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7916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下《安塞腰鼓》word课堂实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塞腰鼓课堂实录莘县樱桃园镇实验中学 张广奎执教、整理(课前交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翰林中学,来到我们七 年级五班,能和大家一同学习一篇课文。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借同学们的两件 “宝贝” (学生很期待) 师:老师想借大家的这第一件“宝贝”是同学们的自信,大家愿意借 给老师吗? 生:愿意! 师:老师想借大家的这第二件“宝贝”是大家的激情,大家愿意展示 出来吗? 生(大声):我们愿意! 师:谢谢大家!相信有同学们的激情和自信相伴,我们这堂课一定愉快而 充实!(上课铃响)好,上课! (课件展示图片。 ) 师:看到这幅图片,不少同学已经猜出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了。我们要 学的课文是 生

2、1(抢答):安塞腰鼓 。 生 2:第十七课! 师:对了。请大家打开课本 123 页。 (师板书课题) 师:老师知道,大家对这篇文章并不陌生,我们在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学过 本文的一些片段。大家对它还有印象吗? 生 3:有点! 师:谁来说说你学这篇文章后的收获? (学生思考)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些陌生了,没关系,相信我们共同学习本文 之后,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安塞腰鼓表演吗? 生:没有。 师: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资料,初步领略安塞腰鼓带给人们的视觉 和听觉上的冲击! (课件展示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资料。 ) (学生很有兴致的观看。 ) 师:这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天下第一鼓”

3、安塞腰鼓。谁来谈谈你的 感受? 生 4:场面很有气概,壮阔。 师:场面应该很有气势,很壮阔。 生 5:让人看了很有力量! 师:哦,很有力量!(师板书:力量) 生 6:气势磅礴!震撼人的心灵! 师:回答的很好,它能震撼人的心灵。师:这场面气势雄壮、激荡人心,摄人魂魄,给人以力量。我想,那描写 这场面的文章也一定如此。这篇课文,大家是想自己朗读呀,还是听老师朗读?生:老师读!(生鼓掌。 ) 师:好,老师就朗诵一遍。 (课件展示:静心听读 温馨提示:1.圈画生字。2.揣摩朗读时的节奏、 语速、语调和情感) (师饱含激情,背诵一遍。 ) (学生鼓掌,听课教师鼓掌) 师:谢谢大家!相信老师的朗诵能带领大

4、家进入文本,叩开“美”的大门。 大家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了。 师:那就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吧。 (自主朗读 温馨提示:1.把握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和情感。2.勾画 出最震撼你的句段。 ) (生大声自由朗读。约十分钟。 ) 师: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安塞腰鼓依然让人惊叹、让人振奋、让人叹为 观止!老师在巡视中发现,好多同学已经进入文本,沉醉在安塞腰鼓所营造的 氛围中。老师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朗读中,随笔划出优美的句子来,并标注不同 的符号。同学们养成的阅读习惯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展示个人找 出的美句美段来,交流个人的感受。 (课件展示:美句赏读 温馨提示:请自信的读出最震撼

5、你的句段。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 ) 师:谁第一个站起来,自信的读出震撼你的句子? 生 7(站起来):我认为:课文第七段中“一捶起来发狠了、忘情了、没 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 面前。 ”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 8:他读得很流利,就是没显示出力量来。 师:如果让你读,你有信心比他读得好吗? 生 8:有!(生读。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的最高褒奖。同学们,老师想把“捶”字改成“敲” 行吗?他们都有击打的意思啊。 生:不行。和“捶”字相比, “敲”字用力太轻。显示不出表演时的力量来。 没有捶表现得贴切。 师:很好,你的思维很缜

