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5016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渭南市 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本试卷共四个大题 25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 倒坍(tn) 甲胄(zhu) 断壁残垣(yun) 奄奄一息(yn)B. 黝黑(yu) 馈赠(gu) 忧心忡忡(chng) 一抔黄土(pu)C. 狡黠(xi) 憧憬(chng) 妇孺皆知(r) 风雪载途(zi)D. 慰藉(j) 桑梓(z) 呱呱坠地(gu) 根深蒂固(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 岑寂 矫揉造做 周道如砥 越俎代疱B. 惘然 风

2、声鹤唳 黯然失色 张皇失措C. 沉缅 万恶不赦 刚愎自用 睡眼惺松D. 瓦砾 重蹈复辙 精神矍烁 大庭广众3. 对病句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修改意见:把“一定”改为“可能” 。B. 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修改意见:在句末加“的结论” 。C. 震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美好家园。修改意见:把“用”移至“我们”后。D. 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修改意见:把“凝视”改为“注视” 。4、经典诗文默写:(共 8 题,1-5 题为必做,6

3、-8 题任选一题。 ) (8 分)(1)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 与朱元思书中,总写山水奇异之美的句子是“ , 。 ”(5)子曰:“_,可以为师矣。 ”(6)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_,_。(7) 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_,_。(8)亲贤臣,远小人,此_;亲小人,远贤臣,此_。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5 分)小孩子一生下来,即与老虎有不解之 yun( )。长得胖敦敦的,人们赞

4、他“_” ;有的还长了可爱的一对小虎牙;戴帽要戴“虎头帽” ,穿鞋要穿“老虎鞋” ;有的连肚兜( )也绣上个老虎头。长大后更不得了,大步走路叫跨“虎步” ;胆子大点叫有“虎胆” ;长得壮实叫“ ” ;有点探险精神,叫“敢闯龙潭虎穴” ;本领大了叫“ ” 。 当了将军,更是身价百倍,能打胜仗的,被誉为“虎将” ;在帐 png( )里商议军机大事,自然是“虎帐谈兵” ;冲锋陷阵,叫“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 分)(2)划波良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 分)6、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 (5 分

5、)A、 武松斗杀西门庆 B、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C、鲁宾逊搭救“星期五” D、孙悟空三调芭蕉扇(1)精彩片断: (1 分)(2)情节概述(提示:要注意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 (2 分)(3)体验或感悟: 。 (2分)二、综合性学习(7 分)7、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趣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小组任务是组织一场“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请你参加。(1)A 同学想以“语文”的“语”字起头让大家做“成语接龙”游戏,请你试试看,最少填三个(必须是成语) 。 (2 分)语重心长 (2)B 同学带你走进趣味语文园,让你完成“心”的归宿,请你任选以下的“心” ,仿照前面句式写出两句。 (2

6、 分)虚心 诚信 专心 宽心 灰心 私心 歹心 妒心信心,它是飞向理想王国的”神天使” 。恒心,它是通向事业大门的”通天梯” 。8、社区文化站举办议“名著与生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观察下面漫画后答题。 (3分)这幅漫画的创意来自名著 ,它讽刺了 书中的李鬼因为 的丑行被钉上了耻辱柱。三、阅读(46 分)(一)低下头来(10 分)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 ”那人笑了:“先生,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我们这些五六尺高的人,不把苍穹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

7、要懂得低下头来。 ”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 2000 多年。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敢让我们低头,我们也从不向任何人低头。越难,就越要闯;越硬,就越要碰。挺胸,方具丈夫气概;抬头,才显英雄本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边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扬起头来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

8、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想象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士兵;想当爷爷,必须先当孙子。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也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

9、中令人悦服。有时,在欲望面前需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海里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力,总是看着别人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多。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实在是太危险了。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

10、得“低头”的人。9.文章开头的事例有何作用?(2 分)10.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观点。 (2 分)11.文中的“低头”有哪些具体含义?请至少写出两条。 (2 分)12.给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 分)13.本文对你有何启示?写在下面横线上。 (2 分)(二)土 地 (13 分)韩少功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有时候

11、,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口兹 口兹 口兹 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

12、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 ,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

13、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 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那才是人类 culture 又一次伟大的苏醒。14、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 8 个字。 (2 分)(1) (2)15 “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 ”从

14、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3 分)16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4 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17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诉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优惠。B “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这句话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 ,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鸦 ” ,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D “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 ”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E作者从自己的种菜的小题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822 题。 (12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