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8255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蝶恋花》word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蝶恋花蝶恋花 雨霖铃雨霖铃总总体体设设计计教材概述教材概述 蝶恋花 雨霖铃是本版块“词别是一家”部分的第二、三篇阅读材料。作者 分别是晏殊、柳永。两位都是北宋初年的词人,见证着词由发展走向成熟,在中国词史上 占有各自的地位。两首词,都是描述分离之事,却是一雅一俗,正好代表了当时词发展的 两种不同倾向。因为风格不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也完全不同。 蝶恋花含蓄,寄托比兴, 融情于景;雨霖铃直接,白描铺陈,情景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手 法,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这两种同一时期的不同词风,了解词的发展脉络,欣赏不同的创作 手法,同时也透过字句领悟词中缱绻的情感,获得知识的积累和审美的体验。 思路

2、方法思路方法 两首词的教学重在让学生关注在表达离情别绪时这两首词不同的表现手法,以及词中 所展现的曲折内心世界。使学生在写作上得到启示,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本节课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 雨霖铃是一首极富韵律的词,听一听配乐朗 诵,更有助于其音乐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讲授;师生对话;媒体呈现(音乐、幻灯片、 语言材料) ;反复朗读;充分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准 备: 1熟读两首词。 2初步了解晏殊与柳永。 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 1了解词人晏殊与柳永的基本信息。理解情与景的不同关系,品味两首词对情与景的 不同处理方式。欣赏两首词的不同语言艺术,感受

3、词的多姿风格。 2欣赏词作上下片景与情的起承转合。体会两首词不同的情感表达,一个收,一个放 的不同形式。 3通过两首词的学习,受到人类普遍性情感的感染,体会到一些深广的内涵。透过字 句感受不同词家的不同人生,对人生况味有更深入的体会。教教学学设设计计导语设计导语设计Error!关于离别与思念,相信我们已接触太多太多,古诗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王 维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正因为有了别离的痛苦,于是才产生了这么多令人怦然心动的优秀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 晏殊与柳永的词,看看他们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离愁别绪。他们有什么高明之处

4、,而 使自己的词流传至今。Error!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晏殊与柳永的词。这两位词人都处于北宋初年。关于他们两 人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据说,当时晏殊已经官至宰相,柳永做了很多年小官都没有提升。 于是他就去找晏殊这位在文坛与政坛上都有很高地位的人评理帮忙。晏殊问他:“你写词 吗?”柳永说:“和您一样,也写词。 ”然而晏殊却说:“我虽然写词,可不写什么彩线慵拈伴伊坐 。 ”柳永听出里面的讽刺,知道不能转机,默默退去。晏殊与柳永都是当时很 有名的词人,为什么晏殊一点都不欣赏柳永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词,把这个谜底揭开。推进新课推进新课Error!1作家作品 (1)晏殊(9911055) ,字同叔。北

5、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进贤)人,北宋前 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 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 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 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 以词著于文坛。 尤擅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晏词造 语工巧秾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

6、珠玉词及清人 所辑晏元献遗文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 蝶恋花 踏莎行 破阵子 鹊踏枝等, 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 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 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2)柳永(约 987约 1053) ,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 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

7、生活, 在“倚红偎翠” “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 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 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词内容有三类:一、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 富庶。二、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 如定风波 ;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 ;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三、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柳永为人

8、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 “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炙人口” (清波杂志卷八) 。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余 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 “柳氏家法” 。 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 说有重大影响。 2基础积累 槛菊(jin) 谙(n):熟悉,知晓。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长,称为“尺素” 。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Error!1全班齐读蝶恋花 ,请问哪一句含有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明确:“明月不谙离别苦”含有全词词眼,是“离别苦” 。也就是说,本词的主题讲的是

9、 离别之苦。2那么读了全词,大家觉得词中的主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明确:给人感觉是女性。但作者晏殊却是男性。这种写法叫做代言体。指男性词人模拟 女性的口吻以抒写女性行为与心理的作品。这在词的创作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词很多 时候用来给歌女吟唱,所以以她们的口吻来创作就能更好地传情达意。3我们来看上片,请找出上片有哪些意象? 明确:“槛菊” “烟” “兰” “露” “罗幕” “燕子” “明月” 。4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暗含了什么样的感情?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明确:“槛菊”是“愁烟” , “兰”是“泣露” , “罗幕”是“轻寒” 。这些都是基调低沉的 哀景,从而烘托出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忧伤情绪

