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827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2016年3月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 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 (3 分)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B。关于 B 项,原文说“从先秦诸子 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闪耀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 。 “从先秦诸子 到宋明理学”这些都是“国学”的具体内容,但这些具体内容都诞生在古代,因此,对其影响的陈 述,原文有明确的限制词“古代” 。B 项少了“古代”一词,扩大了“国学”的影响范围,显然是不 符合原文的,也是不正

2、确的。由此可见 B 项应该是选项。关于 A 项,主要信息在文章的第一段,章 太炎与张岱年对国学的定义不同,因此“各家对国学的表述不同”由此可见。C 项的内容从第二段 “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可 知并无不正确。D 选项是对原文“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 亦要不得。 ”的同义转述, “抱守残缺,故步自封”即“原封不动的照搬照用” , “ 数典忘祖,粗暴 武断”即“全盘否定,认为它落后于时代” ,故此项也无误。 2(3 分)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

3、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 A。关于 A 项,其信息范围在第 三段的头四句中。从这几句来看,所谓“求是” ,即探寻“是什么” ,所谓“致用”即思考“怎样做” 。原文认为“探寻是什么是更好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 ,这里的关键在“更好地” 。也就是 说理解“致用”未必一定要理解“求是” ,理解“求是”是理解“致用”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 件。而 A 项的表述将其绝对化了,认为正确理解“求是”才能正确理解“致用” ,故有误。B 项中 “某些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国学研究前沿性的成果,推进了国学自身的完善,这有利于国 学的普及” ,符合原文意思。C 项的信息范围在第三段后半部分,原文指

4、出“不少人受此误导,认为 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 ,表述句符合原文意思。D 项信息较为明确,即第四段中“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亲近经 典,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 ,与原文并无二致。 3(3 分)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应该选 D。从原文来看,该选项信息范围 在第四段, “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对国学普及的意义的思考,而非“综合考虑国学研 究与国学普及两方面意义而得出的判断” ,故对原文理解不正确。A 选项是对第二段中“我

5、们必须清 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 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步履维艰” 的提炼转述,没有理解上的错误。B 选项是对第二段内容的概括,并无不妥。C 选项是对全文意思 的综合, “民族精神的载体”在第一段可知, “需要在普及的过程中修复”是第二段的信息内容,而 最终的目的在第四段被说明了。 4(3 分)B。 【试题解析】太宗擢进士,欲置齐贤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一榜尽与京官,于是齐 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太宗选拔进士,本想把齐贤录取为前

6、几名,有关部门偶然选择失误,太宗不高兴。一榜进士都授任京官,于是任命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当时衡州审讯劫贼,审判后都要处死,齐贤 到任后,救活其中误判的五人。 )5(3 分)D。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 6(3 分)C。文本中没有能体现 “亲自带领”和“身先士卒”的内容。7(10 分)(1) (5 分) 于是向朝廷竭力建议,以后凡送囚犯到京城,委任精明强干的官吏审问,如果不实,那么罪责就要降到原来审问的官吏身上。(2) (5 分)这个时候辽兵从湖谷进犯(入侵) ,逼近城下,神卫都校马正把所率领的部队摆在在南门外(迎敌) ,但寡不敌众。 【评分说明】 第(1)小题译出大意给 2 分, “力

7、言”“委”“及”各 1 分。 具体评分请注意: “力言”译为“竭力建议” “尽力进言” ,给分。译为“努力建议” “大力进言” ,不给分。 “委”译为“派” “委任” “委派”也给分。 “及”译为“降到”或“牵连到”可给分。 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第(2)小题译出大意给 2 分, “入寇”“薄”“以”各 1 分。 “入寇”译为“入侵” “进犯”给 1 分,译为“进入”不给分。 “薄”译为动词“逼近” “接近”给 1 分。 “以”译为“把” ,给 1 分。 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译出“众寡不敌”大意,给 1 分。 【参考译文】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

8、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志向, 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平民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到行宫,齐贤以手画地,逐条陈述十件事, 其中有四件符合太祖的意思,齐贤坚持认为十条都是好的,太祖发怒,令武士把他拖出去了。太祖 回朝后,对太宗说:“我到西都,只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打算授任他官职,今后可以让他辅 佐你任宰相。 ”太宗选拔进士,本想把齐贤录取为前几名,有关部门偶然选择失误,太宗不高兴。一榜进士都 授任京官,于是任命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当时衡州审讯劫贼,审判后都要处死,齐贤到 任后,救活其中误判的五人。从前,各州罪人多械送到京城,在路上死去的有五六成。齐

