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9179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1《春江花月夜》word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来源:学科网 ZXXK选修课如何上?这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人也是第一 回面临,不过看了网上上一届同仁发表的教案,总觉得有“迂拙”之嫌,无非 是搬来现成的资料,来个“大参考”,来个“大放送”,这样岂是正确的教路? 选修课的设置,本意无非是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境界,如果这样 “折腾”下去,莫不会把教师累死,把学生燥死?唐诗宋词选读分为 12 个专题。第一专题是“风神初震”的初唐诗,该 专题有 5 首诗,3 首教学篇目,2 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春江花 月夜系教学篇目。阅读有点难度。学习过程中主要解

2、决三大问题:1、读懂, 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 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尽管对我们这类农村学生有赶鸭子上架之嫌,也 是务应试之需。专题目标:1、能够感悟诗人的情感和思想。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3、能撰写 500 字左右的鉴赏文章。本课目标:1、 了解作者和初唐诗的基本风格。2、 理解字词句子,把握基本情感和思想。3、 学习诗歌的赏析。4、 熟悉诗歌的朗读。教时设置:2 教时第第 1 1 教时教时要点:整体了解,朗读理解过程:一、导入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

3、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 生辉,引人注目,闻一多先生曾将此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 论家说张若虚这一首诗可以“孤篇盖全唐”。今天我们来欣赏这篇经典诗作。二、了解作者张若虚(660 年-约 720 年),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以文词俊 秀驰名京都。开元初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工诗, 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着名。今仅存诗两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 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语言清 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空明清丽,洗去了宫体诗的脂粉气。其中“江畔何

4、人 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句为历代 传诵。三、朗读、理解1、听配乐朗读2、自由朗读3、看注解,查工具书,问同学,弄懂文中加线的词语: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共潮生。滟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霰。空里流霜不觉飞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

5、人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水成文。昨夜闲潭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摇情满江树。来源:学|科|网 Z|X|X|K4、班级交流(连海平:江潮入海,海江相平。共潮生:明月和潮水一同生长。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空里流霜不觉飞:月光象白霜一样

6、从空中流下,又感觉不到它的飞动。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一名双枫浦,在今湖南浏阳县。这里也可以理 解为泛指长着枫树的江浦。枫叶秋时经霜变红,故青枫指春天的枫树。不胜愁, 经受不住忧愁。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可怜:可恼。离人:离别的人。玉户帘中卷不去:指闺中思妇不胜离愁,卷起帘子,想带走月儿,可是帘 卷,月不卷。捣衣砧上拂还来:类似上句,捣衣之时,月照砧上,拂之欲去,水去而月 不去。愿逐月华流照君: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光不度:不能跟随月光飞渡(到你那儿)水成文: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闲潭:悠闲的水潭。可怜春半:可狠啊春天过了一半。碣石潇湘无限路: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潇湘,潇水

7、与湘水,二水在湖 南零陵合流后流人洞庭湖。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西沉,落月的余晖洒满江边的花林、枫树,仍然摇 动着离情别绪,无法排遣。)5、整体理解。和同学合作,请用散文语句,将诗歌中跳跃的内容整体连接起来。(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 潮水一起涌生。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荡漾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 月光生成。来源:学科网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 那洁白的光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泻下,又感觉不到它的飞动,照得江畔的白沙一片 连成。江水、天空浑

8、然一色,没有半点灰尘,明亮的空中只挂着孤月一轮。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那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时最初照耀着那人?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那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永恒。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流水声声。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青枫浦上的思妇不胜忧愁,伤心失魂。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心有遗 恨?可恨呀楼上徘徊的月光,老是映照着梳妆台前的离人。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那愁人的月;虽然拂去短暂消失,可一下子它又回到 了捣衣砧。此刻互相望着月可却互相听不到声,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着你的身。大雁虽能远翔,随月光飞渡您身边却不能,鱼龙虽善潜游,却游不到你身

9、边,只在那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晚梦见花落悠闲的水潭,可恨啊春天过了一半,回家还不成。来源:学科网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殆尽,江潭上落月,如今又西沉。斜月慢慢下沉,藏入海雾里啊,碣石与潇湘无限遥远,难见呀心上人。乘着月光回家的不知有几人,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愁情,满江满树, 叠叠层层。)(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意译)四、背诵第第 2 2 教时教时要点:赏析、作业过程:一、背诵来源:Z+xx+k.Com二、赏析对以下问题,先个人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体会春江花月夜深沉、寥廓、宁静、怅惘的艺术境界,并找出有关 词句,具体说明(景。诗人把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春江 潮水”“海

10、上明月”“芳甸”“花林”形成了寥廓、宁静的意境。 情。以良 辰美景衬出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之苦,“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 月楼?”,怅惘;又以细节描绘“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表现一 种愁苦。感。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 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它展示了大自然 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 的真挚的探索,深沉而有意味。)2、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 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 来写,但又有重点

11、,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 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 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 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3、下面两句诗中,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请结合你对诗 中的情境和意象的理解,为它们选择最为妥帖的字,并说说理由。(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句中的“只”字,有 些版本作“望”,你觉得作“只”好还是作“望”好?(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中的“待”字,有 些版本作“照”,你觉得作“待”好还是作“照”好?(“只”字写出

12、了月圆而缺;月缺而圆,年年相望,只是如此,从来没有 两样的明月,人哪里比得上明月之长在永恒的情景,而且与“无”字相对。个 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却是“代代无穷已”的,这样也就与 “年年只相似”的明月一样获得了永恒。“望”字虽然也写出了江月互望的动 作神态,也包孕了望月之人的怅惘之情;但从前后对应、简洁来说,还是选 “只”好。)(“待”字表现出了明月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但又永远不能如 愿的情境;而“照”字只表现出了月光照人的情景,缺乏“待”字的悠远和怅 惘的意境。)4、诵读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结合张若虚、刘希夷的诗和你对宇宙人 生的思考,找出此诗中与春江花月夜抒情方式相似的

13、句子。代悲白头翁唐 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注颜色指容貌。摧被砍伐。寄言传话。这里是奉劝的意思。 红颜子指年轻人。 伊他,他们。光禄古代官职名,职掌宿卫 侍从。将军指东汉大将军梁冀。据后汉书梁冀传载,梁

14、大兴土木, 建造府宅,“图以云气仙灵”。相识指友人。三春指初春、仲春、季 春,即春季的三个月。宛转蛾眉指女子描画的线条弯曲的眉毛,代指美女 容貌。须臾顷刻之间。但只要。(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 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与“今年落花颜色 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 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情感寂寥的兴叹,人世沧桑的感慨。)5、春江花月夜中用词精彩的地方很多,试举例说明。(比如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乃是伴随着海潮 一同生长的。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字,而用生长的“生

15、”字,一字之 别,另有一番意味。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明月共潮生”,就渗入诗人主观的想像,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 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6、古人在诗歌中常常喜欢用“月”和“江水”的意象来表情大意,试找 出几句,并分析这两种意象含盖的情素。(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 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 刘禹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意象含盖的情素:思念,怀想,寂寞,冷落,凄美。(2)江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 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意象含盖的情素: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绵延思念,愁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