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2272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向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新课程纲要学生学习与学校本位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邁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綱要:學生學習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105 年度國教院研究合作學校實踐經驗與反思- 雲林縣水碓國民小學 2 前言前言 一、學校概況一、學校概況 台灣目前社會發展的趨勢朝著M型發展,教育區塊亦是如此。大型學校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因此所享受到的資源以及受到的關注亦大於偏遠小學。尤其是學區家長之社經背景,更是往M型的兩個方向傾斜。此問題之解決策略,除了政府部門在社會正義的政策上需要再多加用心之外,學校能提供的協助就必須立足在除了提供更佳的教學品質、營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之外,對於社區的發展,亦必須提供適度的協助。因為在鄉村地區,學校大都是當地村落的重要集會、活動、知識提供的

2、核心場所,相對於市區學校對社區的貢獻,小型偏遠地方的學校對於社區的發展之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 水碓國小是個典型不山不市的學校,介於斗六市與古坑鄉兩個城鎮的中心,學區幅員遼闊包括水碓三個部落,即水碓、竹廣空(德賢)、圳頭小坑仔目前住民共 469 戶,人口有 1,496 人,103 年新生兒人數僅 10 人。村中設有公車站牌,交通尚稱方便。水碓村東鄰山麓、南接古坑、西通斗六田心、北壤高林,距斗六 6 公里、古坑 2 公里。以前村內有一條橫貫的小溪溝,村民利用溪水設立水力碓臼,做為椿米的工具,所以命名為水碓。 本校學生數隨著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學齡兒童逐年減少,全校學生數目前僅有 50 人。弱勢

3、學生族群約有 60,其中外配子女、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情況相當普遍,居民大多務農及勞工階層,社區中壯年人口大多外流,經濟水平亦處於中下階層。學童放學後大多於學校及水碓社區內進行運動休閒及家事、農事活動,假日之遊憩活動也僅限於鄰近古坑鄉山野踏青或賣場夜市閒逛消費等,各項環境及文化刺激,也明顯比都會區學童弱勢與缺乏。所以加強偏遠學童自信心與提昇學習成效,更突顯出是小型學校存在的價值與重要的議題。 3 由於以上的背景因素,本校期盼透過本計畫的實施引導學生系統思考目前生活環境面對的困境進而促進其自發性,再引進專業師資指導學生如何透過藝術、資訊與人溝通增益其互動能力,最後引領學生透過公民行動與團隊合作共同

4、改善水碓社區以使村民可以一起共好,期盼以學校作為社區活化的基地,在走出小校困境的同時,除了發展教育特色外,也與家長及社區進行資源整合,從課程與教學著手,引領學生成為可以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素養的終生學習者。 學校基本資料表學校基本資料表 縣市別 雲林縣 校名 水碓國民小學 學校類型 6 班 校址 646 雲林縣古坑鄉水碓村 97 號 網址 http:/www.sdps.ylc.edu.tw校長 喬祺 105 學年度班級數及學生人數 年級 班級數 學生數 一年級 1 班 8 人 二年級 1 班 10 人 三年級 1 班 7 人 4 四年級 1 班 6 人 五年級 1 班 12 人 六年級

5、 1 班 7 人 合 計 6 班 50 人 5 教職員工資料:總計 14 人 職 務 人數 校 長 1 人 各 處 室 主 任 2 人 級 任 老 師 6 人 科 任 老 師 2 人 護 士 1 人 幹 事 1 人 工 友 1 人 二、二、行動重點行動重點 1.為促進學生社會參與、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由老師共同產出議題探究課程,結合品德與語文課程中的閱讀理解教學,共同關懷水碓高齡化的問題。 2.以社團活動課程來提升學生自主行動、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並以外聘老師來補足師資不足的困境,提供學生直笛、律動、捏陶及 Maker 等課程。 3.培養學生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以科技導入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提

6、供學生所需的差異化學習。 為加強學生溝通互動、人際關係團隊合作的素養,強化老師跨年級教學的專業素養。 6 貳、執行情形貳、執行情形 一、一、執行大學協助中小學執行大學協助中小學發展發展特色課程計畫特色課程計畫。 從十二年國教課綱三個核心素養面向中,挑選出六個核心素養項目為發展特色課程的目標,教師由語文課文中延伸出結合品德教育和服務學習的體驗行動,於是 104 學年上下學期共發展出12 個小方案。 二、二、辦理教育部品德示範學校暨服務學習計畫辦理教育部品德示範學校暨服務學習計畫。 藉由品德教育和服務學習專案計畫的執行,結合雲科大學生社團的人力、結盟福智國小的品德教育資源,一方面教師增能外,同時也

