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887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10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门市江门市 20102010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语 文文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一、本大题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倔强/坚强 蛮横/纵横 泥土/拘泥 B诽谤/菲薄 淘汰/陶冶 濒临/颁布 C给予/供给 畸形/崎岖 证券/案卷 D废品/消费 竣工/逡巡 蔚蓝/欣慰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 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

2、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 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洗耳 恭听。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 传世。 A与世长存 B真知灼见 C熠熠生辉 D洗耳恭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 式的,企业最后就会像慢火煮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B我们的生活,无论求学、办事、做工,都要天天运用理智,身体不但勤劳,精神 上也是很辛苦的。 C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告诉我们:人生的乐趣就在现实现世的日常生活之中,

3、不必 向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或不可知的宏观、微观世界探求。 D照相机译名,早期是以音译为主,因为地区语音不同,容易出现混乱。现在各国 很多照相机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我们可以使用它的商标汉名。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 。 。,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 看过。” 。 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 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 出来给别人看,和

4、别人共享 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 B C D 二、本大题为二、本大题为 7 7 小题,小题,353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与韩荆州书 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 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 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 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 而

5、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 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 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 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 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 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

6、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 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 得罪 B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学问 C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接见 D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征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何令人之景慕 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 B. 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愿君侯不以富贵

7、而骄之 C. 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D.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白“充满自信”的一组是 (3 分)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 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李白提醒韩荆州不要因自己富贵就蔑视地位低微的人,他们人数很多,其中一定 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B李白十五岁流落楚汉时爱好剑术,冒犯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写了许多文章, 又与很多卿相显贵有矛盾。 C李白认为韩荆州是

8、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作品一经他的品评认可, 自己就可以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 D韩荆州对各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 此非常感动。 9断句和翻译。(10 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 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9、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注】此诗为诗人在长安求仕未成,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时所作。耶溪: 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相传西施曾在溪畔浣纱。落景:落日。轻桡:轻舟。桡,船桨。 水物:指水中生物。容与:谓自得也。”脉脉:相对而视的样子。 (1)作者通过写耶溪泛舟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 分) (2)简析“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两句诗所表现的生活情景。(4 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前 3 题计分)(6 分) (1)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 表) (3)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0、。(李白蜀道难 ) (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本大题三、本大题 4 4 小题,共小题,共 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南京!南京!的日本感觉 陈冲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事实,日本政府和相当多的日本人,采取的态度是不认账、不 认错、不道歉、不反省、不忏悔。这五个“不”,是“日本可以说不”的典型实例。东京审判的时 候,他们还不敢这样说,到了“日本可以说不”的时候,就说出来了,而且说得很“坚决”,从而 形成了他们对那段历史事实的历史判断。作为一种立场,这个历史判断从来没有改变过。看 起来,这让编导陆川先生很着急,就在影片里设置了一个日本兵

11、,让他在一群兽性发作的日 本兵中间罕见地玩了一个“人性的觉醒”,并最终以自杀来表示表示了什么呢?这就算是 “谢罪”了吗? 日本对南京大屠杀采取的这种“五不”态度,确实让人着急不过应该是替他们着急, 不是我们自己着急。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是与日本政府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外交问题。但是 对于中国、中国人来说,这个并不重要。这个问题只对日本人重要。对日本人重要的事,应该 让日本人去想,什么时候他们想明白了,真心地认账了,认错了,道歉了,反省了,忏悔了, 我们宽容地予以接受就行了。从同一个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加害者和受害者所应记取的教训 是不同的。对于日本、日本人来说,重要的是不要再发生把原子弹投到广岛的美

12、国飞行员蒂 贝兹所说的“当年一模一样的情景”,而他们的“五不”态度,危险性正在这里。我们也要防止 再出现“当年一模一样的情景”,但这个“情景”对我们和对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杀人! 我们是被杀!我们要想的,是怎样才不会再次陷入这种任人宰割的境地,不会再次成为别人 兽性发作时的宰割对象,不会成为“百人斩竞赛”的目标物。我们希望他们“不来”;但究竟来不来,最终取决于他们而不是我们,我们要做的,是“来了也不怕”。他们自己不反省,倒由我 们先假装变成了他们再代他们反省,算数吗?管用吗? 据说南京!南京!有两项“突破”,一个叫“人性”,一个叫“反战”。虽然这两个词语很 时髦,但硬要拿南京大屠杀来说这俩事

13、儿,太离谱了吧?什么叫南京大屠杀?就是从 1937 年 12 月至 1938 年 5 月,在南京城内外,有 30 万个中国人的生命被毁灭。发生于此前的南京 保卫战,是另一个历史事件。那倒是战争。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中国抗日将士,是不算在这 30 万人之内的。这 30 万被屠杀的中国人,绝大多数是平民,包括大量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这是真正的屠杀,根本不是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儿只有抗战不抗战的问题,根本没有 反战不反战的问题。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还去跟人家讲反战,讲人性,讲得下来吗?在南京 大屠杀这个特定的事件中,这两个话题,只有“为刀俎”者才可以讲,“为鱼肉”者是没资格讲的。 面对 30 万

14、失去抵抗能力的中国人被恣意杀戮奸淫,一个中国人应该是什么感觉?面 对 30 万这个巨大的、让人无比震撼的数字,一个中国人最痛心的应该是什么?不错,我们的 国家积贫积弱,我们打不过人家,我们今后要努力富民强国。但是这就完了吗?国有强弱, 战有胜败,在世界历史中,一个国家弄到保护不了自己子民百姓的程度,南京大屠杀并非孤 例,但是被杀害了那么多人,实属罕见。日军的极端残暴是一方面,在我们这一面,除了人口 密度的因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我们能不能少让人家杀掉一点?显然,这不能靠杀人者 的“人性觉醒”,只能靠让杀人者付出更高的代价。代价高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得不少杀一点 了。在南京大屠杀中,没有令人信服

15、的证据显示,出现过有组织的、有效的抵抗退一步, 哪怕是出现过有组织的、有效的逃离再退一步,出现过哪怕是无效的、但毕竟是有组织 的抵抗或逃离。我上学的时候,老师们教导我们要记取中国被侵略、中国人被杀戮的种种教 训,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像“一盘散沙”。老师们也讲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半个多世纪过 去了,没人再说这个话了。然而,这是进步吗? 不想中国人该想的事,却替日本人去想他们该想的事,是荒唐。拿日本人该想的事,来 遮蔽中国人该想的事,是罪过。(选自文学自由谈2009 年第 4 期,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两项给 5 分,选对 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