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278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语文八下《岳阳楼记》word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学案 初三年级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准确翻译课文,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实 词虚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点分析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景的次序,写景的特点。 学习重点:重点分析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景的次序,写景的特点。 方法指导:自主 合作 探究 朗读成诵 相关链接 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 的一种文体。“记”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 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 “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 抒情成分。 背景简介 宋仁宗庆历五年(

2、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 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 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 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1046 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 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

3、的胸怀。 走进文本 一、预习 导学(一)、文学常识积累 要求:查找有关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作者: (二)、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 属予作文 浩浩汤汤 淫雨霏霏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忧谗畏讥 岸芷汀兰 皓月千里 宠辱忘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四)、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二、学习 研讨读一读(一)、导入(二)、作者介绍(学生分组展示)(三)、检查预习请一学生朗读第 1 段,1、给加点字注音:谪守( ) 属予( )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 3、找出第一段中的通假字并

4、解释: 4、指名学生翻译第 1 段 5、结对子检查小组内学生翻译情况。 6、自由诵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 2 段,1、给加点字注音:浩浩汤汤( )潇湘( )骚人( )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予观夫巴陵郡胜状: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男生翻译第 2 段,女生认真细听,指出翻译中出现的分歧。 4、学生自主翻译第二段 5、女生诵读第二段 学习第 3 段, 男生朗读第 3 段 1、指名一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霪雨( )怒号( )樯倾楫摧( )忧谗畏讥( )萧然( ) 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

5、子。 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师生共同翻译此段 4、男生诵读第 3 段 学习第 4 段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词语 春和( )明 波( )不惊 一碧万( ) ( )月千里 静影沉( ) 心旷神( ) 宠辱( )忘 2、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至若春和景明: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 此乐何极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学生自行翻译第 4 段,有疑难小组内解决。 4、齐读第 4 段 学习第 5 段 1、小组内选一名学生组织字词的默写。 2、指名一学生完成字词句的翻

6、译。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可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学生自由读第 5 段。 疏通文意,教师小结 理一理 本文记述了重修岳阳楼的盛事,通过描述岳阳楼的景物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第二学时 一、复习巩固复习巩固(你已经背诵课文了吗?,看谁最棒,按要求填空) 予观夫(f)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_,_,_,_;_,气象万千。若夫 _,_,_,_;_,_;_,_; _,_。

7、登斯楼也,则有_,_,_,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 _,_,_,_;_,_;_,_。_ _,_,_,_,_,_!登斯楼也, 则有_,_,_,其喜洋洋者矣。 二、 用原文填空: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_ 2、 “前人之述”指的是_ ,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_ 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_. 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 悲的字句是: 5、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古仁人之心)是 6、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 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7、文中

8、的“进”是指_ _;文中的“退”是指_。 品一品 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小组集体的智慧,展示本小组的智慧)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 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用原句作答)3、课文第三、四段两幅画面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6、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 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7、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 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