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239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2-2第1章《归纳推理》word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1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1情景:苹果落地的故事,正是基于这个发现,牛顿大胆地猜想,然后小心求证,终于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理”思考:整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科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也离不开猜想和证明” 。2情景:陈景润和他在“歌德巴赫猜想”证明中的伟大成就:任何一个大于4 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如:63+3,83+5,105+5, 125+7,147+7, 165+11,,100029971,1002139863,2.2.探求研究探求研究: :探究 1学生根据自备的多面体进行观察,统计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和棱数;(学

2、生实验与教师课件演示结合)探究 2观察、猜想它们之间是否有稳定的数量关系?探究 3整理所得结论,并尝试证明;若得证,则改写成定理,否则修改猜想,进一步尝试证明。教师指导,合作交流,归纳:,22VVV棱柱棱台棱锥,3 2EEE棱柱棱台棱锥多面体面数(F)顶点数(V)棱数(E)三棱锥446四棱锥558三棱柱569五棱锥6610立方体6812正八面体8612五棱柱71015截角正方体71015尖顶塔9916,F+V-E=2 等等,其中“F+V-E=2”为“欧拉公式” 。1FFF棱柱棱台棱锥3.3.概念讲解概念讲解结合情景问题和探究过程所得,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归纳推理的概念及分析。定义:根据一类事物的部

3、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的每一个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说明:归纳推理的作用: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试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证明;归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成立。4.4.例题解析例题解析例 1:在数列中,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na* 1121,2n n naaanNa解析:先由学生计算:234521222,32456aaaa归纳:*2()1nanNn说明(学生完成):有整数和分数时,往往将整数化为分数;当分子分母都在变化时,往往统一分子(或分母),再寻找另一部分的变化规律.例 2:(拓展)问

4、:如果面积是一定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周长最小?试猜测结论。教师:设定任务一:常见多边形面积一定时,计算其周长;任务二:归纳、猜想一般性结论。推广 观察 归纳计算 猜想边形3468最小周长4564372364n边形面 积一定 时(为1), 正n边 形周长 最小已有知 识矩形 面积一 定时正 方形周 长最小面积 一定 时, 圆的 周长 最小5.5.分层练习:分层练习:1由“铜、铁、铝、金等金属能导电” ,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2观察下列式子,归纳结论:,32111 332129(12)333212336(123)333321234100(1234) 问:3333123?nL3 3 3右图中 5 个图

5、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个图形中有点;4已知数列中,试归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na* 111,()1n n naaanNa且答案:1金属导电;2;33332123(123)nn L3 ; 4.21nn*1()nanNn6.6.课时小结课时小结(师生共同)1 什么是归纳推理?2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试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证明。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习题 11 P5 1, 2(补充): 1.nnnnnnanSaSnaa 已知的前项和与满足:,试归纳出其通项公式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工匠鲁班类比带齿的草叶和蝗虫的牙齿,发明了锯;2.科学家对火星进行研究,发现火星与地球有许

6、多类似的特征:火星也绕太阳运行,绕轴自转的行星; 有大气层,在一年中也有季节变更;火星上大部分时间的温度适合地球上某些已知生物的生存等等;科学家猜想;火星上也可能有生命存在。说明:以上两练习使用的是类比推理。目的是知识上承上启下,把本节知(2)(3)(4)(5)(1)识延伸,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为下一节“类比推理”的教学作了铺垫。教后反思:教后反思:要实现数学新知识的建构学习,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情境应符合实际.包括生活场景的实际,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学生知识状况的实际,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等等。学生通过“经历” , “体会” , “感受” ,最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同时练习和作业的分层设计尽量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的参与。附: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归纳推理 创设情景 概念讲解 分层练习 探求研究 例 1 小结,作业例 2 思考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