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187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科学八上《细胞》word教学参考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细胞细胞【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显微镜的机构及其使用;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能区分动植 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及其意义。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感受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从而领会科学和技术 是相互促进的;体验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培 养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操作;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 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及其对生物的作用。 难点:难点:显微镜的

2、操作;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区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对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第 1 课时课时一、情境讨论引入一、情境讨论引入 师:国际上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米 师:质量的基本单位呢? 生:千克 师: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生:种 师:那构成动物与植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细胞 二、学习过程二、学习过程师:细胞很小,小到只有一至几十微米,一毫米等于多少微米呢? 生:1000 微米 师:我们的课本中一张纸厚度约为 0.1mm,因此一张纸的厚度上就可以排列约 100 个 细胞。(让学生感受一下细胞的小) 师:细胞如此的微小,我们可以凭借

3、肉眼直接观察吗? 生:不可以 师:那需要借助什么仪器? 生:显微镜 师: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哪些方面? 生:形态,结构,大小,颜色师:其实在我们地球上有两个世界,一个用肉眼可以观察到得世界,称为宏观世界,另 一个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可以看到,称为微观世界。这时候,我们就要借助工具 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1、显微镜的发明过程、显微镜的发明过程 A 第一台显微镜是 1590 年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的 B1665 年,罗伯特.胡克(英)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C 先进的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结构师:观察都要有一定的顺序,是怎样进行的? 生:由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师:那我

4、们也从上到下来学习一下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 详细介绍各部分结构详细介绍各部分结构 目镜: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一般为 4,10和12.5,而且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 镜筒: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安放镜头;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转换器: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转动到位时有声音。 物镜:显微镜的光学部分;作用:放大物象;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有低倍物镜、高倍物 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载物台: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压片夹: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固定玻片标本,免得玻片滑动。 通光孔: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使光线通过

5、。 遮光器(有光圈):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调节通光量。 反光镜:显微镜的照明部分;作用: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镜柱: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支持作用。 镜座: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稳定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逆时针/向内旋转上升 镜筒;顺时针旋/向外转下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微调用;逆时针旋转上 升镜筒;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 镜臂:显微镜的机械部分;作用:握镜作用。 问:若想视野达到最大的亮度,应该调节哪部分结构?如何选择光圈和反光镜? 整体介绍各结构整体介绍各结构 师:这些结构及其

6、功能你都记住了吗?测试一下 学生练习 3、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 过渡:我们认识显微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学学显微镜的使 用方法。 A、安放:、安放: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距桌边缘 10cm 左右,使镜臂对 着身体,镜筒向前。 B、对光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器,使低倍镜前端距载 物台约 1-2 厘米的距离。对光对光:将光圈放大;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调节反光镜, 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固定住。 D、

7、调焦:、调焦:粗调粗调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 0.5 厘米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 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物象。细调细调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 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 再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E、观察:、观察:左眼进行观察,右眼同时睁开。 F、显微镜复原:、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 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4、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过渡:显微镜是非

8、常精密的仪器,需要小心保护。 A、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提, 前 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B、揩试目镜、物镜和反光镜上的灰尘或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手 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C、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 D、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 45,以免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 翻倒。 E、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F、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须同时 睁开,以减少疲劳。 G、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

9、,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 也不能持续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和齿轮脱钩,以致镜 筒跌出。 H、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 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立即揩擦干净,以免镜头等被污 染和腐蚀。 I、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J、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时擦损镜 头的镜面。 K、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的其他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失落或损坏。 5、显微镜的操作技能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A、如何操作使物象更

10、容易找到? (放片时尽量将待观察物体对准通光孔中央) B、如何尽快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反方向移动) 展示:展示:显微镜下的毛发、雪花、玄武岩结构、乙肝病毒等等。 练习练习【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第 2 课时课时1、复习引入复习引入 师: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细胞 师:细胞很小,要怎样进行观察? 生:借助显微镜 复习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二、细胞的形态二、细胞的形态 师:借助显微镜我们观察到了微小的结构,但是人类在探究生物体组成的道路上走过了很 长一段路程。 归纳书本中人类探究生物体组成的历史:归纳书本中人类探究生物体组成的历史: A、秦汉时期:尔

11、雅记载了 590 多种动物和植物,并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 B、17 世纪前:人们试图回答植物和动物的组成,但受观察工具的限制。 C、1590 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D、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出示各种各样的细胞图片,并说明此为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 师:通过观察这些细胞,你发现了什么? 生:细胞形状的多样性 三、三、 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结构 过渡:不同细胞有不同的形状,那么细胞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以动物细胞和植物 细胞为例来学习一下。 师:细胞是立体的,我们为了研究方便截取一个截面来观察 观察动物细胞 师:我们在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从外

12、到内 师:最外面一层称为细胞膜,它具有怎么样的功能?我们通过以下例子来分析一下。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把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 10 分钟取出后洗净,将种子纵向剖开,发现胚白色, 而胚乳红色。胚细胞有细胞膜,胚乳细胞无细胞膜。你知道为什么? 总结得出: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控制物质与外界的交换 Flash 播放细胞质控制物质进出 师:里面这部分,我们称为细胞质,它是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就是在细胞质里进行的。 师:中间的为细胞核,它的功能我们也通过材料来分析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取山羊细胞,去掉细胞核,将东北虎的细胞核放入其中,可以培养出一只东北 虎。 总结:具有遗传物质,

13、与传宗接代有关。 师:动物的这些结构你都记住了吗? 练习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讲出结构 活动一:活动一:观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活动二:活动二:从细胞结构入手,讨论为什么植物能够站立?为什么树叶为绿色?为什么果实汁 水多,味道有甜、涩、酸等?得出结论:细胞壁有纤维素,具有保护与支撑的作用。叶绿体中有叶绿素。大液泡中有细 胞液。 表格练习: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结构 师:由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种结构,因此它 们为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植物与动物体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细胞学

14、说” 。 练习 四、细胞学说四、细胞学说 师: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一样, “细胞学说”同样走过了一段崎岖的路程。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62 页页“细胞学说细胞学说” ,归纳出细胞学说提出的发展历程。,归纳出细胞学说提出的发展历程。 生归纳师补充 1665 年,罗伯特胡克发现了死细胞的细胞壁,称为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1675 年,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活细胞。 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1665 年胡克发现细胞1831 年布朗发现细胞核歌德提出“原型” “原液”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师: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 200 年的时间,期间凝聚了许多科学 家的探索成果 ,对此,谈谈你的

15、想法. 生谈感受:科学的发展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五、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五、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思考:思考:你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最先是由什么发育来的吗? 生:受精卵 师: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即受精卵,一个小小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一个人的 呢?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人和许多的动物开始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过程: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成受精卵。接着不断分裂,逐渐形成一个由多细胞组 成的细胞团。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由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 师: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

16、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例如:切蛋糕,切纸片 Flash 播放细胞分裂的过程 师: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生:细胞数目增多 计算: 一个母细胞分裂六次可得到多少个子细胞? 思考:细胞分裂在生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何意义? 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师:分裂不是像我们剪纸片那样简单,一分为二就可以了,在分裂的过程中细胞的内部还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现象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染色体是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 成深色的物质,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那么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应该 要分到哪个细胞中呢? 生: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问:细胞分裂刚结束时,子细胞和母细胞在结构、形态、大小上是否一样? 两子细胞与母细胞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 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大小的一半。 细胞分裂意味着老一代有细胞生命的结束。2、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生长 师:细胞的生长是指分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