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626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2课《淝水之战》word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2、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学案学案编写:贾视光编写:贾视光 张文杰张文杰【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淝水之战 2、积累文言词语; 3、分析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引导分析战争胜败的主客观原因。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分析人物性格。【学习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交战双方胜负的主、客观原因。 【学习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本学时要点:通读全文,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一、司马光及资治通鉴1、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熙宁三年(1070 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2、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 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该书由司马光负责编纂,由神

3、宗赐名并作序,书名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旨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四三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 959 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符瑞”等神怪材

4、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当代通儒(博洽多闻的学者,即今之史学家)(司马光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 二、淝水之战背景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国呈现南北方对峙的政治局面。在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纷纷起兵,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各国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混战,直至前秦永兴元年(357)前秦苻坚统一北方。苻坚降服了鲜卑、羌、羯各族,但又重用他们的首领。这些被统治的异族,“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阳平公融语)。只要有机会,他们随时都可能起来反抗。所以极力怂恿苻坚

5、出兵东晋的独“慕容垂、姚苌”这些鲜卑、羌族首领。出兵之初,慕容楷、慕容绍就对慕容垂说:“主上骄矜已甚,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可见这些异族完全是处心积虑地利用苻坚“骄矜已甚”的弱点,以便由此推翻前秦的统治。这些异族参与大战,别有意图,只求保全实力,伺机逃跑。史载,淝水之战失败后,慕容垂的三万兵力完好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

6、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确定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以后南朝的刘裕于公元 417 年入长安,不能久驻。北朝的侯景反复叛变,也曾于公元 548 年陷建康,不久即为部下所杀,都去统一全国的目标甚远。直到公元 589 年才有隋文帝杨坚的“天下大同”“区宇一家”。至此已去淝水之战 206 年。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的影响。三、梳理文言知识(一)给加点字注音兖州( ) 郧城( ) 硖石( ) 勍敌( ) 怃然( ) 蹙眉( ) 麾( ) 壶飧( ) 左衽( ) 游陟( )(二)指出句中通假字: 1、年二十已下:(

7、)通( )2、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通: ( )通( )3、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 )通( )4、帅精兵五千趣洛涧 :( )通( )5、秦军逼水而陈: ( )通( ) (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1、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2、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3、栅淮以遏秦兵 4、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5、使不得上 6、时方与客围棋 7、若败其前锋 8、欲不战以老秦师 9、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1、桓冲深以根本为忧 古: 今: 2、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 古: 今: 3、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古: 今: 4、坚谓张夫人曰:“吾复何面目

8、治天下乎?”潸然流涕古: 今: 5、其走者闻风声鹤唳 古: 今: 6、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古: 今: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非汝,谁与成之 翻译: 2、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翻译: 3、问计于谢安,安夷然 翻译:4、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 翻译: 5、马倒,为晋兵所杀 翻译:四、课堂展示最精彩简要复述淝水之战故事情节五、作业1、熟读、翻译课文 2、完成学考教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学案第二课时学案第二课时本学时要点:研读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1、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提到,淝水之战,前秦兵马声势浩大,令东晋朝廷吓破了胆。宰相谢安更是以逃避的姿态来躲避现实。谢玄来找他下命令,他

9、就说已经有了别的安排。后来再找他,他干脆跑到山里面去游山玩水了。 、谢安真的是因为害怕而逃避现实吗?你如何看待谢安出游山墅,围棋别墅的做法?、结合课文中甲段和补充的二篇文言文语段,你认为谢安是什么样的人? 【甲】 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申。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别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补充文言语段 【乙】谢太傅

10、盘桓东山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世说新语雅量二十八 注释:盘桓:滞留不进的样子,这里指隐居。 【丙】惮其旷远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世说新语雅量二十九 注释:祚:皇位,

11、国统。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还像洛阳书生那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诗句。答:2、 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场战争以符坚的强盛始,而又以符坚的失败止。有人认为以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苻坚的失败是偶然,也有人认为苻坚的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原因还是必然结果? 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原因。 (1).符坚,性格决定命运。符坚有善良、脆弱的一面。但性格中更突出的是狂妄、专断,不听重臣,不得人心。 从苻坚的轻信用人看,用人之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祸根。这是战争失败的必然因素。 2.偶发因素未尝不是致命要害 八公山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丧胆气。误导瓦解军心。四、总结

12、题淝水之战谢家玉树安东晋,外和内稳解国难。英雄梦断新平寺,前秦末路淝水边。附:补充资料 文言文参考译文: 【甲】文:那时,秦兵气势旺盛,都城震恐。谢玄进京向谢安问计,谢安十分平静,答道:“我已经另有安排。”接着就不说话了。谢玄不敢再说什么,就请张玄重新向谢安问计。谢安于是命令驾车到山间别墅游玩,亲朋都齐聚一起,谢安与张玄下围棋赌博,以别墅作赌注。谢安的棋艺平常比不上张玄,这天张玄害怕了,便旗鼓相当,赢不了谢安了。谢安于是登山游玩,深夜才还。谢安得到驿书,指导秦兵已败,当时正跟客人下围棋。叠了驿书放在榻床上,一点喜色没有,照常下棋。客人问他什么事,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下完

13、棋回到内宅,跨过门槛的时候,连木屐的齿牙碰断了都没有发现。 【乙】文:谢太傅(谢安)隐居东山时,和孙兴公(孙绰)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神色惊慌,提议叫回去。太傅这时兴致正旺,吟啸不语。船夫觉得太傅散淡高兴,就继续向前划去。不久,风越发大了,浪也猛起来,众人都大声叫嚷,坐立不安。太傅徐徐说道:“如果这样惊慌,那就回不去了。”于此可以知道谢安的器量,足以镇服朝廷内外。 【丙】文:桓公(桓温)埋伏好甲兵,摆下宴席,请朝中的大臣都来赴宴,准备趁此杀掉谢安、王坦之。王很害怕,问谢安:“有什么办法吗?”谢安神色不变,对王坦之说:“晋室的存亡,在此一行。”于是和他一起赴宴。王坦之内心的恐惧,越发在脸上显现出来。谢安的沉着从容,也更是表露在外表。他望着台阶,走到座位上,还像洛阳书生那样,吟诵嵇康的“浩浩洪流”诗句。桓温被谢安的旷达高远的气度所慑服,就急忙撤掉了伏兵。王坦之、谢安以前齐名,自此以后,二人的优劣就分辨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