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

上传人:杰猫 文档编号:3611491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教学与研究?年第?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学习母语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语言环境 中,认识周围世界和自身,学习有关社会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同时学习语言的。因此,母语是每个人的全部知识的载体以及跟周围世界和自身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工具。学习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情况 就 很不 相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往往是在脱离有关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孤立地学习某种外语或第二语言。这些年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实际运用外语作为一种现实的交际工具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现行的外语教学方式有不少缺陷,特别是因为没有同时学习有关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很难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在实际运用这种语言时就会发生

2、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外语教学界不少人主张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中要注人更多的文化内容。这大概是近年来外语教学界出现的文化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目前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开设国情概况或文化课,一种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入和语言密切有关的文化内容。开设中国国情概况或中国文化课的好处是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并且不要求 教师一定要懂外语,师资问题容易解决?缺点是这样的课程的内容不一定和语? ?言教学密切配合,不能完全解决或不能解决和语言教学有关的文化问题。有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涉及面很广,也很专,如中国古建筑、绘画、烹调、佛教等等,和语言教学没有太 直接的关系,并且连

3、多数中国学生也不熟悉。这就成了为开文化课而开文化课,和语言教学不太相干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有其本身的价值,也有一部分外国人想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对这一部分人来说,汉语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目的。但是这部分学习中国文化专业的人必须先掌握汉语,而他们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同样会碰到很多需要解决的文化问题。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人和语言密切有关的文化 内容的好处是能直接解决和语言学习有关的文化问题,缺点是师资问题不容易解决,因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外语,而且要对中外历史文化都有相当高的修养,否则难以胜任。不过就语言教学而言,这后一种方式是更理想的,因为结合语言教学讲解必要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能直接

4、解决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学习方面的困难而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增加课时,而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任何其他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学习方面的所有的困难。现在似乎有一种趋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入越来越 多的文化内容而并不是所有这些文化内容都和语言学习直接有关。因此?有必要探讨究竟哪些文化因素最有可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以下是我们的初步意见。?一?受特定的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语汇,如“梅雨”、“梯田”、“戈壁滩”、“熊猫”等等。这些语汇在其他许多国家的语言中是没有的,如果简单地把“梅雨”译成? ? ? ? ?,外国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即使解释成“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中国长江 中下游地方连续下的

5、细雨”,外国学生也还不十分明 白。这就要求教师进 一 步?讲解,而如果这样的语汇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应该讲解有关的文化内涵,否则外国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象“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类诗句的含义,也无法理解文学作品中一系列对梅雨描写的言外之意。没有见过梯田、戈壁滩和熊猫的人单凭语言描写是无法让学生理解的,最好是放录像片让学生看看究竟是什么。这一类语汇不适当讲解是不容易理解的,还会造成错觉。不过这一类语汇都比较具体,还是最容易学习的。?二?受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如“馒头”、“木择肉”、“旗袍”、“大褂”、“四合院”、“楼台亭阁”、“抱厦”、“堂屋”、“炕”、“窑洞”、“板

6、车”等等。这一类语汇大概单靠讲解还不行,和受特定的 自然地理环境制约 的语汇一样,最好看实物或者看图片、录像,食品 最好是尝一下,否则恐怕越讲越糊 涂。不要说外国人,不同地区的中国人对别的地区的事物也不了解,例如南方人就不了解什么是“炕”,华北地区的人不 了解什么是“窑洞”。过去京剧演武家坡,王宝? ? ? 住的是砖砌的圆弯形的砖窑,可见他们也没见过真正的窑洞?三?受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 的语汇,如“科举”、“同知”、“干部”、“支书”、“衙内”、“农转非”、“下放”、“打假办”、召个体户”、“皮包公司”以及一系列亲属和社交称谓等等。这一类语汇反映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不讲清楚有关的制度是

7、无法理解其确切含义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之间往往找不到一 等义的对应词,很难翻译,只能讲解。例如“举人”、“状元”这些词在西方语言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词,要解释得确切而外国学生又 能理解就很不容易。什么是“农转非, ?解释成“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恐怕外国学生还是不懂。什么是“户口”?现代汉语词典的“户口”注为“户籍”,汉英词典注为? ? ? ?“? ?一? ? ?“? ?,外国学生肯定还是不懂。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讲解中国近几十年来的 户籍制度。为什么要“适当”讲解,因为语言裸不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课,只要讲清楚和理解这个词语有关的内容就可以 了。讲解一下“户籍不得到有关当局批准不能自由更

