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3029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中考语文复习试题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张晓风专场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张晓风专场作家名片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各种文字。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 ,并将她列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她的散文总是充满发于自我的真情至性,既有慨叹人生的虚无,亦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风,而又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代表作有小说:白手帕 、 红手帕 、梅、兰、竹、菊 、 潘渡娜 ;散文:初雪 、 地毯的那一端 、 愁乡石 、 步下红毯之后 、 只

2、因为年轻啊等。链接中考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入选 2009 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母亲的羽衣张晓风(入选 2009 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雨荷张晓风(入选 2009 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不知有花张晓风(入选 2007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哲思启智感知真谛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 ”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 ,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在中国的传统里, “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

3、释常是令人惊讶。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虚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中

4、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残缺。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褶,皱褶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 ,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就会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

5、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作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当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6、。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 ,当代世界出版社,有删改)心香一瓣残缺,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美的常态,领略、接受、欣赏残缺,可以感知生活的真谛。作者由对“阙”的着迷开篇,而后骋笔于神话传说,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阐述了“天地是有缺陷”的道

7、理。这些神话传说,朴实而隽永,神奇而逼真,在诠释浪漫的同时也在诠释着人生,既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也丰富了散文的质感。接着作者指出“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 ,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 ,只要我们不要做一朝一夕的看花赏月人,那么,人生在世的每一刻就都是美好完满的。全文语言简洁而清丽,凝练而多姿,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且读且思1.曾国藩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看花人”?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辩论台生命哲学弱者,你的名字是张晓风弱者,你的名字是

8、且慢,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弱者。老虎是强者,兔子是弱者;橡树是强者,小草是弱者;大鱼是强者,小虾是弱者。是这样的吗?也许,因为至少看起来,老虎能吃兔子,兔子却不能吃老虎。橡树如果倒下来,可以砸烂小草,小草如果倒下来,什么也砸不死。而且,儿歌里也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 。如此看来,几百年下来,柔弱的兔子自然早该被强大的老虎吃完了,柔弱的小草自然也该灭迹,软弱的虾更该断子绝孙。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小草蔓生,老虎和鲸鱼濒临绝种,兔子和小虾却子孙绵延。能活得下去,就是强者。这个世界,上天对于外形弱小的族类格外垂怜。狮子一胎只能生两三个,乌贼的卵却可以一次孵出千万只小乌贼。大象目标明显

9、易受攻击,小木叶蝶挂在那里,却绝似一片枯叶。犀牛如果跌断腿只好自认倒霉,壁虎却可以自行“舍尾救身” ,等不多久,上天自会还它一条新的尾巴来。就连某种小毛虫,上天也为它长就一团黑纹,像戴着一个凶恶的面具,足可以吓住俯冲的鸟类。总之,强者总不能因为强而独霸地球,弱者也不该因为弱而亡族灭种。每一种生物都有活下去的理由。因此,就算莎士比亚那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成立,这种名叫“弱者”的生物也是非常有活路的。“弱者”一般而言体形比较小,等于耗油量比较少的车种。女人总是吃比较少的食物,却天生耐磨耐耗,上天在设计这种生物的时候,赋予她大地一般柔韧丰厚的弹性。在肉体上,在精神上,她都有耐酸耐碱、抗菌、避震

10、、防锈的许多功能,就算她那被人看不起的“泪腺”也是一种“防高压设计” 。在万般无奈的受制的年代里,她也懂得如何赢取最后的胜利。大观园里贾母因活得久,自然取得园主地位。大观园如果不败,王夫人会是第二代的园主,王熙凤和薛宝钗会是第三代的园主。而第四代因为情节尚未进行,不甚了然,但看来也必然是贾兰的妻子,贾兰被寡母带大,安静本分,看得出来以后也是妻子说什么,他皆会附和同意的那种人。传统的中国女人也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弱者”的中国种从来就不曾忘记,在男权中心里给自己争一点小权小利,当然,如果能争到大权大利,她们也不会拒绝。从生物观点来看,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弱者,韩愈说“有其翼者去其角” ,指的便是强的也

