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227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阶段检测(一)含解析高考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检测阶段检测(一一)(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赋开始 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 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 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物品由无 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

2、及密 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 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征实物还是折银,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 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虽然 有偿征收的土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清以前的土贡, 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 眼花缭乱。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清代东 北土贡大幅增加,除

3、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菇、 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反 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每年每次所 贡的物品也不尽相同。贡品既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然非比寻常,必须是同类 物品中的佼佼者。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者要追究 承办官员的责任。 一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内务府或 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种种贡物的备办、起运

4、到抵京贮库,皆有定制,解 员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规矩。贡物收讫,大体有消费、赏赐、祭祀和售变四种用途,而同一贡 物也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用途。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 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卖”给在 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让他们“先赴银库交价,后赴皮库领取”。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的部分土贡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征收,此种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得到了肯定的 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B.土贡到秦汉时已独立于赋税之外,其形式与藩属

5、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 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东北土产、织 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到推广;清代土贡 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解析 C 项,张冠李戴。依据原文,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才“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 答案 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代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大、名目多,如通典所列唐代贡物清

6、单即有四千余言,种类 繁多;清代则有所减免。 B.清代内务府贡中新增的东北特产比重庞大,品种也较多,这就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其故乡 土产的特殊偏爱。 C.清代的贡物抵京后,一般是先进行检验、查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经皇帝同 意收取后,再贮库留用。 D.清代贡物有多种用途,如东北所贡动物毛皮,嘉庆时就有一部分直接“赏卖”给在京大臣、御 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 解析 D 项,省略不当。依据原文,应是“东北所贡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 卖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而非直接“赏卖”。 答

7、案 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贡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一,自上古时期即已存在,后经各朝代的不 断改革,至清代已渐趋成熟。 B.在中国历史上,土贡制度有过多次较为重大的变革,如明代推广贡物折银的做法、清代部分 土贡实行有偿征收。 C.土贡的物品要求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由于这些贡品都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使用的, 因此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D.清代土贡或征实物或折银征收,在数量、种类上均较以前的朝代少,但并不能说明清代百姓 的土贡负担都较以往朝代百姓的轻。 解析 C 项,以偏概全。依据原文,“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

8、数折银征收”,说明并非“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答案 C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著名节。少好学明经,为郡吏。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 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 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 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拨烦吏,乃复还胜 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

9、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 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 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由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 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 ”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后数日,复会 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有变。”胜疾言曰:“去!是 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

10、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 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 外。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入户,西行南面立,致诏付玺书,迁 延再拜奉印绶,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 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 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五日壹与太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 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动移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 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

11、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 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 印绶/即拜 B.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 印绶/即拜 C.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 酒印绶即拜 D.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

12、/祭 酒印绶即拜 解析给这段文字断句,要先把握大意,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人名和重要动词断开。 答案 B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举茂材”,汉代的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材,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材”。B.“光禄大夫”,汉武帝设置的官职,秩比二千石,掌议论,高于丞相,大夫中以光禄大夫最显要。 C.“三公”,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朝指太师、太傅、太保。以后朝代指代的内容 不同。 D.“茅土之封”,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赐以白茅包裹的社坛方土。后泛指朝廷任命地方高级官 员。 解析 B 项,“高于丞相”说法不当,从文中看,与丞

13、相府的“司直”差不多。 答案 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 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B.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 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题 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爵,最 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解析 A

14、项,龚胜“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并不是担任谏官时,而是担任光禄大夫的时候。 答案 A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5 分)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5 分)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在固定结构和句式。“何若”,像什么;“乃耳!”,只不过罢了!“无以”,没有什么用来;“岂以哉”,反问句式。 参考答案(1)(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2)我蒙受汉家深厚的恩德,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如

15、今年老了,很快就要入土, 按照道义难道可以用一身侍奉二主,到地下去见原来的主子吗? 参考译文 龚胜字君宾,楚国人。以有节操而闻名于世。少年时爱好学习精通经义,担任郡吏。(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任重泉县令,因病辞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龚胜,哀帝在 做定陶王时就已听说他的名声,于是征召他为谏大夫。龚胜身居谏官期间,多次上书求见,陈 述百姓贫苦,盗贼众多,官吏不良,世风淡薄,灾异屡现,不能不担忧警醒。国家制度过于宽奢,刑 罚过于严峻,赋敛过于苛重,应该以节俭宽大表率天下。任谏大夫两年多,升任为丞相司直,调 任为光禄大夫,担任右扶风太守。几个月后,皇上了解到龚胜不是善于处理繁冗政务的人才,

16、于是又让他做光禄大夫。龚胜指责董贤惑乱朝纲制度,因此违逆了皇上的旨意。 一年多后,丞相王嘉上书推荐原来的廷尉梁相等人,尚书弹劾王嘉“说话随便,不负责任,迷 惑国人,欺蒙皇上,是大逆不道”。皇帝将此奏章下发让朝中将军大臣们讨论,左将军公孙禄等 十四人都认为王嘉确实犯了迷国不道之罪。只有龚胜上书说:“王嘉本性邪恶,他所推举的人 多为贪婪残暴的官吏,他位列三公,不能调和阴阳,许多事情都废弃了,罪过都在于他。他犯了 迷国之罪毫无疑问,不过,这次推举梁相等人,不算什么大过错。”傍晚时分,讨论结束。第二天 又继续讨论,左将军公孙禄问龚胜:“你昨天的议论没有根据,今天要将讨论结果上报皇上,你最 后决定服从哪种意见呢?”龚胜说:“将军如果认为我的意见不恰当,就连我一起弹劾好了。”博 士夏侯常看到龚胜与公孙禄之间的谈话不愉快,就起身到龚胜跟前对他说:“应当按照尚书奏 章所言。”龚胜用手推搡夏侯常说:“走开!”几天后,众大臣又聚会讨论是否可以恢复孝惠帝孝 景帝祠庙的问题,与会者都说应当恢复。龚胜却说:“应当遵循礼制。”夏侯常又对龚胜说:“礼 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