6、密。谁还想展示自己的发现? 生 9: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 了的那么一股劲。让人读起来很给力。 师:哦,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他恰当的用上“给力”这一时尚名词。老师 好像听出了一个字的发音,不那么准确,大家听出来了吗? 生 10:那个词应读闭塞(s) 。 师:你听的很仔细。除去读错的这个字之外,你能不能评价一下他读得怎 么样? 生 10:他的语速有些慢,应快些。师:那你读一遍,试试怎么样? (生读。学生鼓掌。 ) 师:我建议:读到“一股劲”时,加一个有力的手势会更好。大家想一想, 这应该是一股什么劲? 生 11:是一股不服输的劲。 生 12:是一股发自心灵深处的

7、一股劲。 生 13:是一股能爆发生命力量的劲。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 (师在“力量”前板书:生命) 师:震撼你的句子还有很多,谁再来读一读? 女生 1: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搏击着、疾速的搏击着、大起大 落的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师:你读得好深情哦!(生笑)老师没有取笑你的意思,这句话如果你能将一 些词语重读,语速变快,你会读得更好。大家给他参谋一下,这句话哪些词语 应该重读? 生 14: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力” “速” “落”该重读。 师:不如“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都重读。大家说,还有哪些词语应 重读? 生 15:震撼、烧灼、威逼也应该重读, 师:说得很

8、好!那位同学,你再试着读一遍。 (生 14 读。生鼓掌。听课教师鼓掌。 )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个句子,有一相同之处,大家发现了吗? 生 15(举手,站起):都用了排比。 (师板书:排比)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很敏捷,看来你的语文功底一定很扎实。不仅这几句, 文章中好多地方用了排比,有句内排比,有句间排比,还有段与段的排比。大 家想想:用排比这种修辞的优点是什么? (生思考) 女生 2(站起):能使文章有气势。 师:你回答的很好。你从哪里发现的? 女生 2:在课文的探究练习部分有提示。 师:很好。看来你是个很细心的学生。那么就让我们齐读这两句。 (师生同 读) 女生 3:我认为:骤雨一样是强健

9、的风姿。也很美。它不仅运用排比, 也用了比喻,使文章更形象。 师:说的很好。老师这样改变一下句式: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 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蹦跳的脚 步像斗虎一样。大家说行不行? (生思考,交流。 ) 生 16:不行,这样一改,就读不出那种力量来了。 师:很好。同学们注意:简洁的短句,让人读来更铿锵有力。 (师板书:短 句)大家再看,原句中的比喻句还有个特点: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大家说这 样有什么好处? 生 17:它让人想到一些东西。 生 18(补充):它让人联想到很多壮阔的场面。 师:那就再让我们读出腰鼓带给我们的力量吧!(生读)女生 4:老师

10、,我感觉后文“愈捶欲烈!”三段,很有节奏,给人力量! 师:你说的很有见解(师板书:节奏)那你就自信的读给大家听吧! (女生 4 自信的读。 )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老师总感觉,一个人读,力量总有些单薄,咱们 男女生接力读怎么样?男生读一段,女生读二段,大家齐读第三段。 (男女生接力读。 ) 师:请大家留意:大家齐读的这一段中,有七个词独立成句,我们叫它独 词句。大家想想,这七个词该怎样读? 生 19:语速应逐渐加快,声调逐渐上扬。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 19:我想那时后生已是人鼓合一,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了。 师:那你给大家朗诵出来吧! (生 19 读,学生鼓掌,听课教师鼓掌。 ) (课件展示:美文深读) 师:好的文章能引导我们与作者的思想交流,与他的情感碰撞。那穿着农 民衣衫,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后生,在困境中坚强不屈,在逆境中昂扬向上, 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奋斗之歌。让我们把握节奏,带有气势,饱含激情的再读 2527 段。 (生齐读) 师:任何艺术都是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面对这激昂的鼓声,面对这厚重的 黄土,面对这豪放的后生。同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能将这种坚强不屈、昂 扬向上的精神发扬光大。捶出生命的鼓点,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音乐黄土高 坡响起) (课件展示 课下推荐:1.学唱黄土高坡 。2.阅读贾平凹的秦腔 。 ) 感谢大家的合作,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