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0168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律写作民族风格初探 韩宜芳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 :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把握旋律民族风格的重要意 义, 大 小调风格 与五声性调式风格 , “ 广义” 的民族风格 与“ 狭 义” 的 民族风格 , 特 定地 区特定民族的民族风格 , 从 而写好 民族风格的旋律 。 关键词 : 旋律民族风格大小调 与五声性调式 一、把握旋律民族风格 的重要意义 1 旋律是指音乐中具有独立性 的表现主要乐思的音的单声 部 的 进 行 ( 也 叫 曲 调 ) 旋律是塑造音 乐形 象 的最 主要 的表 现手段 在音 乐要 素 ( 如和 声 、 音 色等 ) 中是 最 富表现 力 的因素 , 常被称 为 “ 音 乐的

2、 灵 魂 ” , 人们 在创 作 、 演 唱 ( 演 奏 ) 、 欣 赏 时都 离 不开 对旋 律 的 把 握 。 由几个乐音经过不同的排列 组合 形成 了变化万千 的旋律 它能陶冶情操 , 造就仁人君子等。而 民族风格的把握则是塑造音 乐形象极重要 的一环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 D 大调 弦乐四重奏 中第二 乐章 如歌 的行板 , 感概 地说 : “ 我 已接触到苦难人 民的灵魂深处” 这是 因为这部作 品第二 乐章就 运用 了俄 罗斯 民歌 旋律就有很强的俄 罗斯 民族风格 例 1 : 如 歌 的 行 板 柴 可夫 斯 基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 尔在听了阿炳的二胡曲 二泉 映

3、月 后 , 流泪说 : “ 这种音 乐应 当跪 下去听 , 坐着和站着 听 , 都 是极不 恭敬 的” ,也是因为这首乐曲中具 有中国江南 民间音 乐风格 塑 造 了盲艺人悲欢坎坷一生的艺术形象。当我们唱起 草原上升起 不落 的太 阳 , 就知道是蒙古族风格音乐 , 一听 飞歌 , 就知道是 黔东南苗族风格音 乐 2 现代汉语词典 指 出风格 是指 : “ 一个时代 , 一个 民族 , 一 个 流 派 或 一 个 人 的 文 艺 作 品 所 表 现 的 主 要 的 思 想 内 容特 点 和 艺 术特点” 。 旋 律 的民族风格 是指旋 律所体 现 的特定 时代特 定 民族 文 化 , 特 别是

4、与 民族语言 , 民族 音乐 ( 民歌 、 戏 曲、 说 唱、 民族器 乐 曲、 民族歌舞等 ) 紧密联 系 , 表达 特定的 民族 情感的那些独特 的 旋法等艺术特点。旋律风格把握不好, 就会使塑造 的音 乐形象大 打 折 扣 。 下面来分析为同一首歌 词谱 写的两段旋律 看看其 风格的 重要性。 例 2 : 夸我侗 家小歌手 A 肖玉琮词 龙延 才曲 恫 家 的 山 轻 悠 - 悠 , 哎依 呀l罗三 , 依呀哆 三 山 润 我好 喉 嘛 , 依 也 , T 点 哆 三 三 夸我侗 家小歌手 B 佚 名曲 也 哆也, 鸟儿 听了 点点 头哆 也 嗲 也 也 哕也 哕 也 很明显, 前 曲(

5、 A) 具有侗 家音乐的风格 ( 即五声羽调 式) , 音乐 形象鲜明 , 后曲( B) 则 为大调式风格, 不是侗家儿童的音乐形象。 二 、 大 小调 风 格 与 五 声 性 调 式风 格 音乐中的音不是孤立的, 经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 才能 表达 内容和思想感情 调式就是组织乐音的一个极重要的手段 是形成旋律 民族风格的基本要素 之一 常见的有大调 式、 小调 式 及 五 声 、 六 声 、 七 声 调 式 等 。 大小调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 传播最广 的调式体 系, 是经 过漫长西欧专业音乐创作实践 。在古老的民间调 式基础上逐步 完善起来的一种调式体 系。大小调式均由七个乐音构成 ,

