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963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专业课 国际关系学院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 年 9 月 2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 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 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 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 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 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 灭

2、性打击。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 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 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 4850 亿美元,人口死亡 2000 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 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 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 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

3、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 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 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 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 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 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 免矛盾尖锐。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 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

4、则。2、重视在东欧建 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 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 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 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 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 新战争的产生。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 纵深防御。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 欧和

5、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 来。1947 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 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 年建 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 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 年 7 月,凯南在外交 季刊上

6、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 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 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 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 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 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 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

7、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 助;改变对日政策。 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 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 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 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 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 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1947 年 6

8、 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 邦三部分。同年 8 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 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 果。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4、经济因素是导致分裂的根本 原因。 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 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

9、 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 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 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 1947、1965 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 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 2/5 的地区,约 100 万人口;印度控制 3/5 地区,人口约 400 万。 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 荡不安的地区。 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

10、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 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迫害政策, 迫使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政府巴勒斯坦,逐步完成了阿拉伯化和 伊斯兰化。19 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影响下,流亡在世界各地饱受其时的犹太人发 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 国的委任统治地。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破坏阿拉伯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就支持犹太 复国主义,挑起宗教和民族矛盾。二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也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 运动。美国不断排挤并逐渐取代了衰落的英国的地位,支持犹太人大搞反英

11、排阿运动。英 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决定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 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由于在土地面积分配不公,引起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英国 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反对联大决议。1948 年 5 月 14 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当天 下午宣告成立。美苏立即予以承认。阿盟各国出兵反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 的压力,英国停止支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并 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迫使各国签订停战协定。通过战争,以色列不仅没少领土,反而 侵占了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五分之四,致使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流 落在各阿拉伯

12、国家。联大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在美国 支持下,不多县嘎拉博国家侵犯,阿拉伯各国不断反抗,中东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第 一次中东战争使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直至今日, 巴勒斯坦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六、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于 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在印尼的万隆开幕共有来自亚 洲和非洲的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 会议召开的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 勃发展。2、亚非许多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状态,他们面临着反对新

13、老殖民主 义,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3、中国、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印度支那人 民抗法战争的的胜利,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 台。 过程:1、首先是一般性发言阶段,大多数国家表达了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表示希望加强 亚非国家的团结。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手美国挑拨,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共产主义。对此, 周恩来总理重新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 然后是分组讨论阶段,各国代表分成经济、文化、政治委员 会三个小组进行主体讨论,虽然争论很激烈,但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引下,最终达成了协 议。3、19

14、55 年 4 月 24 日,会议通过最后公报,是会议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 影响:1、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 命运和问题的会议,这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2、开创了亚非国 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 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友好团结合作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而求同存异,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指引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奋斗的指针。 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调整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

15、鲁晓夫上 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 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仅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对外政策方 面也有很大变化。 他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三个口号, 并作了解释: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 社会革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在“三河”路线指引下,1、苏联开始解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是 1955 年 7 月,苏

16、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日内瓦会晤,以及东西放在战争遗留问题上一系列协议的大成。 同年 9 月同联邦德国建交;12 月,苏联从奥地利撤军,承认奥地利的中立地位。 2、调整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纠正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要体现在改善苏南关系的事件 上。1955、56 年双方相继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 ,实现了两国关系正 常化。 3、开始向第三世界大力渗透。56 年进入埃及,60 年渗入古巴,60 年代又向非洲南部渗透, 想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扩大苏联的影响。 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是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继续同美国抗衡。在此前提下表现出一种 灵活性,向西方发起了所谓的和平攻势,顺应历史的潮流,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其它社 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了许多干涉,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 八、的原因、过程、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战后中苏关系史上最不友好的时期,双方由意识形态上 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又到全面的对立和对抗,甚至发生了边界冲突。 导致的原因:1、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引起 中国方面的异议。关于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