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13151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园区工业园区2018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案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突出村庄整治、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和谐安四大重点,统筹规划,集成投入,制定标准,系统推进,通过攻坚克难,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综合公共服务水明显提升,乡村更加和谐文明,为打造美丽江西“婺源样板”、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创造有利条件。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根据要求,通过努力把广大农村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整洁美丽是指: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村庄道路、电力、广电、电信网络和供排水等基

2、础设施配套完善,沟渠河塘、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绿化、亮化、美化恰当自然,村容村貌整齐干净、井然有序,田园村落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和谐宜居是指:农村综合公共服务台、卫生教育、文体活动、环卫保洁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灾害风险有效防控,乡土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健全,长效管护有力,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重点任务。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整治建设村庄。完善“七改三网三

3、建三化”(七改: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塘、改沟,改环境;三网:电力、电信、广电;三建:建垃圾处理收集点、建公共休闲健身场所、建村民文化活动室,有条件的村点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三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在整治建设过程中,选择人口规模较大、交通条件和空间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重点村,因地制宜配套“8+4”综合公共服务项目。美化农村环境。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乱搭乱建整治和日常保洁管护,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优化村庄整体风貌,开展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农村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修缮水塘、沟渠等设施。倡导

4、乡风文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对农村困难家庭和“三留守”人员的关爱。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违法赌博行为。创建和谐乡村。突出党建引领,在中心村及各类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健全党组织设置。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制度,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组织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强化农村管理服务。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建一片成一片。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连线成片推进的思路,以乡镇为单位,有条件的打造示范片区

5、,统筹安排村庄开展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建一片成一片,彰显整体效果,实现有新村有新貌。坚持贫困优先,同步整体推进。围绕2019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2017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确保如期退出。坚持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确定村庄整治建设重点。不贪大求洋,不大拆大建,优先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又能落实的项目和问题,全面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坚持生态优化,保留乡村风貌。积极探索“规模适度、村落连片、服务配套、乡风文明、三生融合、各显特色”建设模式,尊重村庄肌理、地形地貌、文化传统等自然社会特点,因势利导,综合推动山水田路林房建设,禁挖山、不填塘、

6、慎砍树,展现乡村特色,留住田园乡愁。坚持管理跟进,实现建管同步。以乡镇为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完善镇村联动管护制度。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以及农民建房等村务管理,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有人员”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实现乡村长治久美。三、规划布局(一)村庄体系根据村庄在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功能地位,分为一般自然村和中心村两个层次。一般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配置基本的服务设施,保留乡村味道,发展特色经济。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是镇村体系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发展村庄,一般在村“两委”驻地,基础设施较完

7、善,对外交通较便利,土地资源较丰富,与城镇有一定间距,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主要建设任务是较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公共服务台,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提升人口吸纳能力。(二)村庄定位根据村庄区位条件、自然概貌、人文积淀、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科学确定建设定位,明确发展方向。1.特色产业型。主要指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家庭工业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发挥资源环境优势,提高科技和经营管理水,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农业、家庭工业、传统工艺等特色产业村,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

8、。2.社区服务型。主要指地处城镇郊区,交通出行便利,或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较好,或规划新建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参照城镇社区建设标准,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综合公共服务台,引导城镇公共服务向村内延伸,发展社区服务事业,为本村及周边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3.乡村旅游型。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在整治村庄环境、加强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科学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山水林木、农园田野、生活风情、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众筹农业、休闲观光、民宿度假、养生养老、康体健身等新业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四、建设模式根据镇村布局规划

9、,综合村庄大小、人口多少和建设发展定位,分类推进一般自然村和高品质示范村的整治建设。(一)一般自然村。根据村庄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村庄整治建设模式,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着力提高村庄宜居水。旧村整治。指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持续减少、后续发展乏力、人居环境较差的自然村,部分贫困村组属于这类。建设重点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大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改造提升。指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条件较好的自然村,绝大部分非贫困自然村属于此类。建设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有条件的要发展特色产业。环境整治。重点是严格管理农民建房,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

