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642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11课《贾芸谋差》word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芸谋差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读课文11 贾芸谋差(1 课时)预习积累:1.通读课文 3 遍,给文段标上序号,书写生字词 1 遍,完成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 1、2 题。2.上网查找、记录、积累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有关知识。3.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相关课程标准: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 生的有益启示。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2.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话。3.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2、社会问题。评价任务:1.展示我所知道的红楼梦和曹雪芹。2.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3.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里有话。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进入情境氛围。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这节课就让我们走 进红楼梦,走进贾芸谋差,打开课本第 177 页,我们共同书写题目和作者曹雪芹。说一说你知道的红楼梦和曹雪芹。(生自主展示上网查找的学习成果)课件归纳展示: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头记, 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 十回,前八十回为清代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3、 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 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情世态及种种不调和的矛盾,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 阔的社会现实,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 的现实主义的巅峰。课文贾芸谋差节选自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 帕惹相思。曹雪芹(约 1715-1764):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名霑 zhn,字梦阮 run,号雪芹、芹圃、 芹溪,祖籍辽阳。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 x 起,到他父 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玉食富贵荣华 的生活。雍

4、正五年曹雪芹 13 岁,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 京,他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 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40 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年,家迁到北京西郊, 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在贫寒中写下了不朽之 作红楼梦,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约在 1764 年除夕,因贫 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泪尽而逝,终年还不到五十岁。作者曾“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开头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今天我们就解一解贾芸谋差里人物的话中之话。展示“学习目标”: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话。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二、整体感知:1.请把题目补充得更加详细完整:讨论后明确:贾芸向凤姐谋取种树种花的差事。主要人物就是:贾芸、凤姐(贾府的女管 家);还有几个次要人物:倪二(泼皮)、卜世仁(贾芸的舅舅)、贾琏(凤姐的男人)、 宝玉等。2.简述故事情节:小组讨论开端:见贾琏谋差无果发展:舅舅薄情拒赊欠 倪二慷慨借银两高潮:送礼巧言谋差事结局:领钱还钱买花树三、合作探究:1.贾芸和凤姐是怎样的一个人?用课文中的话回答。贾芸是一

6、个伶俐乖巧的人;凤姐是一个喜奉承爱排场的人。(板书)2.“语言是人物心灵的表象,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洞察人物的性格和心灵。”在贾芸谋差的情节里,哪些精彩的对话体现了人物的这种性格特征?划出来,体会一下对 话中的话中之话。师范读第 13-15 段,生自读第 16-17 段。第 1-5 小组分别讨论第 13-17 段,其他小组依次同时讨论: 第 13 段一谎、二谎:贾芸言母亲身体不好,替母亲夸凤姐。话里有话:表面夸凤姐有能力、有精力料理贾府的事务,目的是讨好谋差 第 14 段三谎:香料是朋友送的。话中之话:香料不是特意买的,减轻凤姐接受的心理压力;抬高凤姐的品味,卖了可惜, 他人不配使,只有孝

7、敬婶娘;显示凤姐在其心里的地位高;好像不另有所图,减弱了送礼 谋差的成分。第 15 段:贾芸说得有枝有叶的甜蜜的谎话消除了凤姐的戒备心理,便夸他知好歹、心里有 见识,以致凤姐差点把“派他种花木的事”漏出来,也足见凤姐深藏不漏,城府极深。第 16 段四谎:为谋差给凤姐送礼败漏后贬贾琏抬凤姐。话中之话:贾芸的利嘴巧舌灵活应变,消除了即将出现的尴尬处境,投其所好,使凤姐炫 耀权利的虚荣心得到满足。第 17 段谋到差事:凤姐:到这里,双方的话语就不再转弯抹角,凤姐的自豪感被贾芸一系列谎言激发出来, 进入到推心置腹的层面,施恩于人却冷言冷语,足见其大权在握,其擅权的欲望达到满足。动机:显示权威,让人感恩

8、,满足虚荣心。技巧:先打后拉,拖延战术,话中带骨,借批评为名,行炫耀权利之实。性格:擅权,虚荣。贾芸:谋到差事还得寸进尺,贾芸的机灵跃然纸上;凤姐又把面子给了贾琏,充分显示了 凤姐当家的身份和爱虚荣的心理。3.贾芸的冰片、麝香是哪里来的呢?用倪二借的银两买的。倪二虽是一个泼皮,但粗犷豪爽、慷慨率直,与他舅舅卜世仁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板书:慷慨率直)4.卜世仁存心不把钱借给贾芸,大可三言两语打发他走,却说了一大通话,细细品味, 看说话的动机是什么,技巧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学生自读 5-6 段,小组交流回答。动机:不是不借,而是不能借、无法借,让贾芸死心不来打搅。技巧:举例不能借

