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0839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课时练习(无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成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就业观念转变 B.就业渠道拓宽C.就业规模扩大 D.就业服务体系形成2、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A.“通包统配” B.实行劳动合同制C.“自主择业” D.完全由市场调节3、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于A.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 B.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C.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D.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4、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包括A.养老保险制度 B.失业保险制度C 公费医疗制度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

2、来,我国劳动就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就业结构逐渐优化 在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过程中出现下岗现象A. B. C. D.6、我国就业管理体制改革由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的标志是A.劳动合同制的试行并推广 B.市场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C.“统包统配”劳动就业模式的试行 D.“统包统配”劳动就业模式的打破7、我国劳动就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不包括A.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 B.失业问题的解决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改革开放的实行8、为促进下岗职业的再就业,我国开始实施再就业工程是在A.1978 年 B.1987 年 C.1997 年 D.

3、2007 年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外出务工农民平均每年寄回家的务工款达到A.60 亿元 B.600 亿元 C.1000 亿元 D.6000 亿元8 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A.建国以后 B.中共八大召开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二、材料分析体:1、阅读下列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和国家对我国的就业制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据此回答问题:为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从( )年开始,国家实施( )工程。2002 年 10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确定了“( ),市场调节

4、,( )”的战略方针。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相继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和( )等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录和职业道德。请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材料出自我国的哪一法令?该法令的制定机构是什么?上述法律条文在劳动就业方面的规定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三、简答题: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开始于哪一年?1998 年至 2002 年 6 月,全国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有多少人?我国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提出的两个“确保”是什么?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请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