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636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word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学案(一)【导学导学】 1.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理解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检测检测】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由于具有 ,所以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2.课本图 8-18 表明,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因而对容器的 产生压强,从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可以知道,液体压强随 而增大。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为: ,其中表示 ,h 表示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即从该点到 的竖直高度。【点拨与评价点拨与评价】一、科学探究:液体压强 1.阅读课本 P149 迷你实验室,观察不同水深的水压可得:(1)液

2、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 。(3)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 作用,而且具有 ,所以液体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和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有 。2.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1)物理学中常利用如图所示的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当探头的薄膜受压强的作用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 的大小。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小明在做(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

3、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2) 该实验的科学方法: 。(3) 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 。结论点拨:(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 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 _;(2)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_ _;(3)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 _ _。针对性练习一针对性练习一 1.在空纸盘的侧面扎三个大小

4、一样的孔。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最接近 实际情况的是 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三点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 三点液体的压 强分别为 pA、pB和pC(酒精=0.8103 kgm3) (1)pA、pB和pC的大小关系是 ; (2)要使水在 C 点的压强p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3 题图 4 题图 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 U 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ghPSFP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

5、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 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二、液体压强公式: 阅读课本 P151“拓展一步”,合上课本自己推导一下液体压强公式:点拨:(1) 由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 有关。(2) 注意单位:压强单位为 Pa,且 1Pa=1N/m2,公式中 g 的单位为 N/kg,这就要求 的单位必须是 ,的单位必须是 。(3) 公式 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而公式 仅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其中在计算同种均匀物质组成的竖直柱状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时也适用)。(4) h 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自

6、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液体压强公式中h指液体的深度。指出各图中每个点处的深度。A:_cm; B:_cm; C:_cm; D:_cm; E:_cm; 针对性练习二针对性练习二 1.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与跟深度成正比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7、A甲容器中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B乙容器底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C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 D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 3.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减小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人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 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5.关于如图液体中以 a、b、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103103kg/

8、m3) ( ) A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a、b 两点的压强相等Cb 点压强比 C 点压强小 Db、c 两点的压强相等 【评价评价】 1.如图所示,A、B 为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 A 管竖 直,B 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等高,则 ( )AA 管中液体为酒精 B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 B 中大C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 B 中小 DA 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与 B 中相等2.如图所示为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的容器,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则三容器底面 上所受水压强最大的是 容器,最小的是 容器。三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3.如图所示的三通玻璃管在两个口上都蒙上

9、薄橡皮膜,往管中灌入水后,底部的橡皮 膜向下凸出,这说明 ;侧壁的细管口上的橡皮膜向外凸 出,这说明 。4. “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 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 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a)和图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

10、(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 5.将木块放人已盛满水的烧杯中,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把木块取出后倒掉 一半水,再放入木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 。 6.一个长方体游泳池水深 2m,池底面积为 1200m2(g 取 10N/kg) 。求: (1)池底受到水的压强。(2)池底受到水的压力.7.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波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来遭受的一次重 大灾难,目前举国上下,众 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形成了三十多处堰塞湖,严重 威 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水文工作者正在昼夜监测 这些堰塞湖水位。某堰塞湖水位已 达到 64m,假设湖堤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7 105Pa,那么水面最多还能上升几米?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200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请计算:(1)鱼缸内所装水的 重力;(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