7、帶著學生在校園中種植有機蔬菜;進行善行感恩紀錄;建造具學校特色的獨角仙披薩窯;邀請社區長者進入校園,讓學生進行奉茶、食用披薩、點心、欣賞才藝表演等祖孫同樂;當然也進入社區打掃、陪伴長者。具體實踐了品德教育與服務學習的真義。 社團活動直笛 陶藝 律動 Maker特殊需求均一平台 Smart reading統整性主題閱讀理解 品德教育 服務學習 跨年級7 三、三、整合藝術深耕、公所補助及民間資源辦理社團整合藝術深耕、公所補助及民間資源辦理社團。 偏鄉小校的學生因為師資的不足與家長經濟能力的限制,許多音樂、藝術方面的才能都未被開發,因此申請教育部藝術深耕計畫、古坑鄉公所的經費挹注、加上民間團體的資源

8、,本校辦理了四部直笛合奏社團、陶藝社團。喜歡手作的學生從一團不成型的陶土加以用心捏塑成一個作品,上釉、燒製、出窯那一刻的喜悅,是獨特的、從無到有的創作經驗。學生從不會吹直笛到進行四部合奏,甚至參加全縣學生音樂比賽,104 年還獲得第二名,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致更加高昂,鼓舞著學習的欲望。 四、四、與雲科大創客中心簽約合作與雲科大創客中心簽約合作。 今年度首次與雲科大創客中心簽約合作,暑假中即引入簡易機器人及創意積木的課程,吸引學生參與。本學期在低年級學生部分就以創意的思考討論為基礎進行課程,有兩位二年級學生參加機器人設計比賽就獲得入選的佳績。中高年級則進行學生們可以自己動手實現夢想、成為可以解決

9、問題的小小創客(maker)社團,希望共同打造出水碓國小版的精靈寶可夢,這個課程從紙面上的手繪稿到 3D 印表機列印實物,再學習在電腦程式裡設計可被收服的寶可夢,最後創造出可以在校園抓取精靈的奇幻世界。 五、五、導入導入均一平台和均一平台和師大師大 s smart readingmart reading 網站資源網站資源並辦理並辦理均一使用研習均一使用研習 本校學生全部進行教育部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系統的施測,延續檢測結果,透由均一平台進行數學領域的學習,只要是以學生科技化評量系統測驗未通過的數學概念為指派給學生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補救與精熟學習。語文領域則結合師大 smart reading

10、網站資源檢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並依據學生弱點加以補救與實施教學,圖書閱讀資源也配合 smart reading網站推薦適性、個別化的書單,提供給學生進行閱讀。 8 六、六、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學習社群。 本校教師 104 學年度共有 7 位老師獲得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初階認證資格,透過相互觀課進行成長。還有教師學習社群的運作,積極學習語文、數學領域的教學策略,期望達到有效教學。 七、七、執行教育部執行教育部跨年級跨年級教學計畫教學計畫 因應小校班級學生人數較少的困境,尋求最佳教學方式,本校今年度第一次參加跨年級教學方案。以減塑問題的課程為教學主軸,主題活動共

11、有四個:塑膠氾濫問題與對動物的危害、生活中的塑膠濫用觀察與改善方案、典範學習、實際行動。全校學生混齡編組為六隊,以異質分組,每一位老師均帶領一隊,指導學生執行課程中的任務。雖然目前尚未執行完畢,但是期待學生們產生積極行動與正向的能量,能達成核心素養的目標,教師們對混齡教學的操作也更加有信心。 9 参、執行成果参、執行成果 1.完成語文探究課程設計:透過大學協助中小學特色課程發展計畫,引導教師進行課程對話,並結合品德與語文課程中的閱讀理解教學,共同關懷水碓社區老人關懷的議題。 2.持續深化社團活動課程:除原有直笛、律動、捏陶課程外,本學期配合十二年國教科技領域的趨勢,與雲科大創客中心合作引進 M

12、aker 課程。 3.科技導入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導入師大 smart reading 閱讀理解網站,及均一平台任務派遺功能,並結合教育部補救教學科技檢測結果,來確實提供弱勢學生所需的差異化教學。 4.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配合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協助教師取得專業認證。教師學習社群的運作進行增能。同時因應小班困境,申請教育部混齡學習專案,提供老師跨年級教學的專業素養。 10 建議建議 1.台大校長陳維昭和兩位前教育部長毛高文、郭為藩都認為教改成敗的關鍵在老師。每位老師在其教育職涯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哲學,因此,如何整合具備不同能力、哲學的老師共同為學生的彈性課程提供自發、互動、共好的素養課程,將是未來學校執行十二年國教課程彈性課程的核心。 2.不山不市的學校在發展十二年國教彈性課程的過程中面對最大的困難仍在師資,畢竟小學校師資有限,也未必所有教師都能具備課程發展能力或特殊的才藝專長,因此,如何整合政府專案計畫補助及民間力量,來補足學生欠缺的素養是這些學校共同面對的困境。水碓在主任、老師們的努力下提供了一些嘗試和方向,希望能為其他學校提供一些參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