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61900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B版必修3高中数学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1课时)word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三: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三:1.2.1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语句(第 1 1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 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 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 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

2、识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听 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 工作的呢?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 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 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 BASI

3、C,Foxbase,C 语言,C+,J+,VB 等。为了实 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 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 结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 顺序结构。 (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 序执行这些语句。输入语句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循环语句语句 n+1语句 n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

4、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如下面的 例子: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3232430yxxx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时的函数值。5, 4, 3, 2, 1,0,1,2,3,4,5x 程序:程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该程序,教学中直接调用运行)(学生先不必深究该程序如何得来,只要求懂得上机操作,模仿编写程序,通过运 行自己编写的程序发现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 提问:在这个程序中,你们觉得哪些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呢?(同学 们互相交流、议论、猜想、概括出结论。提示:“input”和“print”的中文 意思等) (一)输入语句(一)输入语句

5、 在该程序中的第 1 行中的 INPUT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其中, “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如每次运行上述程序时, 依次输入-5,-4,-3,-2,-1,0,1,2,3,4,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 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执行下面的语句。 INPUT 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例如,输入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可以写成: INPUT “数学,语文,英语” ;a,b,c 注:“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 各“提示内容”之间以及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 ”隔开。但最后

6、的变量的后 面不需要。 (二)输出语句(二)输出语句 在该程序中,第 3 行和第 4 行中的 PRINT 语句是输出语句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同输入语句一样,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 。例如下面的语句可以输出斐波 那契数列:INPUT “提示内容提示内容” ;变量;变量INPUT “提示内容提示内容 1,提示内容,提示内容 2,提示内容,提示内容 3,” ;变量;变量 1,变量,变量 2,变量,变量 3,PRINT “提示内容提示内容” ;表达式;表达式PRINT “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 ;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

7、”此时屏幕上显示: The Fibonacci Progression is:1 1 2 3 5 8 13 21 34 55 输出语句的用途: (1)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2)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思考:在 1.1.2 中程序框图中的输入框,输出框的内容怎样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 来表达?(学生讨论、交流想法,然后请学生作答) 参考答案: 输入框:INPUT “请输入需判断的整数 n=” ;n 输出框:PRINT n;“是质数。 ”PRINT n;“不是质数。 ”(三)赋值语句(三)赋值语句 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除了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第 2 行的赋值语句

8、赋值语句也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它的一般 格式是:赋值语句中的“= =”叫做赋值号。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 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注: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 是错误的。 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如“A=B” “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思考:在 1.1.2 中程序框图中的输入框,哪些语句可以用赋值语句表达?并写出相 应的赋值语句。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想法。 ) 【例题精析】 例 1:编写程

9、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 算法:算法: 程序:程序:变量变量= =表达式表达式例 2: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程序:程序: 变式引申 :在此程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程序,要求最后 A 的输出值是 30。 (该变式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加深对重复赋值的理解) 程序:程序: 例 3:交换两个变量 A和 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 X,将 A 的值赋予 X,又将 B 的值赋予 A,再将 X 的值赋予 B,从而达到交换 A,B 的值。 (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 个空桶) 程序:程序: A=10

10、A=A+10 PRINT A ENDA=10 A=A+15 PRINT A A=A+5 PRINT A ENDINPUT A INPUT B PRINT A,B X=A A=B B=X PRINT A,B END补例: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一个圆的半径,便能输出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 取 3.14)分析:设圆的半径为 R,则圆的周长为,面积为,可以利用2CR2SR顺序结构中的 INPUT 语句,PRINT 语句和赋值语句设计程序。 程序:程序: 【课堂精练】 P P1515 练习练习 1.1. 2.2. 3 3 参考答案: 1.程序: INPUT “请输入华氏温度:” ;xy=(x-32)*5

11、/9PRINT “华氏温度:” ;xPRINT “摄氏温度:” ;yEND 提问:如果要求输入一个摄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华氏温度,又该如何设 计程序?(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完成) 2. 程序: INPUT “请输入 a(a0)=” ;a INPUT “请输入 b(b0)=” ;bX=a+b Y=a-b Z=a*b Q=a/b PRINT a,b PRINT X,Y,Z,Q END 3. 程序: p=(2+3+4)/2t=p*(p-2)*(p-3)*(p-4) s=SQR(t) PRINT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sEND 注:SQR()是函数名,用来求某个数的平方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介绍

12、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掌握并应用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掌握赋 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我们要INPUT “半径为半径为 R=” ;R C=2*3.14*R S=3.14*R2 PRINT “该圆的周长为:该圆的周长为:” ;C PRINT “该圆的面积为:该圆的面积为:” ;S END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评价设计】 1P P2323 习题 1.2 A 组 1 1(2 2) 、2 2 2试对生活中某个简单问题或是常见数学问题,利用所学基本算法语句等知识 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写出算法,画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