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有的放矢--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18060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散思维有的放矢--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散思维有的放矢--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散思维有的放矢--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散思维有的放矢--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4 年第 1 、 2 期 福建中学数学 8 5 发散思维有的放矢 从一道模拟题浅谈最值问题转化角度 蔡广军 江苏省盐城中学 ( 2 2 4 0 0 1 )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 力 ,其中最值 问题便是一个典 型载体 ,它能有效地 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最值问题起源于 函数,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模块 ,对最值问 题的求解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问题本 文结合盐城市调研考试的一道模拟题,谈一谈解决 有关最值问题的转化角度 题 目 再现 在等腰A A B C中,A B= A C, 且 l B A + B CJ= 2 4 3,则A A B C面积的最大值为

2、 角度 1函数法 利 用函数 的值域与最值求 解方法解决最值问题是常见办 法,关键是引入恰当的变元,建立适当的目标函数, 同时研究好函数的定义域 思路 1设A B: A C= 2 a, s = = , s i n :( 5 a 2-3 2= -9 a 4 +3广0 a2-9, 则 S= 2 a x 2 a s i n A=2 a s i n A L 。9。 。a 。4。+。 。3。 。0。 。a。 。2。 -。9 =一 2 I 一 一l 一 又 I + c I = 2 4 3, 即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长为 , 3 a 3,设t = , 函数 m=一 9 a + 3 0 a 一9 9 t +3

3、0 t 9的最大值 为 1 6 , 当 f : 要 即 口 : 时 所 以 最 大 值 为 2 思路 2也可以转化为 , 则 : 1 2 2 a s i n =2 t2 2 S i n A= 6 s i n A , 则 S = 3 0 C O S A一 2 4 令 。 , 解 得 c o s A 詈 , 则A ( 0 , O 1 ) 时,S单调递增; A ( , 7 【 ) 时,S 单调递减 其中c o s = , 此时s i n 0 = 所 以当 A: 时,S最大值为 2 解法体会由于最终目标函数中保留的变元不 同,函数类型会有差异,常以二次、分式等基本初 等函数为主,偶尔也会遇到非常规函数

4、,我们一般 都可以采用导数法求最值 同时注意函数的定义 域 角度 2解析法 利 用坐标 的方法将问题转化 ,研究 出变化 问题 中的轨迹方程, 从而转化求解 分别以B D所在直线 与线段 B D 的中垂线为 轴与 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 O y , 如 图1 , 则 ( 一 半, 0 ) , D ( , 0 ) , 由 _ 2 , 一 半 )2 + 7 2 = 4 , 故点 A ( x , ) 的轨迹为 以( , 0 ) 为 圆心, 为 半径的圆 ( 除点 ( , 0 ) , 【( 3 3 ,0 ) ) , 故 S 2 肋 2 解法体会 建立坐标系,寻找变化中的不变量, 求出 点的轨迹,发现圆

5、的定义三角形的中线将 三角形的面积平分,迅速得到最值 )l ( 一 Q 图 1 图 2 角度 3不等式法 如图 2 ,分别 以B C,线段 B C的中垂线建立直 角坐标系 ,设 A ( O , a ) ,C ( b , 0 ) ,则B ( - b , 0 ) , A c边上的中线B D长为 3, 又D ( , 詈 ) ( 6 ) + (詈 ) = 3 , = , 由 基 本 不 等 式 (昙 6 ) + (詈 ) = 3 口 b( 当 且 仅 当 口=3 b时等号成立) ,S最大值为 2 解法体会 定值有时候会很隐蔽,需借助于恰当 8 6 福建中学数学 2 0 1 4 年第 l 、 2 期 的

6、手段 ,如坐标法 ,换元法等转化之后使 用基本不 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角度 4几何意义法 从 目标函数的结构中发现几何意义 ,直接使用 几何意义解题 如策略 1中 6 s i n A=一 6 s i nA 4 的最值也可使用点( c o s A , s i n A ) 与点( , 0 ) 斜率点 ( C O S A , s in ) ( ( 0 , 7c ) ) 在单位圆上半圆上,切线位 置斜率最小为 一 ,S最大值为 2 解法体会 构造动点与定点的连线斜率,利用动 点的轨迹将最值转化为切线 的斜率 ,注意变量 的范 围对轨迹 的影响 角度 5三角法 题干给 出的条件具有 明显的三角与 向量 背

7、景 , 将向量条件转化成三角形中的条件 ,三角形中常引 入某个角表示 目标 根据向量的平行 四边形法则 , 知 A C边上的中线 B D长为4 3 ,B C上中线为 A M , 设 B D与A M 交于 0,可知 D为重心 设 O B M :0, ,、 BC :2 BM :2 BO c os 0:2 c o s 0 AM 3 :3 0 M :3 B O s i n 0 :3 尘 s i n 0 3 则 : c A M : 3 x (半) s in 0 C O S 0 j =2 s i n 2 0,0 ( 0 , ) , 所以当 0= 时, 最大值为 2 4 解法体会 从条件出发,在条件与条件,

8、条件与 结论的交汇处找解题的突破 口;B O长度就是这样 的 量,引入一个变量角简洁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 以上仅是从一道题 目联想到 的一些解法 ,并不 足以说明最值问题的全部解法,最值问题是一个常 见问题 ,它可涉及到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 函 数及圆锥 曲线等多方面的知识 ,我们要积极 思考把 问题恰当转化从而便于求解 向量妙解线性规划最值问题 李桂英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 ( 3 6 4 0 0 0 ) 1问题的提 出 随着高中数学课标课程的实施 ,使得许多新 知 识进入了高 中数学教材 , 同时也进入了高考试题 其 中,线性规划 问题就是这样一种知识 线性规划问 题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的

9、内容,而且其理论和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线性规划问 题解法 的研究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理论基础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 a的长 度 I a 与 b在 a方 向上 的投 影 l b l C O S 0的乘 积 即a b = l a b l C O S 0, 0 0 , 兀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两个向量的数 量积等 于它们对应坐标乘积 的和 即设 a=( x , Y , ) , b: 【 2 , Y 2 ) ,则 a b =X l X 2 +Y l Y 2 3直击考题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为 我们处理高中 阶段常见的线性规划 问题提供

10、 了一种简捷、直观的 方法 对于 截距型 目标 函数 z =似+ ,可 构造 向量 O M =( a , b ) ,O N=( X, Y ) ,则 z =a x +b y=O M O N =l 1 1 c o S , ) 因 为l l 为定 值, 所 以 z 的 最 值 取 决 于 I c o s ( o M, ) 的 最 值 , 即 向 量 O N在 O M 方向上的投影的最值 3 1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均不含参的最值问题 例 1( 2 0 1 3 年高考湖南卷 理 4 )若变量 X ,Y f Y2 x , 满足约束条件 + Y 1 , 则 + 2 的最大值是 ( ) I Y 一1, A一 三 B0 C三 D 三 A一二 二 D 二 2 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