6、其 I 、 、 V级 构成 大 三 和 弦 的 为 大 调 式 I 、 、 V级 构 成 小 三 和 弦 的 为 小调 式 , 其 中包含 自然大小调 、 和声大小调 , 旋律大小调等 , 大小 调的 l 、 、 V级音 为稳定音( 其 I 级主音最稳定 ,常为全 曲结束 音 ) 而 I l 、 lV、 Vl 、 V l l 级音 为不稳定 音 , V l l 导 音为最 不稳定 , 不稳 定音有进行到稳定 音 ( 支 点音 ) 的倾 向, 由于大 小调 各音级具 有 的特性 大小调旋律在旋法上产生 了自己的特点 下面通过两首 曲调 来 分析 一 下 例 3 G 大调 小步舞 曲 J S B

7、a c h 一一 这段 自然 大调旋律 以音 阶式及音程 的大跳 ( 和弦音的分解 ) 为其特点 , 第一大乐句 ( 第八 小节 ) 半终止在不稳定的 l I 级音上 , 第二大乐句则 全终止在 l 级主音上 其他 部位 的不稳定音均围绕 稳定音进行 再看下例 : 例 4: 波 兰民歌 这首和声小调 的旋律则是 以分解和弦进行为主 其中还有 减五度跳进 和弦音间加进和 弦外音让旋律变得流畅 以上两 曲可 以看 出音阶式及分解和弦式进行是大小调旋 法 的重要特点 我 国五声、 六声、 七声调式 , 则是 以五声 ( 即宫商角徵 羽 ) 为 基础构成 的调式 如五声宫调式旋 律 : 例 5 : 八

8、 月桂花遍地开 江西民歌 例 1 1 : 长江之歌 胡宏伟作词 王世 光曲 该 曲为 五 声 C 宫调 。 又如下面这首是五声徵调式旋律 : 例 6 : 陕 北 民歌 该 曲 为五 声 D 徵 调 再如下面这首五声羽调 式旋律 : 例 7 : 内蒙民歌 这些五声调 式旋律没 有半音关 系的音程 , 没有 小二、 大七、 增 四、 减五等特别不协 和的音程 。唯一的大三度在宫、 角之 间, 以 大二度、 小三度 构成 的三 音组 是五声调 式进行的基础 , 这种旋 律 一般较平和 , 自然朴 素的风格 与大小调有 明显的 区别 , 六 声、 七 声调 式 , 则是在 五声 的基 础上加进一个或两

9、个偏 音 ( 清角 、 变徵 、 变 宫 、 润 ) 而构 成 的 , 例 如 : 例 8: 边 区十 唱 陇 东 民歌 这是加偏 音变徵 ( 小字一组的升 F ) 的六声商调式又如 例 9: 交 城 山 山 西 民歌 这是加偏 音变徵和 变宫的雅 乐七声徵调 式 这些 六声、 七声调式 其旋 律仍然 以五声 ( 宫商角 徵羽 ) 为骨 干 , 而偏音则装饰、 补充、 丰富旋律 , 常作经过音、 辅助音等 , 并处 于较弱 的不重 要的位 置 而且 “ 三音组” 的回转仍然很突 出, 这与 大小调旋律 常以主和弦 、 下属和弦 、 属七和 弦、 分解和音 阶级进 , 有着 明显 的区别 当我们

10、创作五 声风格旋律 时。一定要向我 国丰富的民间音 乐( 特 别是 民歌 ) 学 习。 例 1 0 : 侗族 民歌 小山羊 马辰记谱整理 f I 碧 绿 的 牧 场 宽 叉 大, 羊 儿 真 不少 羊 儿 真 不少 这是 典型的五声 羽调式旋律 , 大二度 小三度构成 的 “ 三音 组 ” 的回转十分明显 前面所提 到的第一 首 夸我侗 家小歌手 就很好把握了这个 特点 , 因此具有侗族音乐风格 , 受到侗族儿童的喜爱 。 而 当我们创作 大小调风格作 品时也应具 有大小调 的旋 法 特点 , 如 长江之歌 : 东 海 奔 去, 惊涛 是 你的气 概 该 曲是典型的大调式风格乐曲 ( 降 B大

11、调 ) , 第一、 五小节是 主和 弦的分解 , 第 二、 六 小节的 V l 级音 , 是下属和 弦的三 音 , 第 三 、 七 小节 为属七和弦 的分解进行 , 第一乐句 ( 第 四小节 ) 停于 级音 , 为不完满的终止 , 第 二句 ( 第八小节 ) 结 束在 主音上为完满 终止 , 这些都体现 了鲜明 的大调式旋法特点。 三、 广义的 民族风格与侠 义的民族风格 随着时代 的发展 以及语言 的不 同和生活 的变化 旋律 的民 族 风 格 也 在 产 生 着 巨 大 变化 大小调 的作 品是 在清末传入 中国的 随着 “ 学堂 乐歌 ” 的设 立 。 逐渐 为人们 所接收和学 习, 在

