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9398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4.7《儒林外史》word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3、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 环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4、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 法,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 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学习难点】1、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 【学

2、习过程】 一、走近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 年)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 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 ,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 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 54 年,在全椒 23 年,在赣 榆 10 年,在南京 21 年) 。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 ,赋援 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 (公元 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 ,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 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

3、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 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 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 20 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 (一 本作五十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 又有诗说七卷, 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 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 “文木山房” ,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 故又称“秦淮寓客”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 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 22

4、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 至 1754 年 53 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 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 外史 。该书中范进中举一文还被选入八(初二)年级下册的语文书。这部小说大约用 了他近 20 年的时间,直到 49 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用来纪念他的“吴敬梓 纪念馆

5、” ;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 二、了解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原本仅 55 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 ,可以证明在吴敬梓 49 岁的时候已 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 ”全诗最后 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 ” ) ,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 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 56 回,其 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 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6、”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 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 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 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 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 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 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书 56 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 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

7、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 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 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 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 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 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 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 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三、阅读文本

8、,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对笔下的匡超人及其其他人物的态度只是批判和抨击吗?阅读课文,我们可以从 以下三方面思考并分析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1、思考一: 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为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 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结合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填 写下面表格:匡超人的无耻行为为自己开脱辩解来源:Z。xx。k.Com你的独特感受执意送夫人下乡来源:学+科+网 Z+X+X+K隐瞒婚史,再结夫妻对待家人的态度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 置办丧事潘三入狱,恕不探望对待儒林旧友的态 度怕承担赏罚明之虞恬不知耻自夸误用

9、“先儒”,酿成笑话, 不以为耻2、思考二:小说是如何描写这个心地善良、讲孝道、重情义的青年的?3、思考三:者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说明作者所处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 染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 四、拓展延伸 匡超人由善良变丑恶、由勤勉变迂腐的过程,责任到底在谁? 责任在于儒林众生,是他们的熏染、腐蚀导致他的变质。/责任全在于他本身,如果他 坚守自己善良,就不会变质。 五、探讨本文的艺术成就1、独特的结构“虽允长篇,颇同短制” 2、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辛辣的讽刺 3、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等等,都是讽刺小说艺术的基础。 六、写作练习1、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定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2、假如匡超人活在今天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