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0244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纤绳 掀起 仙山琼楼 翩跹起舞B剿除 姣好 脚踏实地 矫枉过正C推诿 猥琐 唯唯诺诺 委曲求全D颤栗 忏悔 胁肩谄笑 馋涎欲滴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他很快地从慌唐中走出来,并没有沉湎其中。 刻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确实可佳,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驰。 可怕的欺诈,金钱至上,使他倍感社会主义的人与人关系的弥足珍贵。 对于富商巨贾来说,这区区数百元简直是微忽其微,不足挂齿。 不徇私情、仗义执言的品质尤其可贵。 阿 Q 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

2、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A B C 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互相 帮助,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 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 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D、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 普遍赞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目前,

3、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 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 ,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B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污蔑和深 刻仇恨。 C通过对变异和正常老鼠大脑及行为的比较,科学家就可以确定那些被破坏的基因所具有 的作用。 D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理论研究。 二、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8 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 320 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 人类祖先。而 2002 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

4、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 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 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 ,意为“生命的希望” 。它很可能是所有原 始人类的祖先。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 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 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小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 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

5、组认为 “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 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 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 “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 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 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 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 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 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

6、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 1995 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 350 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 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 “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 笔。 5、 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 320 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B “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C “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D “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

7、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6、 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A与原始人类一样,它的颅腔很小,下半部分较平,具有不突出的颌骨。B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程度跟原始人类非常相像。C它生活在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具有原始人类的外部特征。D它证明了人类进化路线的多分支特性,西非至少也有一条路线。 7、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300 万 年。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

8、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 历史的概念。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 350 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 为时代最早。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能直立行走,是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因素。B在法国生物学家布鲁内的发现之前,东非曾一直被视为人类起源的摇监。C如果“西边的故事”能够成立, “托迈”将被认为是迄今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D “托迈”的出土表明最早的原始人类在整个非洲的分布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广泛。 三、 (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12 分) 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9、。既 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贫寒)困调南和尉,有惠 政。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 乃求为鲁山令。前此堕车足伤,不能趋拜,太守待以客礼。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 请格虎自赎,许之。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 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聚会饮酒)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 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绣,或作犀象,

10、瑰谲光丽。德秀惟 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 。 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 “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 妾。岁饥,日或不爨(烧火做饭)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 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苏源明常语人 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选自新唐书传记一百一十九卓行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忍去左右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B

11、、许之矣,不可负约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D、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10、下列各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河内人其涂炭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1、以下 6 句话,编为四组,依次分别表现元德秀“克尽孝道”和“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 )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 德秀惟乐工数十人 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

12、遗者 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 嗜酒,陶然弹琴 以自娱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德秀具有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母亲在世时,竭尽了做儿子的责任,母亲去世后,严 格按照习俗守孝;自己不愿结婚,但勇敢地担当起了养育晚辈的重任。 B、元德秀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不仅为官具有受人称道的良好素质,而且在文学、音乐等方 面很有才华,能够弹奏乐曲,创作歌曲,撰写辞赋。C、选文中重点记叙了“盗尸虎还,举县嗟叹”这个故事,记叙“举县嗟叹”这个故事的目 的是赞扬元德秀具有有令必行,说话算数的高尚品格。 D、选文除了对元德秀进行了多角度的正面描写外,还通过他

13、人的称颂和赞扬对元德秀进行 了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第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四、 (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1)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3 分) 译文: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3 分) 译文: (3)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3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 和 。 (2 分) (2)首二句为我

14、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 (2 分)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4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 (4 分) ()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麻。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 (3) ,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爱晚亭 台湾谢冰莹萧瑟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 乐啊!枝头的蝉鸣,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轻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了吧? 翩翩的碟儿已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 去一来地乱飞。 浅蓝色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