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809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松树桥中学重庆市松树桥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卷共 7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12 题为选择题,36 分;第 13 至 23 题为非选择题,114 分,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 13 至 23 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上。一、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菁华(jng) 创伤(chung) 分外高兴(fn) 椽子(chun) B

2、拜谒(y) 恫吓(h) 籼米(xin) 信笺(jin) C卡车(k) 铜臭(xi) 提供(gng) 血缘(xu) D解数(ji) 湖泊(p) 禅让(chn) 间不容发(ji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稽首(q) 鲜为人知(xin) 女红(gng) 纤绳(qin) B 城垣(yun) 相形见绌(ch) 咯血(k) 配给(gi) C 称职(chn) 泥古(n) 炽烈(ch) 诤友(zhng) D 梁山泊(p) 伺机(s) 角色(ju) 模具(m) 3、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当/道行 车轴/轴承 拾掇/拾级而上 干劲/劲旅 B服帖/一服

3、药 渔父/父母 窥伺/伺机 扁平/扁舟 C囤聚/粮囤 住宿/星宿 慰藉/狼藉 拗口/执拗 D招供/供品 请帖/碑帖 饮马/饮料 瘟疫/战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参差 待价而估 班驳 树立典型 B 艰苦 因循守旧 寂寥 沧海一粟 C 湎怀 桎梏 谋取 金璧辉煌 D 俾将 鱼贯而入 喝采 令人费解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张贴 拈轻怕重 费心 不径而走 B呆板 金榜题名 丰富 融会贯通 C广博 越俎代庖 布局 明辨是非 D安装 针砭时弊 寒暄 美轮美奂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侩炙人口 角力 踞傲 出类拔粹 B暂露头脚 缪种

4、 阴霾 咀嚼 C筚路蓝缕 竣工 修葺 川流不息 D再接再励 赝品 杀戮 颐笑大方 二、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9 题。 抗生素滥用与 DNA 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 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 忧。2003 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 15%是耐药菌, 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 46 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 3 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 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

5、的普遍使用有利地 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 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 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 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 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 DNA,他们对近 500 个链霉菌品

6、系的每一 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 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 21 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 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 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 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 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 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 性,抑制

7、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 2006 年 1 月起, 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 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 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 DNA 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7. 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 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 8.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

8、的一项是 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 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 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同的耐抗生素病菌。 B 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 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三、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

9、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 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岁,哭九江城下,无所归。 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 附舟诣潭。潭谢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 道上人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 ”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 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 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10、。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附, 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 母乎?愿母无他思。 ”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 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 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 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 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 环具棺槨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

11、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重然诺,好周人急 救济 B. 母如其言,附舟诣潭 往见 C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D. 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给吃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2、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一再有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四、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

13、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4 分) 译文:_ (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 (4 分) 译文: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 分)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从修辞手法角度简要赏析首联。 (4 分)15填空(6 分)(

1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氓(3)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4)纤纤擢素手, 。 迢迢牵牛星(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6)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肇赐余以嘉名。屈原离骚五、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都市歌者顾连梅近来,每天清晨我都在小鸟清亮的歌唱中醒来。而当我起来忙碌之后,就听不到它的歌声了。小鸟的歌声只属于清晨,属于东升的旭日,微凉的晨风,晶莹的露珠以及晨风中刚刚醒来的花朵,属于一切和它一样喜欢清晨的事物,它只在清晨最新鲜的空气和宁静的世界里歌唱。中午和傍晚听不到它歌唱。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