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5058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写作)《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学参考(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材一画面上的文字是:人人都夸天好大,见了青天又害怕,跳出井口担风险,不如仍坐井底下。【画面描述】 跳出井底的青蛙由于害怕到了外面的世界要担当风险,又打算再跳回井中。【寓意点评】 有些人一心向往外面广阔的世界,却又害怕走进外面的世界会遇到很多坎坷,犹豫不决,因而丧失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要想做出一番事业一定要承担风险,要敢于挑战人生。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眼界要开阔,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勇敢地去闯出一条新路。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风险,只有敢于挑战人生,才会取得成功。素材二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颁奖辞】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

2、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 “校长爸爸” ,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在那里,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 300 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

3、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 3 000 多万元善款,帮助 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 2015 年 3 月 9 日突发心脏病去世。【速用示范】话题一:无悔奉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诗十分贴切地诠释了莫振高奉献的一生。他圆了众多学子的大学梦,自己却积劳成疾、不幸辞世。若他能见这硕果满天下,也当无悔矣。话题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如今,社会上关于教育者失德的事件层出不穷,他们或被金钱蒙蔽双眼,或误入任性用权的歧途。莫振高用自己无私奉献的事迹警醒世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应有的操守。走进现

4、场无论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审题时都要注意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提炼、归纳,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这样才有可能保证不偏离题意和要求。阅读有感于唐教授“旧事重提” ,看一看他的审题正确吗?_【答案】 拨开重重迷雾,排除干扰,可以发现:这不是简单的介绍一起经济官司;这不是要说明外国商人有欺诈行为;这不像是在说明知识分子的“为国争光” ;唐教授对发生在 1983 年的事有自己的重新认识;日本商人的错误无法说明什么,问题可能在大华衬衫厂这一边会是什么问题呢?我们可能会比较敏感地发现:为一个厂挽回 100 万元的经济损失,却只有一件衬衫的回报,这太不合理了。这正是这则材料中的关键:不尊重知

5、识,不尊重科学,不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建设一定会困难重重。事情发生在 1983 年,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1993 年,我国的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思想观念方面一系列的变化。因而这则材料隐含着的意思,其实是要议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 ,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对这一材料,有些观点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如“知识分子用自己的学识为国争光” , “日本商人对中国人民的敌意” , “大华衬衫厂维护了民族尊严” ,“唐觉教授何必旧事重提 ” , “唐教授为国争光,不应讲价钱” ,等等;甚至还有“大华衬衫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关键时刻懂得依靠专

6、家、依靠科学研究”的荒唐结论等。学生如果凭借有限的生活经验,凭个人有限的知识,轻易地作出判断,就容易失误。活动体验一、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积极地思考,冷静地分析,善于质疑,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是审题的要素之一。阅读教材中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对此你有哪些想法?你将发表什么样的观点?_【答案】 上个世纪 80 年代或更早以前,新闻报道经常只考虑“配合需要”而不顾事理,不考虑观点的正确性。消防队的主要任务是“消”还是“防”?这个支队的工作究竟是做得好,还是有问题?一年中“紧急出动 800 多次”固然不易,但是人民生命财产肯定也受到了重大损失。同样,仅一年时间,一名警察就在公共汽车上抓到 4 400

7、 名小偷,则说明该市治安形势严峻,偷盗犯罪猖獗。即使当时的报道可能在具体数字上有夸张因素,但是记者的思路显然是错误的。此例启发我们要善于质疑分析,学会理性思考,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提高审题能力。二、推敲琢磨关键语句审题立意,贵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做到这一点,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体味其内涵。阅读教材中的材料作文题,这位老师为什么“叹息”?他“叹息”什么?请你代他说出来。_【答案】 劝学一文学生都读过,理解上没有什么障碍。这句话借“以为轮”讲述学习的意义,说明人经过学习能够得到发展提高,实现超越。既然是古代名言,两千多年来一直用于鼓励人们学习,教师为什么会对此“叹息”呢?他为什么要提出“人

8、的培养”的概念?应当如何理解“人的培养”?需要琢磨推敲。教师提到的“人的培养” ,比“谈学习的重要性”更为重要。木头“以为轮”后,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但是人就不同了。如果人性也像木材“以为轮”一样被弯曲,不再挺直,那就不是对人的培养,而成了对人的摧残。这位教师想到这些,担心学生的人性被扭曲,所以发出了叹息。三、亏他想得出!立意构思要巧妙,独出心裁;想人之未想,创出个性。阅读在路上这篇文章,谈谈这篇文章立意构思的巧妙之处。1题目是“在路上” ,作者赋予“路上”什么样的内涵?_【答案】 在路上一文的作者独出心裁,她赋予“在路上”以“生命意义”与“成长过程”这样的内涵,这就使文章中一粒玉米种

9、子的成长有了特殊含意。这样的立意新颖奇妙,富有想象力。2.用“我”的眼光看农人,与用农人的眼光看玉米,在立意构思上有什么不同?_【答案】 如果以农人的眼光看玉米,虽然也是以玉米的成长过程对“在路上”作出诠释,但这种构思毕竟还是常规思维,有大量现成的经验,不需要太多的创造。而作者以“我”(一粒玉米)的眼光看农人,这就独辟蹊径,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文章中说:“我们为他们而死,他们为我们而老。只不过相互收割罢了” , “我们,他们,将一直在路上” ,既表现了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也表现了对宇宙对世界的认识。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立意构思,显然超越了一般的思维。四、写出一个“我”来面对同样的题目或材料,各人审视的角度、层次会有不同,立意构思也就有不同,选择的文体也会不同。写作,是最富创造性的活动,就是要写出一个“我”来。阅读寻觅和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这两篇文章,回答问题。1这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不同?_【答案】 这两篇有关哈佛大学校训的文章立意不同,选用的文体也不同。寻觅用散文笔法,把“与真理为友”形象化,以“寻觅灯光”为象征,着重描述自己追寻真理的执着过程。 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则用理性的分析阐明观点,议论的中心是“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 。2根据审题和立意的一般要求,请点评这两篇文章,说说有哪些长处,有哪些不足。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