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9644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影响 (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0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 0 1 4 年 1 月 第 l 2 卷第 l 期 C l i n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J a n 2 0 1 4 。V o 1 1 2 , N o 1 容量复苏后液体正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的影响 娄 雪 萍 郑 贞苍余玲 丽 陈鹏 临 床研 究 f 摘要 目的探讨容量复 苏达标后液体正 负平衡对急性重症胰腺 炎( S A P ) 的影响。方 法 选择 经持 续肾替代 治 疗( C R R T) 的S A P 患者4 2 例 , 根 据复 苏达标后4 8 h 液

2、体 出入量分 为正平衡组及 负平衡 组 , 记录 并比较复 苏达标后 0 h 、 2 4 h 、 4 8 h 血流动 力学指标 、 血 管外肺水指数 ( E V L WI ) 、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氧合指数( P O 2 F i O 2 ) 、 膀胱压 ( I A P ) 、 心室脑钠肽( B N P ) 、 血乳酸及每2 4 小时液体 出入量、 I C U 住 院 日、 机械通气时问、 C R R T 时间。 结果 负平衡组I C U 住 院 日、 机械 通 气时间较正 平衡 组缩短 ( 分别: 2 0 4 、 2 2 6 , P 均 0 0 5) 。吝 量 复 苏后 2 4 h、 4 8

3、 h负 平衡 组E VLWI 、 I AP、血 乳 酸 均低 于 正 平 衡 组( t 分 别= 4 0 0、 4 4 3 ; 2 1 3 、 2 9 0; 3 0 3、 3 6 8 , P 均 0 0 5) At 2 4 h o u r s a n d 4 8 h o u r s a f t e r r e s u s c i t a t i o n,EVL WI ,I C P a n d b l o o d l a c t i c a c i d i n n e g a t i v e b a l a n c e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i c a n t

4、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p o s i t i v e b a l a n c e g r o u p( t = 4 0 0, 4 4 3, 2 1 3,2 9 0, 3 0 3, 3 6 8 , P0 m l 为正平衡组( 1 8 例 ) , O 0 5 ) 。 表1 两组一般情况 比较 1 2 方法入 科室 l h 补充 2 0 m l k g 液体 , 之后 l O m 1 k g h , 晶胶 t L 3 : 1 , 复苏终点 3 _ : G E D V I 6 8 0 m l m , 平均动脉压 m e a n a r t

5、 e r i a l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 MA P) 6 5 mm Hg ,中心 静 脉血 氧饱 和度 6 5 。 人科后 即开始 C R R T 治疗 :模 式C V V H,置换 液 : 3 5 m 1 k g h 。待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明显的代谢 性酸中毒后停C R R T 。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监护仪 ( 由美 国飞利浦生产 ) 监O tJ MA P, 采用热稀释 法测定心指数( c a r d i a c i n d e x , C I ) 、 G E D V I 、 肺血管通 透性 指数 ( p u l m o n a r y V a s

6、 c u l a r p e r m e a b i l it y i n d e x , P V P I ) 、 肺 血管通 透性 指数 ( e x t r a v a s c u l a r l u n g w a t e r i n d e x, E V L wI ) , 连续测量三次, 取均值。用F o l e y 尿 管测定膀胱内压 ( b l a d d e r p r e s s u r e , I A P ) ; 采用放射 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 ( B ty p e n a t r iu r e t ic p e p t i d e , B N P ) ; 经股 动脉导管抽血行

7、血气分析检查 , 计算氧 合指数( o x y g e n a t i o n in d e x , P O 2 F i O 2 ) , 测定血乳酸值; 记录液体复苏达标后每2 4 d x 时液体出入量 ; I C U 住 院 日以天计算 , 出科当天 1 2 h 为0 5 d , 1 2 h 为 1 d 。 机械通气 以小时计算。 l -3 监测指标记录并比较正负平衡两组复苏达 标 后 0 h 、 2 4 h 、 4 8 h的 G E D V I 、 C I 、 MA P 、 E V L WI 、 P V P I 、 P O 2 F i O 、 B N P 、 I A P 、 血乳酸指标 ,

8、 每2 4 小时出 入量、 I C U 住院日、 C R R T 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1 8 0 统计软件。 计量资 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J c + s ) 表示 , 组问 比较采用独立 样本t 检验 ,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 e a r s o n 相关分析 。 设P O 0 5 ) 。 2 2 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 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 比较 注: : 与正平衡组比较 , P 0 0 5 ) ;两组C I 、 G E D V I 、 P V P I 、 M A P 指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 0 1 4 年 1

