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746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上《济南的冬天》word阅读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都县丰都县 20122012 年春中学语文年春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八年级(下)发展性阅读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 12 课)备课时间_周星期_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_周星期_需 课时课 题济南的冬天阅读评价 组 别组长组 员班级 评价教师评价12345678展示次数终结评价展示质量一、阅读目标学习抒情散文景物描述的常用方法。二、目标链接 抒情散文景物描述的常用方法有: 一、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古今中外好的文章或优美的散文无不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让读者读后回味无穷。杜甫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忽有感受,思绪满怀,进 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

2、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现当代 抒情散文大量的借用了古代诗词的写景手法,产生了星斗满天的传世佳作。很多同学,也把这样 的方法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远看,叶儿青青,花儿点,好像色彩缤纷 的珍宝,散落在绿色的地毯上。近瞧,那一串串的红花,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花,它们这时也都竞 相争艳。校园花坛的文化走廊,那红榜上写着数理化的竞赛的获奖名单,各年级的的学习园地、 黑板报,如春雨后的艳花争妍吐芳,似乎在眼前展现一幅幅学科学、爱科学的动人画面。秋天是 凋零的世界,一片凄清。可如今于我没有一点感觉,有的只是心中荡漾着春意,科学的春天到来 了,到处洋意着科

3、学的芬芳和新文化的气息。 ”这是一段描写秋天的景物,但字里行间抒发出作 者对科学春天的赞美。 二、移情于景,借景生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有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景 物,把自己的感受情注入到客观景物之中,所写之景都是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 情于景,借景抒情” 。再如那千株扫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站在花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 搀和着芙蓉花香的空气,尽情地欣赏它的盛装:浅绿色的花萼,粉红的花片,金黄色的花蕊。它 的娇嫩、恬淡时时透出一种妩媚面不妖治的风韵。它只默默地蕴蓄着生命,不在三月争艳, 也不与九月菊花比美,等到秋风来,便发出一种令人惊诧的美

4、,为深秋增色,真可为真正的花君 子,花中“国色天香”的好女子。 ”这段精彩的描写,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借花寓意,展现了芙 蓉花的美艳,表达作者的对君子之士们的赞美。 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就是把自己难以表达的情感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宋代的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写洞庭湖的美景,及欣赏周边的景色的不同心情,产生 的不同情感,抒发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表达作者的宽阔胸襟。文中的景物 描绘虽没有诗情画意,但又可从中体会到景情融合。情景结合,水乳交融。情与景不可分离,融 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一篇好的优美散文要避免有物没人

5、、有景没情,就 得做到情为景生,景为情注,只有二者妙合无痕,才能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四、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美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人物的心 情好环境就美,反之则不然。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 ,以景衬人就是让景物为烘托 人物服务。为了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用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 了解作者的心境。如“不知什么时候,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又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里, 到处都移动着火焰般的红领巾、蝴蝶般鲜艳的花裙、飘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树醒了,沾了露水;野花也醒了,她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小鸟醒了,亮出

6、那清脆的歌喉,唱着向天空 飞去此时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操 , 一、二、三、四的韵律,轻快的乐曲,伴随 着同学们那矫健的身影。 ”(校园的早晨)这段描写校园的早晨的一角风景,就是以景衬人的 活动,通过人物的晨练来表现出校园的美丽的晨风,从而把平常的校园晨景写得生机勃勃,富有 朝气。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 一 1966)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 子 、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1951 年,北京 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

7、25)分钟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教 学 过 程 设 计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 (分工、 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1)在课文中勾画出你没有掌握的或重要的字词(含注音) 。 我勾画出的字词是: 小组解读后补充的字词是: 小组内矫正性领读、自由读、齐读所勾画的字词。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 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景物描述方法?请结合目

8、标链接作认真 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本文首先写济南冬天的天气。 通过与北平、伦敦及热带地方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温 晴”二字,统领全文。在写过对济南的总体感受之后,分别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文中 二至四段写济南冬天的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 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五段描写济南冬天的水。极写水藻之绿,衬托 出水的清澈透明。写水“不忍得冻上”,具体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暖和”。继而又拓展视野, 将天光、山景、水色融为一体,将济南描绘得明丽多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 束全文,既点题

9、,又深化题意。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3.朗读品鉴 分小组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自由读、领读、齐读、组合读、情境读、角色读) , 然后小组自由展示,其他小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最后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朗读 才能的组(员) 。 (1)评选的结果是 (2)我对这次评选的看法是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 分钟)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小组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如下问题,形成组内解读成果,再抽组进行班 级展示和抽组开展评价,教师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有权质疑教师。 1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列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 矫正评价,教师作随

10、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有阅读潜能的学习小组(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 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 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 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 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2)文中是怎样化静为

11、动的呢?(3)比较原句与改句,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并用学过的目标链接中的相关知识做 出回答。 原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改句: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参考答案:(1)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 (2)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3)原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 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 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改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2.新语文实践运用。在小组中评选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进行班级

12、展示,其他小组自由评 价,评选出最具创新能力的小组或个人。 仿照老舍先生的写法写一段描写我们校园景色的文字。注意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 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 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2.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 分钟)环节要求:对应目标 方法迁移 扩读增量 发展能力 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 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 妞儿。你的幻

13、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 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 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 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 是分不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 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 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 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

14、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 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 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 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 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 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 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

15、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 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 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 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是由 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 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 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 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 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波,做绿色的 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 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