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477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第3课时)word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高中数学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复习(第立体几何复习(第 3 3 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苏教版必修 2 2复习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及性质定理。能抓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关系解决有关垂直问题; 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注重渗透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一、基础训练: 1、若直线 a 与平面不垂直,那么在平面内与直线 a 垂直的直线 A、只有一条 B、无数条 C、是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D、不存在2、若l,若 ml,则 m 若 m,则 ml 若 m,则 ml 若 ml,则 m,上述

2、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3、若 a、b、c 为直线,,为平面,下面条件中能得到 a的是 A、ab,ac,b,c B、ab,bC、,a D、ab,b4、已知直线l平面,直线m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1)ml /(2)ml/(3)ml/(4)/ mlA (1)与(2) B (3)与(4) C (2)与(4) D (1)与(3)5、已知ABC,点P 是平面 ABC 外一点,点 O 是点 P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若点 P 到ABC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那么 O 点是ABC 的 _ ;若点 P 到ABC 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 O 点在ABC 内,那么 O 点一定是AB

3、C 的 _ _ ;若 PABC,PBAC,则 O 点一定是ABC 的 _ .6、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BM 与 ED 平行; CN 与 BE 是异面直线; CN与 BM 成o60角; DM 与 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B C. D二、例题讲解: 例 1、设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和 A、B、C 的距离相等,BAC 为直角.求证:平面 PCB平面 ABC例 2、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 DD1 中点。 求证:(1)BD1/平面 EAC;(2)平面 EAC平面 AB1C (3)若正方体棱长为 2,求三棱锥 B1

4、-ACE 体积.例 3、如图,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 BC 1,ACB 90,AA1 2,D 是 A1B1 中点 (1)求证 C1D 平面 A1B ;(2)当点 F 在 BB1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 AB1 平面 C1DF ?并证明你的结论三、回顾反思:知识: 思想方法: 四、作业布置: 立体几何复习(3) 复习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 理及性质定理。能抓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关系解决有关垂直问题; 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注重渗透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一、基础训练: 1、若直线 a 与平面不垂直,那么在

5、平面内与直线 a 垂直的直线(B ) A、只有一条 B、无数条 C、是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D、不存在2、若l,若 ml,则 m 若 m,则 ml 若 m,则 ml 若 ml,则 m,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B )A、 B、 C、 D、3、若 a、b、c 为直线,,为平面,下面条件中能得到 a的是( D )A、ab,ac,b,c B、ab,bC、,a D、ab,b4、已知直线l平面,直线m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D )(1)ml /(2)ml/(3)ml/(4)/ mlA (1)与(2) B (3)与(4) C (2)与(4) D (1)与(3)5、已知ABC,点 P 是平面 ABC 外一点,

6、点 O 是点 P 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若点 P 到ABC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那么 O 点是ABC 的 外心 ;若点 P 到ABC 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 O 点在ABC 内,那么 O 点一定是ABC 的 内心 ;若 PABC,PBAC,则 O 点一定是ABC 的 垂心 6、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BM 与 ED 平行; CN 与 BE 是异面直线; CN 与 BM 成o60角; DM 与 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C ) A B C. D7、已知点 P 为等边三角形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 PA平面 ABC,则二面角 P-BC-A的正

7、切值为 233.二、例题讲解: 例 1、设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和 A、B、C 的距离相等,BAC 为直角. 求证:平面 PCB平面 ABC 证明:连结 P 与 BC 中点 D,连结 AD 易证得BDPCDPADPPDBD,PDAD PD面 ABC 又PD面 PBC平面 PCB平面 ABC 小结: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例 2、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 DD1 中点,求证: (1)BD1/平面 EAC; (2)平面 EAC平面 AB1C (3)若正方体棱长为 2,求三棱锥 B1-ACE 体积.1 11111(1)BDACOOEDE=D E/DO=BOEO

8、EACEACEAC (2)ACBDDACBDACOEOE/BDEOBDBDBD 1解析:连结交于,连结面/ / 面面法一:判定定理易证得:面11 111111ACE1ABOE AB CEACAB COEEACOEOBOBOE390 ,EACBEACAB CVSOOEEOBOB V11同理面面面面法二:定义法连结,, EB,则= 6,= 3,EB易说明且它为二面角的平面角.面面11(3)=3312 23622如图,把长、宽分别为 5,4 的长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成直二面角,求顶点 B 和 D 之间的距离。222222040016BF=DE=CE4414141 169EF412414

9、1481DFDEEF41881BDBFDF41解析:,小结:折叠问题:抓不变量 例 3、如图,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 BC 1,ACB 90,AA1 2,D 是 A1B1 中点 (1)求证 C1D 平面 A1B ;(2)当点 F 在 BB1 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 AB1 平面 C1DF ?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RtA1B1C1 中,A1D=B1DC1DA1B1,C1DAA1 C1D面 A1B C1DA1B (2)易证得 AB1C1D 所以要 AB1面 C1DF,只需 DFAB1 正方形 ABB1A1 中,AB1DF 又 A1D=B1D BF=B1F,即 F 为 BB1 中

10、点三、回顾反思: 知识: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思想方法:化归转化四、作业布置:3、如图,ABCDE 是一个四棱锥,AB 平面 BCDE ,且四边形 BCDE为矩形,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共有( ) A4 组 B5 组 C6 组 D7 组1、异面直线 a、b 成 60,直线 ca,则直线 b 与 c 所成的角的范围为 ( ) A30,90 B60,90 C30,60 D60,1201、ABCD 是一个四面体,在四个面中最多有几个是直角三角形 ( ) A1 B2 C3 D42、已知 a、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是一个平面,则 a、b 在上的射影有可能是 两条平行直线 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同一条直线 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在上面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3、如图所示,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PA平面 ABCD,M、N 分别 是 AB、PC 的中点,PAADa(1)求证:MN平面 PAD;(2)求证:平面 PMC平面 PCD5、如图,在正方体(1)证明:;(2)求所成的角;(3)证明:5、已知平面 平面 ,m 是 内一条直线,n 是 内一条直线,且 m n 那么, 甲:m ;乙:n ;丙:m 或 n ;丁:m 且 n 这四个结论中, 不正确的三个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