。1656 年在巴黎人们将疯子关进了巴黎总医院,而这所医院从一个医疗机构也随之演变成了一种“治安”机构,一个禁闭所。疯子与各种罪犯被关押在一起,被迫在里边劳动,原因是人们认为在劳动中罪恶可以得以削减、道德可以得到升华。但

13、人们对待疯子与其他罪犯的态度有一点不同:疯子可以被展览、参观、成为公众的娱乐和隔着栅栏被观看的对象,成为动物一般的异类和他者。此时人们开始用二元对立的方法来看待疯癫现象。18、19 世纪交替之时,人们开始区分疯子和其他类型的罪犯,考虑在社会的何种区域内安置疯癫:监狱、医院还是家庭救济院。于是精神病院应运而生,同时不同的治疗方法也随之出现。一些人主张运用宗教治疗法,他们将疯癫定义成人性的邪恶,认为只有宗教的信仰和说教才能拯救病人;一些人认为疯癫体现的是一种幼稚,一种不能自治的未成年状态,认为疯癫是对古老的家庭制度的挑战,因此,家庭概念被输入到疯癫的治疗中,家长的权威、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还有的将

14、医学变成了司法学,将治疗变成了镇压,将病人时刻置于道德审判的世界中,使他们时刻忏悔,接受审判。医疗人员的神职化、法律化成为趋势。 2、理论界对、理论界对“疯癫疯癫”的认识的认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写作本身就是精神不正常的表现。其实我们可以弗氏意义上的写作看成是总体的艺术表现。大家知道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画家梵高。如果不是在疯5癫的状态下创作,他恐怕是无法为世人留下那样一大批非凡的画作的。在弗洛伊德看来,作家也是一样。与弗洛伊德不同,福柯认为疯癫不是一个本质化,一成不变的概念,她是在于理性不断交流抗争,压制与反抗中建立起来的概念。当然,福柯对疯癫与理性的二元对立的结构主义认识具有其本质主义的局

15、限性。在解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看来,疯癫与理性是同质的关系。疯癫是理性的一个延搁,理性是疯癫的差异要素,两者之间不是处于一个整齐对称的二元对立对偶系统内,而是处于一个无止境的差异链条系统内,相互指涉,彼此开放。疯癫是非理性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基督教的酒神精神所提倡的快乐、自由、享乐、狂欢正相吻合,是人类对理性思维或者叫西方古老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暴力的挑战。大家知道,在 19-20 世纪西方哲学史上有过一个理性和非理性哲学的对立和纷争,以叔本华、尼采等思想家所代表的非理性学派哲学家对启蒙以降的理性哲学做出了激烈的质疑与挑战,而疯癫则是在二十世纪理性哲学和非理性哲学的论争中重新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的文

16、化现象。3、英国女性与疯癫、英国女性与疯癫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将疯癫看作是一种道德上是缺失,它不是理智的丧失,而是对社会规范的反抗。同时,一些人认为女性的疯癫与她们的生理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在女性的初潮、怀孕、生育、和更年期,她们都更易表现初一些疯狂的特征。当然,女性的疯癫也脱离不了男性出于对她们的不了解和不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疯女人”大多有这样一些病症: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歇斯底里(Hysteria)和神经衰弱症(Neurasthenia )。人们对这样的一些病症所持有的态度要么是生理上的厌恶(认为这些病症是人类进化的一种倒退) ,要么认为这是人的一种低等物种的表现。还有人认为女性是由于承担了繁衍后代的任务才会智力低下。所以,当时对疯癫的治疗方法要么是要绝对服从精神病医生的权威,服药、静养,要么是将起关闭起来,使其不至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不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外界。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英美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疯女人”有哪些呢?大家可能会想到 简爱中的 Bertha Mais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