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0620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word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子昂(659700) ,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少任侠。开耀 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 麟台正字, 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 攸宜击契丹。后解职 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 死于狱中。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 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 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

2、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 课文赏析:课文赏析: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 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 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 , “独”字有什么作用?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填写。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

3、渴望之情的诗句是: , 。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

4、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是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 苍茫孤独的意境。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导学案参考答案:导学案参考答案: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 怀悲愤。怀悲愤。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 , “独”字有什么作用

5、?诗人想到宇宙浩大,个人渺小,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内心无限感慨,涕泪纵横。诗人想到宇宙浩大,个人渺小,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内心无限感慨,涕泪纵横。 “独独” 字,正是诗人寂寞、凄凉、苦闷的心境。字,正是诗人寂寞、凄凉、苦闷的心境。 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6、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填写。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渴望之情的诗句是: 前不见来者前不见来者 , 后不见古人。后不见古人。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独怆然而涕下独怆然而涕下 。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7、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是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 苍茫孤独的意境。望岳望岳 一、一、预习、自学预习、自学(独立完成)(一)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

8、,人格高尚,他的约 1500 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 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代表作:“三吏”:新 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其诗 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2)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轻的诗人离开 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 泰山高大雄伟的

9、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 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 ) (2)未了( )(3)决眦( ) 2、掌握系列加点词的意义,帮助自己理解句意。 (1)齐鲁青未了( ) (2)造化钟神秀( ) (3)阴阳割昏晓( )( ) (4)阴阳割昏晓( ) (5)荡胸生曾云( ) (6)会当凌绝顶( ) (7)会当凌绝顶( ) 3、熟读全诗,借助翻译书理解句意,把你理解的句意写在诗句的右面,划分节 凑,掌握诗歌大意。望岳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课堂研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二、课堂研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提示:抓住各联的关(提示:抓住各联的关 键词)键词)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 种精神和气概?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归纳诗歌的主题。 (提示:运用“这首诗歌通过写(内容) ,表达了作 者的情感。 ”的句式表达。 )三、品味语言。三、品味语言。 (1) “造化钟神秀”中“钟”字使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11、。(2)“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四、拓展思考:四、拓展思考: 望岳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 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 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五、当堂检测。五、当堂检测。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 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的特点, “阴阳割昏晓”一句写 出了泰山_ _ _的特点, 3、理解性默写。 (1) 望岳中_ _,_ 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望岳中_ _ _,_ _ _两句虚笔写出了泰山的 秀美,用

12、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 望岳中_ _ _,_ 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 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参考答案 二、课堂研讨 1、(“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 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2、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广阔、景色秀美、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 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 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4、品味语言 (1)泰山是什么样子?(1 分) ;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或高大雄伟) (1 分) ,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 分) 。 (2)“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 爱。 (3)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 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或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