9、月 第 1 2 卷第 1 期 C l i n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J a n 2 0 1 4 ,V o 1 1 2 , N o 1 在各时间点 比较 ,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分 11 = 0 0 6 、 0 0 9、 0 2 4; 0 5 4、 0 2 4、 1 2 8; 0 0 6、 0 0 5、 0 9 2; 1 3 3、 0 9 6、 1 4 1 , 尸 均 0 0 5 ) 。 2 - 3 两组各时间 , , , P O J F i O 、血乳酸 、 I C P 、 B N P 、 各

10、时间点总液体出入量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各时间 , , , P O 2 F i O : 、 血乳酸、 I A P 、 B N P 、 各时间点总液体出入量比较 注 : : 与正平衡组 比较 , P 0 0 5 ) 。负平衡组P O J F i O : 在2 4 h 、 4 8 h 高 于正平衡组 ( f 分别= 2 8 4 、 2 2 5 , P 均O 0 5 ) ; E VL WI 与P V P I 相关 ( r = 0 6 1 , P 0 0 5 ) 。 3 讨论 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明显缩短脓毒症患者机械 通气及住 院时间 , 并减少治疗费用 , 降低患者 的死 亡率 , 然而 , 在实际治

11、疗过程 中常 出现 因为过度 的 液体复苏导致肺水肿 , 甚至增加死亡率 。针对脓毒 症早期容量复苏 , 无论是容量不足还是容量过负荷 均会有严重 的后果 , 合适的液体复苏管理成为一个 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S A P 容量复苏后液体负平衡组比液体 正平衡组I C U 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 ( 哟0 0 5 ) , 这与液体负平衡减轻了组织水肿及心肺功能改善 有关 。 C R R T 的长短可能主要与S A P 的全身炎症反应 的有关 , 两组间疾病 的严重程度及容量复苏策略无 差异 , 因此容量的正负平衡并不影, C R R T 时间。本 次研究发现 , 复苏后0 h 正负平衡两

12、组血流动力学指 标 、 P O # F i O 、 E V L WI 等均无 明显差异 ( e L - 3 0 0 5 ) 。 复苏达标后2 4 h 、 4 8 h 液体负平衡 组E V L WI 低 于正 平衡组( 哟O 0 5 ) , 但负平衡组P O , F i 0 2 在2 4 h 、 4 8 h 高于正平衡组 ( P 均 0 0 5 ) , 虽然G E D VI 是直接反应心脏前负荷 的容量指标 , 但不易受腹 腔高压 、 P E E P 等影响I3 , t t l 。因此在S A P 液体复苏 中各 时间点C I 、 G E D V I 、 M A P 的值要合理分析。本次研究 还

13、发现, P O J F i O 与E V L WI 、 P V P I 存在相关性( P 均0 0 5 ) ; E V L WI 与P V P I 相关( P O 0 5 ) 。 提示S A P 早期氧合下降及肺水肿可能与容量相关性不强 。 综上所述 , S A P 在容量复苏后控制并适度液体 负平衡可改善肺部氧合及组织灌注 , 从而缩短机械 ( 下转第 3 8页) 3 8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 0 1 4年 1 月 第 1 2卷第 1 期 C l i n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J a n 2

14、0 1 4 ,V o 1 1 2 , N o 1 I B D 患者确切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不同的研究结果差 别较大。B M D 检测是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的主 要手段。研究发现 , I B D 患者骨折发生风险较正常人 升高 , C D 患者较U C 患者更严重7 1 。本次研究显示 , 在 身高 、 体重和B MI 类似 的情况下 , 活动期U C 患者 和 C D患者B MD和1 , 2 5 一 ( O H) D 浓度均低 于正常对照 组 , 而其他与骨代谢 有关 的一些指 标如血钙 、 磷 以 及AI J P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推测可能与患者病情 、 进食 、 运动和 日照时间减少有关

15、 , 若 同时合并使用 激素则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 的风险相对较 高。因 此 ,提倡早期对活动期I B D 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筛查 和风险评估 , 对于高危患者可早期开始补充钙剂及 维生素D 等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l 张文燕 , 袁耀宗 炎症性肠病与骨代谢研究若干进展 J 】 国 际消化病杂志 , 2 0 0 8 , 2 8 ( 3 ) : 2 1 7 2 1 9 2 张爽, 梅俏, 许建明, 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骨代谢生化指 标检测及其临床意Y - J 中华消化杂志, 2 0 1 2 , 3 2 ( 4 ) : 2 7 2 2 74 3 刘建彬, 高翔, 张芳宾, 等 炎症性肠病并发低骨量 骨质疏 松的危险因素分析f J 1 中华内科杂志 , 2 0 0 9 , 4 8 ( 1 0 ) : 8 3 3 8 36 4 许圆, 唐文 克罗恩病合并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治并文献复 习 J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 0 1 3 , 1 5 ( 2 ) : 6 2 6 4 5 谭蓓 , 李攀 , 吕红 , 等 骨代谢指标可用于评估炎症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