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989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15年淮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淮安市 2015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时,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 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一(20(20 分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因,是炎黄子孙智惠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 汉字文化,领悟汉字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每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词的责任。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因:

2、责: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 分)5 月 4 日,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 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 。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 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 。修改: 修改: 3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 分)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 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

3、短褂,脚上 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 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 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答: 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答: 4诗、文名句填空(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 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 分)x.k.b.1必答题: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蜡炬成

4、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选答题: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爱人者,人恒爱之;教人者, 。(孟子)青山依旧在, 。(罗贯中三国演义)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二二(70(70 分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56 题。(3 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 “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 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 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

5、分文字,完成 710 题。(16 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节选)【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 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 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 亡者以十数

6、,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 “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 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 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信:韩信。萧何:刘邦的丞相。上:帝王,这里指刘邦。(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何闻信亡( ) 王许之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三顾臣于

7、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 此乃信所以去也。译文: xkb19 【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 分)答: 10 【甲】 【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 分)答: ( (三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l1l1313 题。题。(15(15 分分) )养马岛日出养马岛日出宗璞(1)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2)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 也不辨东西南北。(3)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 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

8、很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4)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侯。(5)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 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 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 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6)天边有云层围护着。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 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 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7)“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

9、,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 是来源:学。科。网 Z。X。X。K 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 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8)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 是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 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 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9)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 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1

10、0)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11)太阳是我们的。(选自二十四番花信) 1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4 分)晨曦微弱 红光闪耀 12本文第(3)(4)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有什么作用?(6 分)答: 新_课_标第_一_网13赏析第(6)段中画线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赏析。) (5 分)答: ( (四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41616 题。题。(15(15 分分) )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鲍尔吉原野X k b 1 . c o m(1)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霍洛

11、维 茨的演奏节制,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他手下的乐音宛如从心里流出来,没有多余的动作 和表情。霍洛维茨着装普通,神态像一个儿童。(2)作为好的艺术家,其朴素何止于衣衫,更多在心灵。心灵朴素,犹如兰生幽谷,不 香自香。追求朴素近于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朴素。它如此本真地显露自我,而无须在自我 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3)朴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恒心。也可说大美隐内,不求外露。此处之“隐”与“稳” 字接近,急不得。肚里有货,心里有数,不必借助各种花样。此态近于平静,朴素和平静 本是孪生兄弟。它们都美。(4)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学大体上分为两路:一路

12、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 转瞬即逝;一路是玉派,含蓄蕴藉,谦冲雅静,尽得风流。宗白华说,庄子、苏轼的诗文, 俱是玉质文章。(5)玉者,有光却抑光,别人看得见温润,看不到耀眼。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华, 又有包藏。此味可进可退,可朝可野,可收可放,近于中和之美。中,说的是中庸,不偏 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朴素平静,玉质文章与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与外 在的统一。所谓朴素,是说内在更重要。(6)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从中得知,人的老 师首先是大地,最终归于自然。大地朴素而生长万物,卑下而养育众生。世间只有人做过 不自然的事,大地从来不搞不自然的名堂。所谓得道,说的是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 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选自 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