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0163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第二节第二节透镜透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韦林初中韦林初中 任永谊任永谊 2010 年年 11 月月第四章第四章 第二节第二节透镜透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透镜的内容。透镜 是照相机、投影机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结合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得到提升。为后 面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在生活中应用”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的过程。 (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4)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难点:

3、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是陕西省大荔县某学校的八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学生已经过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探究实验操作,具有一些探究实验的技能。 3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透镜应用的例子。 【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1 1、教法方面、教法方面 1落实新的学生评价机制,不仅注重结论的得出,还要兼顾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保持学生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 2学习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 手、勤思考”通过观察、猜想

4、、探究、推理、模仿、体验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 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2 2、学法方面、学法方面 1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进入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课题,通过讨论、分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的知 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 2让学生经历深究学习的过程,在注重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上,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 手段,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改 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教学方法教

5、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实验法。 【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序号媒体内容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法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学习目标文本明确学习目的讲述2 分钟2透镜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举 例图片创设情景激发 兴趣导入新课播放2 分钟互联网3透镜的分类图片 文本形成直观映像解释-提问2 分钟自制4透镜的观察与 辨别文本了解相关内容 总结规律提问-分析- 总结8-10 分钟自制5透镜对光线的 作用图像 文本形成直观映像提问-播放- 总结3 分钟卫星接收 资源6透镜的有关术 语图片 文本呈现画面,形 成直观认识播放-分析- 提问-总结5 分钟媒体课件7透镜对光作用 的原因图片 文本创设情景,形 象展示

6、,总结 规律播放-分析- 总结6 分钟自制8透镜的应用视频开阔视野,激 发情感兴趣播放5 分钟互联网9拓展延伸,课 堂练习文本巩固落实10小结文本加深学生对本 节课知识的巩 固【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授授课课程程序序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媒体媒体设计设计学生活学生活动动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多媒体多媒体应应用分析用分析学习目 标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 标学生阅读学习目 标使学生对本节 课学习的主要 内容有一个明 确清楚的认识给学生一个自学 指导导入新 课引导学生观察画 面内容,并提出: 这些或简单或复 杂的仪器的工作 都离不开对透镜 的使用。点名课 题展示:生活 中与透镜的 使用密切相 关

7、的经常见 到或使用的 仪器图片认真的看图片, 分析图片中仪器 的使用概况利用生活中常 用图片的展示, 引导学生贴近 本课主题,引 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由画面给学生一 个视觉上的刺激, 激发他们学习的 兴趣,点名课题。授授课课程程序序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媒体媒体设计设计学生活学生活动动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多媒体多媒体应应用分析用分析问题提 出:透 镜的种 类指出这节课我们 就来研究生活中 能让光透过的这 类镜子即透镜 投影出几种不同 类型的透镜,说 明中间厚边缘薄 的透镜为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 透镜为凹透镜投影出几种 不同类型的 透镜在老师的引导下 认真观看图片, 对老师的提问做 出自己的解答在学生进

8、行解 答问题的过程 中,教师要给 予引导,并对 他们的正确回 答予以肯定和 鼓励。使学生能够对不 同形状的透镜进 行科学正确的认 识和分类活动一 观察凸 透镜和 凹透镜活动二 辨别凸 透镜与 凹透镜1、用手摸透镜的 中央与边缘的薄 厚 2、将透镜靠近书 本,观察课本上 的字 3、回忆儿时的游 戏(太阳下用凸 透镜点燃物体) 4、还有什么新发 现吗?(提示用 透镜看远处的物 体)提出问题,让学 生思考并回答辨 别凸透镜与凹透 镜的方法让学生回答: 看课本上的 字时,凸透 镜与凹透镜 成像各有什 么特点;提 出问题:同 学们还有什 么新发现吗?问题:你有 几种简易的 方法,辨别某 一透镜是凸 透镜

