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007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语文九下《再别康桥》word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别康桥主备人:张新平张俊芳 审核人:赵宗生 时间 2009-11-13一一 自学自学 发现发现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注意朗诵的三个境界:一、读准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出感情。反复诵读,体味感情。可以相互之间进行点评,比赛。二、字音字形河畔( ) 青荇 ( ) 长篙 ( ) 漫溯( ) 斑斓( )笙萧( )满载( ) 登载( ) 悄悄( ) 悄然( ) 长篙 ( )蒿草 ( )稿草 ( )xiao 笙( ) Xiao( )瑟Xiao( )洒ln 斑( )ln ( )言ln 波(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

2、年赴美留学,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四、再次品读,整体感知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

3、”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而意象或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由客观物象构成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意象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 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 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

4、 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 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提问:(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2)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作“新娘”?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很像新娘美好的姿态,有谁愿意离开自己新婚的妻子呢?这里。用新娘比喻金柳,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表达出自己的无限喜爱之情。(

5、3)第三节中,能将“招摇”改为“轻摇”吗?“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招摇,使用了拟人手法,它不仅能够写出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更好的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 “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融为一体,愿意永远流在康河,表达出了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

6、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你能发现再别康桥的“三美”是如何体现的吗?(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

7、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四我的发现1.读完诗歌,你最大的疑惑是什么?2.小组合作,组员相互交流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整合自学成果。整合后的自学成果:二二 展示展示 发现发现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成果,其他同学可记录有价值的发现。明确学习目标。三三 探究探究 发现发现在各组的

8、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深入文本1.第一节中三个“轻轻地”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无区别?反复诵读,仔细体会并简要分析。“正如我轻轻的来”一句中的“轻轻的”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惊喜,另两个“轻轻地”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地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对其离别时的眷恋与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加突出。2.“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梦”包括过去诗人对未来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与追求。根据诗人过去的经历与思想变化的过程,它至少应该包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之梦,追求国家富强之梦

9、,追求自由自在的美好的爱情之梦以及取得辉煌成就的文学之梦等等。这里抒发的不止是诗人对康桥的喜爱,更包含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失落。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中的“笙箫”可不可以换成别的乐器?为什么?笙箫在此是一个偏义词,重在萧。此处不宜换成别的乐器。萧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萧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四总结四总结 发现发现学有所得总结收获(一分钟)五五 拓展拓展 发现发现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

10、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一、动物类一、动物类1、蝉、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

11、情。2、鸿雁、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3、杜鹃、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4、鹧鸪、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

12、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二、植物类二、植物类1、柳、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

13、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2、梅、梅 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3、菊、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

14、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4、莲、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5、梧桐、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6、芳

15、草、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三、自然现象类1、明月、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