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2772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1《杠杆》WORD教案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课题: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第一节 杠杆杠杆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王 祥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概念,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会画力臂 一、我会自学:一、我会自学: 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 的 称做 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 、 、 、 。 3、怎样才能拔出木板中的钉子?哪一种方法最省力?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2、1、杠杆:在力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 的 称做杠杆。2、画力臂: (1)支点 (2)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可将力用虚线延长) (3)标出力臂的名称 三三. .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整洁栏等第栏日期栏F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课题: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第一节 杠杆杠杆 课时: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祥王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2.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杠杆平衡条件;【学习难点学习

3、难点】:会用能的转化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 一、我会自学:一、我会自学: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杠杆可分成 、 、 三种。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杠杆平衡:杠杆处于 或 状态时称做杠杆平衡。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2、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改变钩码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3)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12343、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公式 。 杠杆的分类: 1.当 L1L2 , F1 F2 , 称为 杠杆 例: 、 2.当 L1L2, F1 F2,

4、称为 杠杆 例: 、 3. 当 L1=L2, F1 F2, 称为 杠杆 例: 三、三、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题: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图 31 是它的结构示意图。O 为固定转轴,在 A 端连接着石球,脚踏 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石球重 50N,要将石球抬起,脚至少用多大竖直向下的力? (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整洁栏整洁栏等第栏等第栏日期栏日期栏图 1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课题:第十一章简单机械第十一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第一节 杠杆杠杆 课时:课时: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王

5、祥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杠杆的有关知识:复习巩固杠杆的有关知识 一、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 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如果杠杆左边低右端高,则调节平衡螺母应向 移动。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 侧的平衡螺母? 。 (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 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 后,杠杆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 。 二

6、、典型例题:二、典型例题: 1钢丝钳(俗称“老虎钳”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 它 是 杠杆(选填:“省力” 、 “费力” 、 “等臂” ) 2人体内也存在三种类型的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 杠杆跺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骨骼和 腓肠肌状况如图所示踮着的脚可以看作 是 杠杆(填类型) 3图中, 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 开螺帽 4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 ABC、OBD 和 OED 组成,用指甲 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 杆CABC 是省力杠杆,OBD、OED 是费力杠杆DABC 是费力杠

7、杆,OED、OED 是省力杠杆 5如图所示,AOB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为支点,OA=OB,在杠杆的B端挂 一重 2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力F至少为 N。6 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看成物理模型。例如可以把盘山公路看作是一个斜面模型。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树,它们根系的深浅及发达程度基本相同,当我们研究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以把树看作是一个_模型,由此就可以判断出_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7.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整洁栏整洁栏等第栏等第栏日期栏日期栏第 2 题第 3 题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经

8、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动力 F1/N动力臂 L1/cm阻力 F2/N阻力臂 L2/cm4554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第十一章课题: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第二节第二节 滑轮滑轮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王 祥祥 【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3.了解滑轮组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一、我会自习:一、我会自习:1、使用滑轮时, 的滑轮

9、叫做定滑轮。 的滑轮称为动滑轮。2、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但可以 ;使用动滑轮时不 能 但可以 。使用滑轮组即可以 ,又可以 。 3、其他常用的简单机械还有 和 。 二二.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 探究定滑轮、动滑轮使用特点: 总结: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但可以 ;使用动滑轮时不 能 但可以 。 2、 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 特点:既能 又可以 。 结论: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 看图 11-21,为什么小明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辆摩托车? 数一

10、数,小明所用的滑轮组共有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该装置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整洁栏整洁栏等第栏等第栏日期栏日期栏三三. .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1、滑轮组绕法 (1) F=1/2G(2) F=1/3G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第十一章课题: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第二节第二节 滑轮滑轮 课时: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王 祥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滑轮、滑轮组复习巩固滑轮、滑轮组 一、知识巩固一、知识巩固1、一辆汽车陷入泥泞之中,请你根据图中装置,运用学过的知识,用最小的力将它拉出 来,试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11、已知车重 6104N,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 1/4,如果不计滑 轮重、绳重及摩擦,则需要的拉力至少多大?2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杠杆,定滑轮实质是个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_杠杆3使用定滑轮_省力,但是能_,给工作带来方便;使用动滑轮能_,但不能_,且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升高距离的_4如图所示,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 160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2m,则他至少要用_N 的拉力,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_m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 F 为 50N,则物重 G 为 N

12、,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 0.6m,则重物升高 m。挂重物的钩子 A 承 受的拉力是 N整洁栏等第栏日期栏7关于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它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阻力臂是动力臂的 2 倍8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匀速提起物体的三种拉法,所用拉力 F1、F2、 F3,下列式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2F1 F3DF1F2F3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河网中学九年级学案科目:科目:物理物理 课题:课题: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第二节第二节 滑轮第三节滑轮第三节 功功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制作人:制作人:王祥王祥 审核人:审核人:王祥王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做功的过程,理解做 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知 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 ” ,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了 解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验并能知道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 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