11、不可能极强。公鸟的夏季羽毛美极艳丽,使它在求偶季节令人有军容壮盛的错觉,或者说,使它看来像个强者。但每看到这种华丽强壮的求偶鸟,心中就不免恻恻酸痛。大自然何其吊诡,它因求绵延种族而强大,而富吸引力,但丰美的华彩,也使它容易被敌人发觉,这种强盛的美丽,一方面可以吸引母鸟而得以传种,一方面也可能令自己死掉。上帝造雄性这种生物的时候,心里恐怕不免也要生几分悲悯吧?是的,这世上的生物并无强弱之分,物种之间,不过相生相克。雌雄之间,不过各为下一代卖命。而人类在“自我成长”和抚育下一代之间抢到一点儿自己的逍遥,其实已是大幸。而在这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必为强者而自得或为弱者而自卑。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大家

12、都是“生者” ,好好地活下去才是生命里最要紧的哲学。(选自青年文摘2009 年第 10 期)警言智语看似强大的强者却濒临绝种,看似弱小的弱者却子孙绵延,作者以一组对比鲜明的例子向我们阐明了“能活得下去就是强者”的道理。是的,在自然界中,强与弱是相对的;即便是同一种生命,有所得也必有所失。就算是所谓的弱者也有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是自然的,是天赋的。从自然到社会,莫不如此。且读且思1.“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 你同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吗?为什么?2.文中“贾母” 、 “王夫人” 、 “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人物出自哪一部名著?作者举这个例子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看到“华丽强壮的求偶鸟” ,作者心中“

13、就不免恻恻酸痛”?4.结合全文,说说对于强者与弱者,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哲理美文瑕不掩玉瑕张晓风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我知道,它有斑点。 ”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噜嗦。“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了啦!”我取了项链,尽快走开。有些话,我只愿意在无人处小心地,断断续续地,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给自己听。对于这串有斑点的玛瑙,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它的斑痕如此清清楚楚。然而买这样一串项链是出于一个

14、女子小小的侠气吧,凭什么要说有斑点的东西不好?水晶里不是有一种叫“发晶”的种类吗?虎有纹、豹有斑,有谁嫌弃过它的皮毛不够纯色?就算退一步说,把这斑纹算瑕疵,世间能把瑕疵如此坦然相呈的人也不多吧?凡是可以坦然相见的缺点都不该算缺点的。纯全完美的东西是神器,可供膜拜,但站在一个女人的观点来看,男人和孩子之所以可爱,正是由于他们那些一清二楚的无所掩饰的小缺点吧?就连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接纳和纵容,不也看准了自己的种种小毛病而一笑置之吗?所有的无瑕是一样的因为全是百分之百的纯洁透明,但瑕疵斑点却面目各自不同,有的斑痕是鲜苔数点,有的是砂岸逶迤,有的是孤云独去,更有的是铁索横江,玩味起来,反而令人怡然心喜

15、。想起平生好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知道一两件对方的臭事,不能有一两件可笑可嘲可詈可骂之事彼此打趣,友谊恐怕也会变得空洞吧?有时独坐细味“瑕”字,也觉悠然意远, “瑕”字左边的“玉”旁,是先有玉才有瑕的啊!正如先有美人而后才有“美人痣” ,先有英雄,而后有悲剧英雄的缺陷性格。缺憾必须依附于完美,独存的缺憾岂有美丽可言,天残地阙,是因为天地都如此美好,才容得修地补天的改造的涂痕,一个“坏孩子”之所以可爱,不也正因为他在撒娇撒赖蛮不讲理之外有属于一个孩童近乎神明的纯洁了直吗?“瑕”的右边是“叚” ,叚有赤红色的意思,瑕的解释是“玉小赤” ,我也喜欢瑕字的声音,自有一种坦然的不遮不掩的亮烈。完美是难以

16、冀求的,那么,在现实的人生里,请给我有瑕的真玉,而不是无瑕的伪玉。(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 ,当代世界出版社,有删改)人生慧语文章从作者买了一串有斑点的项链写起,从中悟出了一个为常人忽视的生活真谛:现实生活中,完美是难以冀求的。恰到好处的“瑕”往往会使事物大放异彩:有刺的玫瑰是美的,残缺的月亮是美的,有痣的佳人是美的,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美与瑕是和谐统一的,真实的美更是如此。文章思想含蓄深邃,耐人深思,启人心迪。且读且思1.第四段中“我笑笑,没说话”是细节描写,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我”那一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2.揣摩并理解文中“纯全完美的东西是神器,可供膜拜”这句话的含义。3.作者为什么会喜欢有瑕疵斑点的玉?4.作者在对“瑕”字的细细品味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月,阙也:1.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生亦如此,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 ,体现出了他正确对待现实,正确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积极态度,求阙的目的就在于求全。2.运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既丰富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