12、 长期 的创作 实践 中, 大小调旋 律 的进 行方式与 中国人 民的现实生活特别 是与语言相 结合 产 生了大量表达 中国民众情感 的音 乐作 品 , 如 我爱你 中国 、 歌 唱祖 国 、 中 国少年先锋队 队歌 等 , 这些大调式歌 曲, 已具有很 强的中国气 派 中国风格 还 有不少作品在五声性调 式的基础上 揉 进大小调 旋律进行的方法 形成新 的调式特点 即宫调式与大 调 式结 合 的 “ 宫 大调 ” , 羽调 式 和 小调 式 结合 的 “ 羽 小调 “ 等 如 下 曲 例 1 2 : 义 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 聂耳曲 火 , 进 t 冒 着敌 的 火 , 晶 进 一 进 进 进

13、 该 曲为宫大调是 以五声为主 , 加 进一个 V l l 级音 ( 导音到主 音只有一次 ) , “ 三 音组 ” 的 回旋与主和弦分解的号角式音调相结 合 充分表达 了中国人 民万众一心抗击 日寇的雄伟气概和顽强 斗志。又如 下曲 : 例 1 3 : 让我们 荡起双桨 乔羽词 刘 炽曲 轻 一 漂 荡 中, 迎 面畋 了 凉 爽 的 风 该 曲是羽调 式 是 以五声 为骨干 以“ 三音组 ” 的回转连接为 主 个别地 方又揉进 了 自然 小调音 阶进行 的因素 形成典型 的羽 小调的旋律风格 , 平和流 畅 , 展现 了孩子们泛舟北海公 园的诗画 情景, 抒发少先队员对祖 国热爱的思想感情

14、 我们称 这种 用大小调 或宫大调 羽小调 等旋 法进行创作 表现 中国人的生活和 思想感情 的乐曲称 之为具 有“ 广义 ” 民族风格的 旋 律 , 而 用中华民族传统调 式 ( 五声性调式 等 ) 为中国歌词 谱写 表达 中国人 思想感情 的称 为“ 狭义” 的民族风格旋 律 比如 “ 十五 的月亮” 。 匿 固国 I 兰 巨 例 1 4 - : 音乐论 阳 剁M 十 五 的 月 亮 石 祥 词 石 铁 源 徐 锡 宜 曲 _的月 矗 一 照在 家乡 照在 边 关 , 夜 晚你 缸思 念 丧 一 一 也 思 荟 。 l守 J 自 c】 j , 主i暑 主 目 孑 矗 ; 着裹 甜 、 军

15、功章 呵 一 一 半 孟 晶 该 曲为清乐七声徵调式。又如下曲: 例 1 5 : 二 月里来 塞克词 冼星海曲 只 盼着 令 年的收 成 好, 多 捐些 五 谷 充 军 粮 该 曲为 五 声 宫调 式 上两首乐曲我们就称为具有 “ 狭义” 民族风格 的旋律 四、 特定地区特定 民族的民族风格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 多的国家 不同地区 不 同民族 在长期 的生产 、 生活 中除有着共性 的东西外 , 还 有着不 同语 言、 不 同风俗 、 不同情趣 等异性 的东西 , 这样就产 生了丰 富多样 的民 族 民间音 乐样 式( 民歌 、 戏 曲、 说唱 、 民族器 乐、 民间歌舞等 ) 。 其 旋律有着各 自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创作 中以这些音调为基本素 材 , 创作反 映这种特定地域 , 特定 民族 的生活情趣 这种旋律便 具有 了浓郁的某民族某地方的民族风格。如 天路 是藏族音 乐 风格 ( 五声 羽调式 ) , 人说山西好风光 是山西音乐风格 ( 七声徵 调式 ) , 美丽 的侗 乡 是侗族音乐风格 ( 五声羽调式) , 水 家斗牛 乐 则是水族音 乐风格 ( 五声 宫调式 ) , 回延安 则是陕北音乐风 格 ( 七 声徵调 式 ) , 新疆是个好地 方 是新疆 维吾尔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