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4288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三部六病解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部六病解读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伤寒论2007-02-02 21:19:02 总 论 伤寒论是中医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与周易周易、孙子兵法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化百花园中三枝耀眼的奇葩。 其思想渊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篇 历史源流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写成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三部六病”汤方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思想体系,与内经针灸辨证施治的思想体系,共同组成了中医学的两大基石。第一章 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历经沧桑,几经显晦,数为变易,现存资料资料已非原貌。

2、后人对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加以评价和研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继承、发扬、充实、提高。第一节 作者生平关于张仲景汉书三国志皆无传记。根据伤寒杂病论自序、甲乙经序、后汉书堂锢列传何禺别传三处记载: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 150219 年。他是一个自少年习医,一生研求医术,不入仕途的医学家。他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学习,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在晚年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当时他与华佗齐名于世,被后人奉为医方之祖,医门之圣。第二节 时代背景三国前的医学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汉书已有医经七家,本草数十万言的记载。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学巨著的出现,客观上为仲景“勤求

3、古训,博采众方”在理论上提供了条件。加之建安年间疫情猖獗,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的惨状。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立志从医,以“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大量的临床实践为伤寒杂病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伤寒杂病论成书与当时的宗法松驰也是分不开的,那种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使仲景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锐意创新。另外也离不开他的文学天才。时代造英雄,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与仲景本人的聪明才华的结晶。第三节 王叔和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建安十年(公元 205 年)之后,这期间是仲景晚年。

4、甘露年间,魏高贵乡公曹髦称帝(公元 256260 年),当时王叔和为太医令,撰次仲景遗论,黄甫谧已 40 岁,由此推断仲景老年为叔和中年,黄甫谧少年。王叔和,高平人(今山东微山县),魏太医令。仲景遗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手卷是由太医令王叔和整理后才成书发行,流传后世。从伤寒论未加注疏及叔和得仲景遗论这一点看,王叔和与张仲景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师徒关系。第四节 宋版伤寒论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撰次后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到宋仁宗时经历近八百年的历史。其间战乱不断,朝代更替,伤寒杂病论几经焚毁,已不复流传。隋唐时就连孙思邈这样伟大的医学家也没看到伤寒论的版本,只能从江南医生口授背诵中得到仲景之方,

5、遂“令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宋朝时,国家下令诏儒医校正医书,由高保衡、孙奇、林仁等广泛收集民间藏本、秘本,校定整理张仲景伤寒论十卷。这就是现存最早的宋本伤寒论。一、两种观点的交渗。在伤寒论中有两种学说,两种观点并存的现象,一是经络观点,一是方证观点,经络观点可以说是仲景对内经思想的继承,方证观点是仲景的创新,二者不能混同为一。后世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各执一面,争论不休,相持不下,形成两大学派。二、两种文体的共存。在伤寒论存在两种文体,一为论说体,一为问答体。伤寒论的问答体仅有十条,并且在内容上多与论说体相背,故怀疑问答体为后人所加。第五节 学说价值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

6、汤方辨证体系的鼻祖,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历代医家都尊它为方书之准绳。一、开创了系统方证学伤寒论是最早系统记载方剂方剂学的古典医籍,每首方剂都确立了主证,每个证都给予命名,一方一证,两相辉映,相得益彰,提高了方证学的规律,奠基了组方学原则,形成了理法方药一体的系统方证学。二、肇基了辨证论治伤寒论创立了汤方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体系。仲景溶哲理于医理之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确立了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原则,成为千古不易之法。三、提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有。”柯韵伯说:“原无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失为

7、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收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伤寒论所创理法方药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所有普遍适应性,所谓病位不出三部,病理不越六病。正如俞根初所言:“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前言前言本篇条文取自宋本伤寒论,尊从旧制,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起,截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详细加以解释,为方便起见,心得多用白话文诠释,下引古人注解之精辟者列之,以求能全面地、较深入地继承仲祖遗术为目的。编排上采用医宗金鉴的方式,以大纲三法分列条文。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医宗金鉴曰:“缘缘风为百病之长,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主要

8、讲桂枝证之纲领、具证、注释、引经、方药、方解。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心得心得 1、本条为太阳病的脉证提纲,讲述了太阳病的主要脉证特点。2、“太阳之为病”,是说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表是人体防御外邪侵袭的第一道道屏障,这道屏障防御外邪侵袭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卫气的盛衰和营卫的协调。太阳主表,为六经之藩篱,所以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邪袭太阳,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即为太阳病。3、“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脉,说明太阳病是因为外邪袭表,表受邪后,卫气发挥卫外的功能,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映。提示病位在表,正气未衰。4、“头项强痛”是太阳病的主症,说明是