10、境质量,推动其加速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指具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自然村,重点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挖掘人文历史,修缮文物古建,整治影响景观的建筑物,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格局。(二)高品质(中心村)示范村。根据村庄自身特点、现有基础和规划定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采取不同整治建设模式,切实解决制约村庄发展的关键问题。旧村改造。这是全市精品示范村建设的重头戏。要注重整体规划设计,科学拆除、改造和新建,合理延续空间格局,保持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改造扩建。指具有发展前景和空间的精品示范村,通过配套完善道路系统、建设风格、景观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11、并使之有机协调,快速并大量吸纳毗邻而居农户、移民搬迁人口并居。规划新建。指依托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商贸物流区等,在其周边规划新建的精品示范村。要科学设计用地布局、功能分区、设施配套、建筑风格等,高标准建设新村,突显乡风民情和现代气息。五、建设要求(一)“七改三网”基础设施一般自然村要全面开展“七改三网”建设。1.改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连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路面采用水泥或其他硬质材料,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并设边沟。巷道和入户便道尽量采用石板、青砖、碎石、鹅卵石等材料,面层防滑,造型多样。村庄危桥要除险加固。主干道两侧以及文体活动场所设置路灯。2.改水。城镇郊的村庄,可采用延伸城镇管网的集中供水模

12、式;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用区域连片供水模式;人口规模较小或受地理条件限制的村庄,可采取单村供水模式;散居农户可安装简易设施独立供水。加强水源保护,确保水体清洁。3.改厕。根据村庄实际或群众意愿,采取三格式、三瓮式或沼气式建设水冲厕,每个农户至少建一个室内水冲厕。改厕过程中,依据标准科学施工;日常使用中,借助沼气池或其他设施,对粪便先期进行无害化处理。4.改房。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应保必保,全面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结合宅基地改革,保持主权不变的原则,拆除村内违建房、危旧房、废弃房,改非徽派建筑,实行“一户一宅”,推介农村民居新户型,对村民建房面积、高度、材料、风格等进行引导。

13、通过粉刷外墙、更换屋顶、安全加固等方式,对宜居旧房进行改造。修缮文化价值突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民居。5.改沟。村庄主干道都要建边沟,全面治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排水沟,形成网络化的雨水排放体系。具备条件的村庄,要铺设专用管道或暗沟,收集生产生活污水。加大村庄河道、沟渠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水环境。6.改塘。清除村庄水塘的淤泥和沉积垃圾,全面改善水质环境。水塘迎水坡要进行生态护岸,修建洗衣踏步等亲水设施,清理入塘排污渠管,建好进水涵管。水塘四周还要种植亲水植物,达到既整洁美观,又能蓄水灌溉的目标。7.改环境。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卫生死角、陈年垃圾,整治乱建乱放、乱排乱扔

14、,保持村内整齐干净。在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改造建设农贸市场。所有村庄都要抓好村庄四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及村庄空闲地的绿化,积极营造自然、亲切、宜人的村庄风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8.电网改造。全面解决村庄用电重过载、低电压问题,实现智能电表全覆盖;优先改造不满足动力电供电需求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面完成中心村的电网改造任务。9.广电网络建设。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积极推广电信电视,满足农村居民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10.电信网络建设。在行政

15、村全覆盖基础上,将宽带网络向中心村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延伸。推进光纤通连中心村,并延伸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二)“8+4”综合公共服务高品质示范村要在“七改三网”建设基础上,科学配置“8+4”综合公共服务设施。1.综合公共服务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综合考虑覆盖人口规模、居民活动半径和地域范围等因素,采取“以县为主、乡镇为辅、省市奖补、社会参与”的办法,在村两委驻地或人气较旺、交通便利的中心村,通过对现有设施的综合利用或新建改造,开展综合公共服务台建设。完善台功能设置,明确服务管理人员(乡村现有干部为主),公开服务项目和流程。通过县乡村服务台联网,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窗口式、

16、网络式的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养老助残、妇儿关爱等基本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党员活动、综治警务、司法调解、人口管理等社会治理服务,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其他服务。2.卫生室。有条件的精品示范村要建设卫生室,标准化配置医疗设施,落实卫生服务人员和专项经费,保证卫生人员基本待遇,为农民及时提供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3.便民超市。所有精品示范村都要建设便民超市(电商服务网点、村邮站),以可靠的商品质量和低廉的商品价格服务广大农民。引导便民超市为农民提供网上代购、农副产品网销、快递代收代发、费用代缴、农业气象信息定制等服务项目,把超市建成服务本地生产生活的综合性窗口。4.农家书屋。在精品示范村及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根据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规律,规范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切实方便村民阅读。5.文体活动场所。结合农民生产生活惯和民风民俗,设置建设集休闲、健身、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活动场所。选派志愿者负责场所管理,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还要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