9、贤在路上遇到南剑、建昌、虔州押 送的罪犯,要来案卷一看,凡不是首犯的,全部为他们解伸冤屈。于是向朝廷竭力建议,以后凡送 囚犯到京城,委任精明强干的官吏审问,如果不实,那么罪责就要降到原来审问的官吏身上。从此 江南送罪犯到京城的减去一大半。雍熙初年(984),改任左谏议大夫。雍熙三年,宋军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太宗访求近臣 作为策应,齐贤请求前往,即授任他为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这个时候 辽兵从湖谷进犯,逼近城下,神卫都校马正把所率领的部队摆在南门外迎敌,但寡不敌众,副部署 卢汉斌贝畏惧,保营自固。齐贤选派厢军二千人,从马正的右面出发,慷慨誓师,以一当百,辽兵于是退却。

10、端拱元年冬天,授任工部侍郎。辽兵又从大石路往南侵犯,齐贤预先选择厢兵一千人分为二支, 分别驻扎在繁、崞县。下令说:“代西有敌人,则崞县的部队出战,代东有敌人,则繁的部队出战。 战斗发生后,则郡中部队集合作战。 ”到此时,辽兵果然被繁部队打败。端拱二年,建立屯田制。 齐贤兼任河东制置方田都部署,入朝授任刑部侍郎、枢密副使。 淳化二年夏天,任参知政事。几个月后,授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齐贤的母亲孙氏 年纪有八十多岁,封为晋国太夫人,每次入宫朝见,太宗叹服她高寿,有好儿子,常常下手诏慰问, 给与赏赐,官员们都感到他家很荣幸。 8(5 分)表现诗人回望黄州山时愉快与惆怅交织的复杂情绪。是通过今

11、昔对比来表现的。上句 通过追忆几年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的往事,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情绪;下句写承受天恩,得以返 回京城,从今往后,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情绪。【评分说明】 答出“愉快与惆怅交织” ,给 2 分;答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的” ,给 1 分。进行简要阐述的, 给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情绪(1 分) 答出“愉快”与“惆怅” (留恋)交织亦可。 关于阐述(4 分) 答出“追忆昔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 ,给 1 分;答出“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 ,给 1 分。 答出“承受天恩返回京城, ,从今往后,

12、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 , 给 1 分;答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留恋) ” ,得 1 分。 9(6 分)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生活。一方面,作者被贬黄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为粗野的“北 方佬”,生活是痛苦;另一方面,他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寻找了心灵的安慰,过着“真相得”、 悠闲自在生活,又是快乐的。 【评分说明】 答出“怎样的生活” ,给 2 分;“结合全诗分析”的,给 4 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关于“生活” (2 分) 答出“痛苦或遭人嘲笑” ,给 1 分;答出“快乐或悠闲自在” ,给 1 分;答出“痛苦与快乐交织 的生活” ,给

13、 2 分。 关于“分析” (4 分) 答出作者被贬黄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为粗野的“北方佬”的,给 2 分。 答出他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寻找了心灵的安慰的,过着“真相得”悠闲自在生活,给 2 分。10(6 分) (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评分说明】 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有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字迹潦草、笔 画不清不给分。11(1)(5 分)C E。选 C 3 分,选 E 2 分,选 B 1 分,选 A D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概括、分析和鉴赏能力。C

14、 项是从全文的角度 概括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符合小说的原意,得 3 分。E 选项中父亲的“复杂心理” ,从上下语境 可知:一方面,父亲对自己担任配角有清晰明确的认知,认为角色无大小,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 父亲也因未能赚更多钱改善家庭招致母亲的抱怨和不满而感到痛苦,复杂情感交织。 “初中男同学” 所说的“如果”正是作者的巧妙构思。B 选项的环境描写,突出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这里的表述 没错。从全文看,小说只是选择了几个生活小事,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的判断比较牵强。但在“我到岳麓山看父亲拍戏”这件小事中,环境描写对强化人物形象的确有作 用。A 选项错误。小说开头先介

15、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衬托职业中 扮演的角色的卑微,不存在“欲抑先扬”之说。D 选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半句“几个人物”都“刻 画得很生动”表述不严谨,后半句“重视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对,小说未涉及心理描 写。 (2) (6 分)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 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儿女长大后,对父亲 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 【评分说明】分点作答,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案体现变化的几个关键词

16、:期望后悔关心。写出情感变化的一点,给 1 分;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给 1 分。情感态度变化过程特征表述不当,或模糊不清,不给分;不能根据小说的内容作相应分析,或选用来分析的内容与性格特征没有相关性,该项不给分。考生答案的意思与本答案相同或很接近均可。写出的情感态度特点不是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每一点可酌情给 12 分。所给分数满 6 分为止。 (3) (6 分)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的状态直接呈 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 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 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 (“配角” )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 【评分说明】 分点作答,每答出一点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