9、,还是凹 透镜学生回答问题, 并在老师的引导 下积极操作,认 真思考,提出自 己新的发现。得 出结论:看课本 上的字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像, 凹透镜成正立缩 小的像;看远处 的物体,凸透镜 成倒立的像,凹 透镜成正立的像讨论回答自己辨 别凸透镜和凹透 镜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 动手操作,认 真观察,积极 思考,认识凸 透镜与凹透镜 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在试验 观察的基础上 自己总结出辨 别的方法在学生的动手操 作中,积极主动 的思考,使他们 真实感受凸透镜 与凹透镜的不同 之处展示辨别透镜的 几种方法,使学 生们一目了然探究透 镜对光 线的作 用提出问题:试猜 想平行光线通过 透镜后会有什么 现象呢?

10、引导学 生观察平行光通 过透镜后的现象利用动态图 像形象展示, 得出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 认真观察画面, 积极思考,对老 师的提问做出自 己的回答通过仔细观察, 相互讨论归纳 结论直观的动态画面, 刺激学生的眼球, 进一步验证透镜 对光线的作用。归纳总 结凸透镜对光有会 聚作用,凹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授授课课程程序序教教师师活活动动媒体媒体设计设计学生活学生活动动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多媒体多媒体应应用分析用分析光心、 主光轴、 焦点和 焦距利用多媒体演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透镜后 的传播,给出光 心、主光轴、焦 点和焦距的概念, 并用字母表示出 来还要引导学 生知道透镜有两 个焦点,凸透镜 的

11、焦点是实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是 虚焦点,两边的 焦距相等,帮助 学生领会实焦点 虚焦点的含义展示出平行 于主光轴的 光线分别通 过凸透镜和 凹透镜的情 况,投影出 各自的光心、 主光轴、焦 点和焦距在老师的引导下 认真观察图像, 分析透镜的焦点 和焦距,即时回 答老师的问题使学生清楚认 识透镜的光心、 主光轴、焦点 和焦距直观的画面演示, 使学生得以清楚 认识焦点和焦距 以及透镜对光线 的作用透镜对 光作用 的原因1、引导学生画出 光通过三菱镜时 的光路, 2、学生思考:两 块三菱镜组合在 一起,平行光通 过它们后会怎样 呢? 3、透镜可以看做 是由多个棱镜组 合而成的(课文 图 4-19)展

12、示光通过 三菱镜时的 光路 展示光通过 组合三菱镜 时的光路在老师的引导下 认真分析得出光 通过三菱镜时的 光路(学生回答: 向底面偏折) 分析得出光通过 两块三菱镜组合 的光路 得到不同的透镜 对光有不同作用 的原因分析现象,得 出规律原因通过展示画面, 进行分析,探索 出透镜对光作用 的原因透镜的 应用视 频播放透镜在现实 生活中的有关应 用实例,使学生 认真观看思考播放大量有 关透镜在现 实生活中的 应用认真观看,思考 体会知识的重要 性开阔学生的视 野,激发学生 兴趣在观看了大量的 透镜应用后,能 有效的开阔学生 的视野,使他们 对今后的学习产 生巨大的兴趣和 动力拓展延 伸课堂 练习

13、引导提问学生回答小结 布置作 业练习册 P31 选择 题 1、2、4;填空 题 6、7、8、10【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辨别方法:一、摸二、看三、照四、望 【练习设计练习设计】 1、请你用一种方法辨别你所带的近视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老花镜是 。近视眼镜 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又叫发散透镜。B、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C、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D、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4、我国古代有人用冰磨成凸

14、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这是利了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5、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冰块必须磨成( )A.凸透镜 B.凹透镜 C.砖 D.三菱镜 6、透镜有( )透镜和( )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 )规律工 作的。 7、凸透镜有( )个( )焦点;凹透镜有( )个( )焦点。【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落实新的学生评价机制,不仅注重结论的得出,还要兼顾过程的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保持学生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等。由于实验条件有限,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实验、联系实际与多媒体引导相结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 从生活走向物理。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课题,通过讨论、分 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