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2522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6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 课黄河颂备课助教资料 一、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 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 而写的组诗。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 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 1935 年 8 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 的鲜花 ,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 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

2、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 年诗人到延安后, 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 河 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 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 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 ,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 是紧

3、密相承的。 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 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 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 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 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 ,开宗明义地 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 “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 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冼星海我怎

4、样写黄河 ) 。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 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 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 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 北两面” 。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 “啊!黄河! ”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

5、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 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 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 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二、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 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

6、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 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 ,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 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 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 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 解,如此巨人, “一泻万丈,/浩浩荡

7、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 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 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 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 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 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

8、、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 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 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 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 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 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

9、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 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 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 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 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 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 学期

10、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 、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 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 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 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 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二、教学设计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 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

11、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 ,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 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 ,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 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 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

12、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4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 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5课外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有关资料 一、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 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 年 8 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 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

13、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 文艺报 人 民文学主编。 二、我怎样写黄河 (冼星海)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 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所唾弃。因此, “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用。 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 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 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

14、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 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 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歌曲 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 , “乌云遮满天” , “浪花打进船,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 拼命哪!莫胆寒!” “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 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 心的境地,气也可以喘一喘了。 2 黄河颂 是用

15、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 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 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的伴奏方法, 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由曲作者沃尔夫 (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 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 是满江红 ,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 。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 的关系) 。 4 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

16、,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起来的。三弦 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 的传达,更觉生动。 5 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只是颓废不同, 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 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 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的。 7 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乐观地唱出。 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 ,是轮唱的伴唱,唱 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