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4219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我们的共同理想》word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九课九年级第九课我们的共同理我们的共同理想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册的教学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 ,即重点探讨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帮 助学生解决在人生发展阶段上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实现个人理想的问题,如 何应对即将来临的中考问题,如何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问题,如何认识共同理

2、 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 想之间的关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4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5)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1)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 命和建设不 (2)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3)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 的内在关系

3、; (4)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 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 (5)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6)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 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2)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 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2、

4、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 碑?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 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 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 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 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 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

5、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 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五、课前准备:五、课前准备: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 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 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 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 探究。 六、课前分析及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六、课前分析及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

6、标准的依据: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 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 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 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 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 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

7、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 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七、教学活动设计:七、教学活动设计: (一)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 : 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1 1、设置情境:、设置情境:华西村的变化导入:理想是什么样子呢过程:1)阅读教材 P110 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 面谈)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 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

8、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 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2 2、讨论:、讨论: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 党先进性的认识。 过程:1)学生分小组讨论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代代相传的精神:代代相传的精神: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你能归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 句】 艰苦奋斗 ;天才出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

9、香自苦寒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 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民间传说中铁杵磨成针、凿壁 偷光的美谈,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记载,都是这一主 题的生动写照。 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精神。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这一主题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 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

10、年代得到充分体现: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充分体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如何体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例:驻港部队“大渡河连” 、女排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奥运精神等等。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如何看待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A 反思自己的行为 ?B 在哪些方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C 在今

11、后的学习和 工作中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4)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6)同绘小康蓝图 【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制作图片】(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 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21 世纪头 20 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2、在 2 1 世纪的头 20 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 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 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各族 人民的领导核心 3 3、感悟:、感悟: 过程:1)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 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

13、、 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 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感受一下:A、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B、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C、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D、住的房子如何?3)请他们尝试制作一组照片,切实感受一下。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更好地体会书本上 的知识。 4 4、交流体会:、交流体会: 我们现在的小康是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过程:1)结合书本提供的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体会。2)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 地方? 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小康这一现实,增 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5 5、畅谈未来:、畅谈未来:过程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 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 2020 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 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有利于从多个方面把教材知识贯穿起来。 (三)教学反思:(略)(三)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