9、太阳经脉受邪,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经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经脉,而寒性凝滞,必令经气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且经气运行受阻,经脉循行部位必定失于经气的濡养,不荣则痛。则可见项部转动不利、拘急不舒、牵引疼痛,不如平常那样柔和。5、“恶寒”前用一“而”字,有而且一定的意思,强调恶寒是太阳病的必见症状。这是由于外邪袭表,卫气与邪气交争,其“温分肉”的功能减弱,不能耐受自然界正常的风寒之气,遇之则有怕冷的感觉。又有“人有所伤,必有所恶”之说,故伤寒则恶寒。诸证反映了邪袭太阳、正邪交争、营卫不和、经气不利的太阳病本质,所以此一脉两证被立为太阳病的提纲,以下凡言太阳病,均

10、包括本条脉证。 引经引经 滑寿:脉在肉上行,主表也。方有执: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阳表也风寒初袭而郁于表,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故畏之。吴人驹: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为强痛。医宗金鉴:太阳主表,表统营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营,均为表病也。陆渊雷:恶寒既常与发热俱,且伤寒以发热为主证,则知经文恶寒二字,即暗合发热在内。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心得心得 1、本条是太阳中风的脉证提纲。讲述了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特点。2、开首明言“太阳病”,应知本条包括太阳提纲的脉证。此类患者一般腠

11、理疏松,一旦感受外邪,卫阳即浮盛于表与邪相争,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两阳合,故起病即见“发热”。3、“汗出”乃是外邪袭表,卫气抗邪,其“司开阖”的功能减弱,卫气向外抗邪,营卫相随,故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则见汗出。4、“恶风” 是由于其人腠理本虚,外邪袭表,卫气与邪气交争,其“温分肉”的功能减弱,不能耐受自然界正常的风寒之气,遇之则有怕冷的感觉。“人有所伤,必有所恶”,故伤风则恶风。5、“脉缓”与太阳提纲合看可知为脉浮缓,浮是因为外邪袭表,卫气发挥其卫外的功能,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映,主病在表,又因为腠理疏松,营阴外泄,所以脉道松弛,故而兼缓。诸证中,以汗出最具特征,既可反映太阳中风卫

12、不外固、营不内守而外泄的病机,又能区别于太阳伤寒的无汗。下文中凡见中风字样,均具此条之脉证。 引经引经 方有执:其病乃是触犯于风所致,故名中风。汪琥: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徐大椿:风为阳邪,最易发热,内鼓于营则邪自出,风性散漫,故令脉缓,此太阳中风之脉证章虚谷:此风伤卫为病发于阳,故先标发热而恶风,风为阳邪,性疏泄,故腠开而自汗。自汗尤为风伤卫之确证,下凡称中风者,皆指此条之脉证也。伤寒论学习笔记伤寒论学习笔记 2 2(个人总结)(个人总结)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

13、,淅淅恶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心得1、本条补充了太阳中风的脉证及太阳中风的治法、方药。应与第 2 条的太阳中风提纲合看。2、“太阳中风”,是说太阳膀胱经受风邪侵袭而发生的病症。3、“阳浮而阴弱”说明了两个方面:1.脉象,阴阳就是沉、浮,“阳浮”就是脉轻取见浮,“阴弱”就是脉象沉取缓弱,也就是说中风的脉象是浮缓脉;2.病机,阴阳就是荣、卫,“阳浮”是说风邪侵犯卫表,卫气向外抗邪,表现为发热,即“阳浮者,热自发”;“阴弱”是说卫外失司,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表现为汗出,即“阴弱者

14、,汗自出”。4、“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是说太阳中风所表现出的畏恶风邪的样子。5、“翕翕发热”说明热势尚浅。是表证发热的特征,与但热不寒的阳明发热、往来寒热的少阳发热不同。 6、“鼻鸣、干呕”乃是表气不和,影响里气,导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则见干呕。诸证反映了风邪侵袭太阳、正邪交争、卫阳不固、营阴外泄的太阳中风证本质。引经医宗金鉴:皮毛内和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胸中者,阳气之本。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桂枝汤方:桂枝汤方:桂枝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芍药三两 甘草甘草二两,炙 生姜生姜三两,切 大枣大枣十二枚,掰右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

15、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右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心得本方乃是伤寒论第一方,结合以后的条文可知,凡营卫不和者,无论外感内伤,均可斟酌应用。方中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都是菜肴中的常用调料,能开胃、增加食欲,通过调理胃气来促进营卫调和,体现了仲景先师“保胃气”的思想。其方后煎服方法、调理方法、对于发汗的要求、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对临床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引经名医别录: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呋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是也。天台戒疏:旧云五辛,谓蒜、慈葱、兴渠、韭、薤。本草纲目:大蒜、小蒜、韭、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