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7441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第二套模拟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原理试卷 (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分) 、 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和。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统一的发展过程。 、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年,称为学制。 、我国的教学内容具现体现在各级学校的、和里。 、据代经典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有、和等名称。 、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第二次 ,第三次。 、班主任是联系任课教师的,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是学校向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 、和等三方面的工作。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和。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

2、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分,共分)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赫尔巴特 夸美纽斯 凯洛夫 苏霍姆林斯基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备课 排课表 批改作业 教研活动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顺序性与阶段性 特殊认识过程 发展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 、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谈话法 复习课 单一课 综合课 、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孔子 苏格拉底 孔子 亚里斯多德 孟子 柏拉图 朱喜 苏格拉底 、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提出来的。 赫尔巴特 布鲁纳 巴班斯基 赞可夫 、

3、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的要求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共同的活动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审美教育 五讲四美教育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 、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 ”这话是说的。 周恩来 毛泽东 蔡元培 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 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分,共分) 、 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国家对接受义

4、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 的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分,共分) 、课堂教学 、学制 、遗传素质 、讲授法 、美育 五、简答题(每题分,共分) 、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它是由什么决定? 、考试的命题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六、论述题(分) 、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分) 、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原则?(分) 七、实例分析(分)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一

5、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 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 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 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 “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教育学原理第二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知、情、意、行 、壬寅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痒、序、校 、出生的第一年、 六、七岁、 青春期(、岁) 、纽带、桥梁、骨干力量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核心、出发

6、点、归宿 10、萌芽阶段、独立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建立和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 三、判断并改错 、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 而产生的。 、 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 , 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正确。、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 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 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四、解释名词 、课堂教学(

7、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 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制是由国家制定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 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 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 五、简答题 、人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更具体地讲教师

8、要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全面负责,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 全面完成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崐的来计划和安排。教 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 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崐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 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 展的特点和教

9、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应注意以下三点: 要紧扣教学大纲,教材对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 试题内容要全面,要有理解性的,记忆性的,技能性和创造性的;即要检查基础知识的 掌握,又检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尽可能扩大知识的复盖面,又要突出重点。 试题既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注意体现发展方向。 好的试题能够启迪儿童的智慧,诱发儿童锻炼,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自觉性。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统一的行动目的,相应的组织结构,维护集 体所必须的纪律、形成舆论等。 六、论述题 、提示:教师是“闻道在先” 、 “术业有专攻”专门的教育者。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

10、水平, 所处的地位,肩负的责任,使教师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 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不相矛盾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示: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崐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 任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使教师提出的要求更 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正确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 教师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严格要求,启发诱导。 七、实例分析 提示: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 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 得到高效率的发展。 我的教育学博客,有一些教育学资料,有空来逛逛吧我的教育学博客,有一些教育学资料,有空来逛逛吧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