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36177 上传时间:2016-11-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中国药科大学高职院-中药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简史教学目的与要求:、历代本草的特点与中药鉴定的发展2、中药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3、中药鉴定学的发展重点与趋势教学难点:中药鉴定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2中药鉴定学的起源一、起源与发展: 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从古代到世纪初, 对于生药的认识主要靠感官和实践经验 ,本草所记载的内容以医疗效用为主,兼及生药的名称、产地、形态和感官鉴别特征,在此时期我国的本草学处于领先地位。“ 食药同源 ” 食物与药物有相同的起源本草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原意是药物以草(泛指植物药)为本,现存本草约有 400多种,仍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3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神农本草经 :汉代 , 著者

2、不详 , 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 , 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载药365种 ,分上 、 中 、 下三品 。 上品 120种 , 养命以应天;多服无毒 , 可延年益寿如人参;中品 120种 ,养性以应人 , 无毒或有毒 , 能治病补虚 , 如白芷;下品125种 , 治病以应地 , 多毒 , 不可久服 , 如乌头 、附子 。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粱代 陶弘景 ( 公元 452 。 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 365种 , 共载药 730种 , 对原有的性味 、 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 ,并增加了产地 、 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 。 此书是 神农本草经 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4

3、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新修本草 :唐显庆年 ( 公元 659年 ) , 由 苏敬等 22人 , 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 。 为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 ,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 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 ( 公元 1542年 ) 早 883年 ,且流传国外 。 载药 844种 , 并附有药物图谱 , 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 证类本草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北宋后期元佑间 , 唐慎微 , 是将 嘉佑补注本草 ( 宋嘉佑年 ,公元 1060年 , 掌禹锡等著 , 载药 1082种 ) 和 图经本草 ( 宋嘉佑年 , 公元 1061年 , 苏颂等著 , 原书遗失 )合并 ,增

4、药 500余种 ,并收集许多单方 、 验方和大量药物资料 , 编写而成 , 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 ,加上 “ 大观 ”“ 政和 ”“ 绍兴 ” 的年号 , 作为官书刊行 。 共载药 1746种 。5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本草纲目 : 明 万历 24年 ( 公元 1596年 ), 李时珍 ( 公元 1518历经三十年 , 书考八百余家 , 稿凡三易 ” 而成 , 全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 分成 16部 ( 纲 ) 60类 , 载药 1892种 , 附方 11000余个 , 图 1110幅 。 是我国本草学上最伟大的著作 , 也是我国科学史上辉煌的成就 , 世纪就流传海外 ,曾多次被刻印并被译成多

5、种文字 , 对世界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本草纲目拾遗 : 清 乾隆 30年 ( 公元 1765年 ) , 赵学敏 , 10卷 , 共载药 921种 , 新增 本草纲目 未记载的药物多达 716种 。 植物名实图考 和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 清 道光年间,吴其睿 编写,是一部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本草专著,共 50卷,载药 2552种, 前者 38卷, 记载药物 1714种 , 后者 22卷, 描述植物 838种 , 记述了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 附精细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 ,虽非药物学专著,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二、发展:国外生药学发展概况 : 形态学 (

6、显微鉴定)和化学(理化鉴定及仪器分析)方向 、生物技术的应用1815年 ,德国药物学家 词 , 意为药物的知识 , 所谓药物 ,当时指生药而言。 1825年 , 德国学者 , 从而产生了一个新学科。 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将成 “ 生药学 ” 。我国学者赵蹫黄 1905年留学日本 , 回国后于 1935年与徐伯筠合编 现代本草生药学 。生药( 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原生之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和动物药。生药学 (一门运用多学科(植物学、动物学、化学、中医学、药理学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

7、综合性应用学科。7 国内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二十世纪初 ,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当时主要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 , 鉴定商品生药的真伪优劣 。 在此期间 ,显微鉴定开始用于生药鉴定 , 同时化学定性和定量方法也应用于生药鉴定中 。新中国成立后 ,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的应用和发展 ,先后成立中医研究院 、 医药或药材公司 、 中医学院等科研院所及药材生产管理部门 , 中药 鉴定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列入教学计划 , 先后 6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中药鉴定学 教材编写 , 同时成立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组织 , 定期开展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研讨会 , 为中药的研制 、 生产 、

8、流通及使用提供准确的中药商品 。与此同时 , 先后出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8版 、 中药志 、 中国药用植物志 、 药材学 、 中药大辞典 、 中药鉴别手册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华本草 等中药鉴定专业参考书 , 还有 药学杂志 、 中草药 、 中国中药杂志 、 中药材 等专业期刊 。8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简介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比较物种间 常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 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机扩增多态性 将总 离出不同分子大小的 选出有差异的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中药指纹图谱鉴定技术 (利用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数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

9、的图谱来分析鉴定中药的技术)9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 免疫鉴定技术( 利用中药含有的特异蛋白为抗原制备的特异抗体,与供试品中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 ) 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利用中药某个特定种群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组型、带型稳定不变的特征分析) 生物效价测定 (测定药物对生物机体某方面作用的强度,如黄连、黄柏、黄芩清热功效中的抗菌效价)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很细的毛细管( 2575m)中两端施加直流高压电场( 30 75组分在管中根据所带电荷、分子量大小以及与柱内填充物的作用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各组分进行分离,如对 12种海龙、海马类药材鉴别)10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 组

10、织化学色谱法 ( 应用显微操作器取出细胞中的结晶、油滴,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出化学成分,如丁香中的主成分丁香酚在花蕾中主要以乙酰丁香酚存在 ) 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 ( 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中药组织形态三维化、可视化、定量化 ) 热分析 通过热分析仪测量某些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根据其物理性能如热能、质量等的变化参数或热图谱鉴别中药,常见有差热分析 重分析 热扫描量热法 用于矿物药鉴别 ) 通过识别 形的特征数值和模糊图像等鉴别中药质量和纯度) 聚类分析 (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将捕获的中药多种鉴别特征的主因子通过数学变换和数量化,对其进行

11、数据计算和分析或建立不同的动态聚类图分析鉴别中药 )11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标准化 中药有效成分必须定性定量分析中药鉴定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理化仪器分析技术 生物技术 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中药鉴定的信息化 计算机图象学、三维重建和图象分析系统12本章小结 中药鉴定学的知识最早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可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中,如 本经 、 本经集注 、 新修本草 、 证类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拾遗 、 植物名实图考 等。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具体表现在分析鉴定技术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13 复习与思考 1、名词解释 生药 本草 2、简述 新修本草 和 本草纲目 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3、中药鉴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 4、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哪些?请查阅一种中药应用新技术鉴定的具体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