8、? ? 改”,“农业户口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公价粮油供应,也不能随便在城市找工作”等等就 够了。称谓问题是非讲不可的,否则外国学生一定会搞糊 涂。这要 求教师对我国过去和现在的称谓系统有所研究,否则也会讲不清楚,特别是现在的社交称谓系统正处在变动 之中。现在不少人喜欢起用过去一些比较文雅的社交称谓,这在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剧中偶尔出现,在学术界也有一些人使用,但是往往用错,因为他们不很了解过去这些称谓的正确用法。例如把别人的丈夫称为“外子”,把自己的女儿称为“令爱”就是大笑话。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花一点时间熟悉各种称谓的正确含义和 用法,然后在必要时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谁也不能说对本民族、本

9、国的社会和经 济制度的各个方面都理解得很透彻,都能讲清楚,所以花点功夫去熟悉熟 悉是完全必要的。?四?受特定的精神文化生活制约 的语 汇,如“克星”、“虚岁”、“冲喜, ,、“韬晦, ,、“黄道吉日?、“王道?、“霸道” 、“积德?、“扫帚星”、“鹊桥”、“红娘”、“阿?”、“居士”、“吃教”等等以及众多的成语、熟语,如“一日三秋”、“柳暗花明”、“做一天 和 尚撞一天钟”等等。这一类语汇数量 多,文化内涵丰富,也没有完全等义的对译词,必须结合中国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传统来加以解释。例如“冲喜”要解释起来就很不简单,要让外国学生理解更不容易。“鹊桥”牵涉到牛郎织女的故事,“红娘”要首先简单介绍一

10、下西厢记。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历史故事或是一篇古典文学作品,不稍加讲解,对这个成语的确切意义就很难理解,使用起来容易出错。除此之外,还有相 当数量的普通语汇凝聚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内容,如?狗, ,、“狼?、“虎?、“龙”、“龟”、“松”、“鹤”、“竹”、“梅”、“兰”、“秋”、“红”、“黄”等等。“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受贱视的动物,用“狗”组成的语汇很少是好话?“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附加意义截然不 同?“龙”绝对不是西 方的? ?,? ? ?是?一种吃人喷火的恶魔般的怪物,而“龙”是腾云架雾,喜降甘霖,造福众生又神通广大的神物?“红”是喜庆的颜色,“白”是丧事的标志,这些都和西方文化异趣。近百年来

11、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红”代表“革命”、“白”代表“反革命”,“左”代表“激进”、“右”代表“保守”,“黑色”是丧事的标志等等都不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至于将来会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那就只能让历史去做结论了。这一类附加意义很容易被忽略,而这正是应该特别讲解的。?五?受特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例如谦辞和敬辞,问候语,祝贺语,礼貌语言,语言禁忌,语言迷信等等。这一类问题由于研究得不够,讲起来比较困难。不少人跟外国学生说“吃了饭没有?”等于? ? ?这样解释是不很确切的,因为? ?“? ?是比较固定的礼貌用语而“吃 了饭没有?狱不是固定的用语,也可以说“你也来了?”“到哪儿去

12、?”等等,视当时的情景而定,真正起作用的礼貌原则是要表示已经注意到 了对方并主动致意,具体的话怎么说倒是次要的。中国人也不是无条件地谦虚,有些谦辞和敬辞事实上已成为套语,只是没有人去系统整理罢了。现在通行的“谢谢”是从西方引进的,但使用范围还不相同。在中国对理所当然的事不习惯说“谢谢”,如售货员找钱给顾客,顾客不说“谢谢”,女儿给妈妈倒水,妈妈也不说召谢谢”,在这种场合说“谢谢”让人感到别扭,不真诚,因为“谢谢”总有“谢”的理由。中国人认为钱是应该找的,女儿是应 该 给妈妈倒水的,没有理由要“谢”。?六?受特定的认识方式影响的语言习惯,如认识事物从 大 到小,所以说“? ? ?年月?日下午三点

13、? ? 分”,“中国北京王府井”等?按事件的先后发生顺序组织词语,按先原 因二条件,后结果的顺序组织分句等等。这六个方面是受文化因素影响比较明显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应该优先考虑的,但是没有理由就限于这六个方面。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该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东方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上和中国有不少共同点,相同的方面就不必讲或不必 多讲。对西方国家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文化上和中国的差异较 多,就有更多的问题要讲。总之,要根据不 同对象组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注人文化因素还应该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

14、容,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分阶段讲解,不必一次讲完。例如“红娘”在低年级可以先解释为“媒人”,到高年级再介绍西 厢记的故事。怎样在语言教学中注人适当的文化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也许还是一种艺术,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责任编辑?黄宝树】?上接?页?附注?关于交际文化的定义参见张 占一 先生文?试议交际文化和 知 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第?期。?美拉里萨姆瓦等著跨文化传通,中译本三联书店? ?年第?版第巧页、第幻页。?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中译本华夏出版社?年只月第?版第?页、第? ? 页。?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中译本东方出版社?年?月第?版第? ?页。?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第?期。?美?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中译本辽宁人民出版社? ?年?月第?版第?页。【责任编辑,李清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