10、。5在第二句中, “燕子”却是“双飞” , “明月”竟“不谙” , “到晓穿朱户” ,这是一种 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些都是乐景,看起来本是令人愉悦的,但是词人恰恰是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 来反衬主人翁内心与“双飞”相反的孤独,与“不谙”相反的痛知离别苦。这正是词人的高 明之处。Error!1全班先齐读下片,再自由读。思考下片第一句又写了怎样的景色,与上片的景色有 没有什么不同特点。 明确:下片写了西风使碧树凋零的景象。上下片不同的特点是:一、下片写的是昨夜之 事,而上片写的是今晨之景,采用倒叙的手法,一方面使全词在章法上别出心裁,另一方面 可见主人

11、翁整夜未眠,看着由夜晚到早晨的景色变化,从而突现思念之深、内心之苦;二、上 片用字旖旎,境界较小,而下片却忽而苍凉阔大起来,风格很不一样。2下片中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主人翁为什么要望呢?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 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之所以要望,因为“欲寄彩笺兼尺素” ,想要寄信给自己思念的人。可是“山长水 阔” 、天高地迥,根本不知道信要寄去何方,不期良人能回来,却连表达思念的机会也没有, 怎能不叫人苦,不叫人心痛!词至此戛然而止,但那悠长的幽怨似乎还是延绵不绝。3总结一下晏殊词的风格特征。 明确:整首词读来非常清丽缠绵,但是又含蓄、典重,这就是晏殊一贯的风格。整首词 运用烘托、反衬的手

12、法含蓄地表达主人翁的情感,景中含情,显得深沉有味。词的下片,忽而 把境界扩大,一洗娇绮之态,犹为人所赞赏。4正是因为“昨夜西风凋碧树”句,有高旷阔大之风。近人王国维竟把这句词变为对 治学境界的描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明确: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 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 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引此三句词来描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界,与原意已不相关

13、,只是 借题发挥,但却别有新意。他自己就说:“这些话不是大词人是讲不出来的。但是就草率地凭 这个意思去解释各种词,恐怕晏殊、欧阳修等人也不会同意吧。 ”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 和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处, 灵犀一点、参透真谛、已入门中的喜悦与释然。Error!刚才介绍王国维的这一段话,希望大家能好好读一读,里面包含了三位大词人的名句。 我们都知道第一句出自刚学过的晏殊蝶恋花 ,第三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而第二句就是出自我们马上要学到的词人柳永之口。柳永也是宋代有名的大词人,在中国词

14、史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作雨霖铃 。 1介绍词牌名。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作的情境中) 明确: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 。王灼碧鸡漫志 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 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 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 本曲遗声。 ” 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 ”2听配乐朗诵。再全班有感情地齐读。填写词中所提供的信息:时间秋季、傍晚地点都门、码头人物恋人与“我”事件离别3读第一句,请问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这样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样

15、的作用? 明确:“蝉”用了“寒”来形容,而且叫声“凄切” ,由此可知到了秋天。在送别长亭, 暮色渐晚,一场大雨刚刚停歇。在这样萧索的环境描写中可看出时间和地点,而且更容易勾 起忧愁的意绪,而其本身已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愁怀,融情入景,是即景抒情,也为全词奠定 了哀伤的基调。4当“我”与恋人临别,两人是怎样的表现?你是怎么看的? 明确:两人饯别饮酒都是“无绪” ,最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两句话写 得很温馨、形象,也很大胆、率真。不过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字眼是要引来非议的。所以当时 的名流都不喜欢柳永,觉得他太过俗气和放肆。你觉得呢?(可以让学生作个小小的探讨交流) 5上片最后一句,你觉

16、得好吗?请试作分析 明确:“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 “楚 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是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 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移情入景,融情入景,水色天光披上了阴影,给予 读者的感觉就不光是自然的景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Error!1词下片第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整首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由上片写离别之景转到抒离别之情。2按正常的逻辑,柳永接下来第二句就是再进一步抒情。可是他却跳出窠臼,峰回路 转,继续写景,这是怎么回事? 明确:原来,柳永是写景,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他想象,离开了“你”的“我” ,第二日将身在何方?只不过看到了杨柳在岸边旖旎招摇, 凉风吹酒醒,一弯淡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