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077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语文 欢迎大家光临和参与!http:/2010 届高三月考试题(六)语 文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 杨晓春 纪爱萍 王静 审题人:湖南师大附中 刘爱国 刘芳 王斌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噱头 xu 膻味 shn 一暴十寒 p 危如累卵 li B. 梵文 fn 趿拉 t 潜移默化 qin 趑趄不前 z C. 倔强 ju 洞穴 xu 管窥蠡测 l 蒙头转向 mn D. 鸡肫 zhn 罡风 gng 拾级而上 sh 卖官鬻爵 y 【解析】C。A 项,膻味 shn。B 项,潜移默化 qin。D 项,拾级而上 sh2.下

2、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叶障目 箴口不言 鹬蚌相争 暴戾恣睢 B.悬梁刺骨 泾渭分明 破釜沉舟 秉笔疾书 C.寡廉鲜耻 真知卓见 鳞次栉比 莫衷一是 D.名门望族 变本加厉 推心置腹 鞠躬尽瘁 【解析】D。A 项,箴口不言一缄口不言。B 项,悬梁刺骨一悬梁刺股。C 项,真知卓见一 真知灼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狼图腾里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既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既是现实的狼,也 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B.B. 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他们一刻也没放弃,我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他们一

3、刻也没放弃,我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 要他们放弃这种野心一如俟河之清,不过是一场梦!要他们放弃这种野心一如俟河之清,不过是一场梦! C.C. 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 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使农民难以忍受。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使农民难以忍受。 D. 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现在这个行业越来越规范了,要空手套白狼不再容易了,房地 产的门槛也渐渐高了,手头没几个亿是进不来的。 【解析】C。A 项,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形容诗文深刻有力。该词用在句中合 乎语境

4、。B 项,俟河之清:等待黄河的水变清。比喻期望不可能或难以实现。C 项,换 汤不换药:意思是煎药的水换了,但药方却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 还是老一套。从语境中看不出“镇领导”办事的形式、内容上较以前有无改变,只能说 明办事的形式和内容不符,适合用“挂羊头卖狗肉”一词。D 项,空手套白狼,原义为 没有本钱而进赌场。现指自己不投资而设法让别人投资,利润却由双方共享或自己独吞。 该词使用合乎语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前,网易、新浪等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倡议互联网界文 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B. 我们要对那些常年在

5、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 尽快地融入城市,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权利和待遇。 C.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的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 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迷人的风姿,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D. 据了解,该通信公司的这款新手机是专门为年轻的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 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这类人体艺术来表达。 【解析】A。B 项,成分残缺,介词短语“对那些没有户籍的人们”后缺少谓语,应 在“人们”后面补充谓语“给以关注” 。C 项, “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应为“使中外游客为之倾 倒” ,主客倒置。D 项,搭配不当, “发布活动”与“表达”不搭

6、配。 5下列对四个体育新闻标题修辞艺术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维埃里温柔一刀,拉尔森惊艳一枪”:标题运用了对偶和比拟的手法,句式工整,结 构对称,将技艺高超的足球运动员比拟成武林高手,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B “美国龟跑赢墨西哥兔”:比喻式标题,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踏实敢拼,绝不放弃的美国 队,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强大而自信轻敌的墨西哥队这一新闻事实。C “高,实在是高!伊辛巴耶娃再创撑杆世界纪录”:标题中, “高”字既指伊辛巴 耶娃跳得高,又表达了对她高超技巧的称赞,语带双关,表意丰富巧妙。 D “小贝回归圣西罗, 鸡冠头压倒金右脚”:标题采用借代手法,以特点代指人物, 写出了贝克汉姆个性鲜明的

7、外型特点,标题新颖,吸引读者。 【解析】A. A 项未用比拟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 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 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 其人。 ”天子曰:“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 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旦,

8、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 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参考译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带人传说,有敌寇来到了边界侵犯,驻边军士夜里惊呼,田 野里没人居住。谣言流传开来,京城震动恐惧。朝廷正命令选派统帅,天子说:“不要酿成祸 乱,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一齐兴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会酿成,事变将会 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二个大臣 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我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 ”于是众 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 ”天子说:“好!”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未获批准, 于是就动

9、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派人对 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蜀地百姓象往年一 样互相庆贺新春,竟没有发生什么乱子。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相互商量要把张公的像安放在 净众寺里,张公没能禁止得住。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 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攲,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 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

10、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 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 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 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 也。 ”皆再拜稽首,曰:“然。 ” 【参考译文】 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祸乱没有发生,这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这也容易治理; 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 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

11、祸乱而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 就象器物虽已倾斜,但还没有掉到地上一样的紧张。只有你们的张公,安稳地坐在它的旁边, 面色不改,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从容退坐,没有一点夸耀的神色。替皇上管理小民百 姓,不知疲倦,只有你们的张公。你们靠着他的正确措施才活下来,他真是你们的再生父母。 再者张公曾对我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人经 常发生变乱。于是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心意去对待他们,用处置盗贼的刑法去处置他们。对于 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却用残酷的刑法去号令他们,于是百姓才忍心把 他那父母妻儿所仰望依托的身子,投靠盗贼,所以常常发生大乱。

12、倘若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用 法律来差使他们,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是齐、 鲁的百姓也会如此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用齐、鲁百姓的标 准来要求自己。超出法律之外任意胡来,用权势胁迫平民百姓,我不忍心做啊!唉!爱惜蜀 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 ”大家听了,一齐再拜叩头说: “是这样的。 ”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 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 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

13、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 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 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参考译文】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德,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载 在史官的史册上,无须用画像来表示啊。况且张公的心意是不要这样,怎么办呢?”众人都说: “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虽然这样,但在我们心里却放不下呢。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 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及他的住处,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长短、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 有甚者,也许要问到他平生的爱好,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入他的传记里。意 思是让天下人在心里

14、想念,眼睛里也留存着他的形象;眼睛里留存着他的形象,所以心里对他 的想念就更加牢固。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帮助。 ”苏洵听了,没有办法反驳,就替他写 了这篇画像记。 公南京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参考译文】 张公是南京人,为人开朗豪放,有高尚节操,以度量宏大闻名天下。国家有重大事情,张 公是可以托付的。(节选自古文观止 ) 【注释】 繄(y):是,指代张方平的措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朋:一齐。 B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释:放下。 C或诘其平生所嗜好 诘:询问。 D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属:归属。 【解析】D,属通

15、“嘱” ,托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 ” 然则六经、 语 孟 ,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B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C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 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D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解析】C,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A 乃:副词,译为“于是” ;副词,用在判断句 中,译为“就是” 。B 以:连词,因为;介词,在。D 为:介词,替;疑问语气助词, 可译为“呢” 。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 段首先交代了张方平至蜀的背景,接着记叙了张方平至蜀后准备迎击来犯之敌的策略, 即抓紧训练驻军,并加强守备。 B张方平爱惜蜀人非常深切,对待蜀人非常厚道,因此蜀地百姓坚持要把他的像安放在净众 寺里,表现了蜀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 C苏洵认为祸乱未发生或祸乱已成都容易治理,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他由此充分肯 定了张方平面对紧张局势,从容不迫,措施得当的治理才能。 D张方平分析了蜀人经常发生大乱的原因,并拿齐、鲁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