9、釜底抽薪;货短、唠叨不堪知难而退;借无正经事不如干正事 以攻为守。性格:刻薄、虚伪、吝啬,富有心机。(板书:刻薄吝啬)贾芸和他舅舅的对话为什么听起来不像口舌交锋?“舅舅说得有理”换成“舅舅说得倒 干净”可以吗?双方口气缓和,表现在贾芸的恭维话和舅舅的体贴话上,避开正面交锋和表面对抗,实际 上是舅舅假仁假义、贾芸话里藏针,暗地交锋。正体现了小说反映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社会问题。不可以,有短兵相接、正面交锋之嫌。5.主题归纳:反映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板书)四、达标练习:1.谈学习收获,切“学习目标”:划出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探讨人物在对话中的交流技巧,分析其话中之

10、话。感悟小说体现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社会问题。2.读写积累字词:害臊(so) 麝(sh)香 笤帚(tio zhou) 簇(c)拥家眷(jun) 绮(q)散斋 勾(u)当:事情半晌(shn):半天 赊(sh)欠:买货延期交款。趔趄(liqie):身体歪斜,走路不稳。伶俐:形容人机灵,做事干脆利落。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喜不自禁: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形容极其高兴。五、拓展作业:“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请课下通读古典长篇巨著红楼梦。板书设计: 贾芸谋差 曹雪芹伶俐乖巧:贾芸 凤姐:喜奉承爱排场慷慨率直:倪二 卜世仁:刻薄吝啬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教学反思:1.贾芸谋差篇幅较长,红楼梦精深

11、的社会思想渗透在人物的对话里,人物语言话 里有话,语言艺术高超精湛,是很难利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学习并达到学习目标的, 需要取舍,需要以学定教,需要即成答案而非预设答案,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全面、完 整、有深度的挖掘与研讨,深感时间与效率的矛盾。课堂上我的取舍还算收到了较好的效 果,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遗憾的是个别处探讨“话里有话” 的深度不够,人物说话的技巧和策略挖掘得还不够完整,学生读和悟的时间欠充分。2.对于阅读与探究的处理还是仅仅依靠学生,自由朗读、默读、听读、分角色对话朗读、 听读,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分享给大家,水到渠成的完成小组学习任

12、 务。3.关于对教材的处理,首先抓住“贾芸巧言谋差事”主要情节,合作探究贾芸和凤姐的对 话技巧,然后过渡到“倪二慷慨借银两”“卜世仁薄情拒赊欠”的鲜明对比部分,从重要 人物到次要人物,把课文前后情节顺序做了一个颠倒,在课堂结构上显出非平铺直叙的巧 妙性。4.课堂上能够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状 态,做到全面关注学生,态度亲和,平等对话,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总体来看课上 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反映以及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多学少教方面还是有很 大空间可以提升的。贾芸谋差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和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13、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 元贾芸谋差。一、贾芸谋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单元题目是“话里有话”,在单元后“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材设计 的活动为“对话评论”。这提示本文教学的基本思路。贾芸谋差是这个单元的主读 篇目之一,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电视剧是 11 集)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 遗帕惹相思。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 科全书”之称。所以通过学习贾芸谋差,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小 说鉴赏知识,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学习本单元李逵见宋江,山地回忆等 小说和评论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的确立鉴赏古典小说可以从小说的

14、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方面着手。但依据本单元的教学 重点、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核心是“语言”,围绕核心,涉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口语交际活动。因此为综合达成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1)了解曹雪芹及小说红楼梦。(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小说的情节,概括小说主题。2、能力目标:体会“话里有话”的无穷意味,由此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的精神世界,在 听说读写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3、德育目标: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4、课时安排:以上目标分两课时达成。三、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侧重于对小说语言的赏析品味,感受“话里有话”的巧妙之处与无

15、穷意味。所以,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鉴赏,评价贾芸这样一个聪明乖巧,很有心计,善于逢迎的复杂 人物,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四:学情分析及对策本班学生在课外通过名著阅读等活动,对本文已有粗浅的了解,但还不够细致深入,贾 芸谋差这颗梨子,那么究竟是酸还是甜,经过他们自己亲口去咀嚼、品味,才会尝出滋 味。五、关于教法与学法鉴于学生已在名著阅读中接触过该文,对文章内容有大体的了解。故我将本文的教学模式 定格为:经典段落指导品读争议问题学生讨论疑难问题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疑、 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借鉴“三疑三探”教学模

16、式,融跳摘法,点拨法为一体,引导 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遵循“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创设情境, 形成共同研讨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 成功的快乐,养成他们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细细品读的习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等,以求增大知识容量。六、教学程序 本课共设二课时,说课内容侧重第一课时。具体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 【课前预习】1、让学生运用手头的工具书自己解决课文中的有关字词。2、阅读课文,进行初步的质疑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曹雪芹曹雪芹和红楼梦,导入贾芸谋差的学习。二、教师展标:利用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