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8467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树叶都是绿色的吗》版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树叶都是绿色的吗选自语文 S 版四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上学时候的故事,她总称赞自己的中小学老师讲授知识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从生物课上悟到的哲理,对她的成长和从事的医疗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在医学上一再创造奇迹。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学生能够“悟”出一些语文学习规律,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可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现规律,灵活运用。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

2、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前我安排了一项课外活动,要求学生们自己到树林、路边等不同地方采集形状各异、颜色各异的树叶,仔细观察,并要求于第二天带着树叶到课堂上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 13 个生字,其中会写字 10 个。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 , “异口同声”等四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让生明白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实践习惯,

3、不能人云亦云。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去调查实践,不能人云亦云。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明白实践出真知,不要人云亦云的道理。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点拔法、朗读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自学法。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新鲜树叶、树叶标本。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13 个生字,其中会写字 10 个。结合字典,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奇百怪” , “异口同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教学难点:1.理清课文的结构,了解文章大意。一、提问式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板书:树叶都是绿色的吗)2读课题(1)指名读课题。学生评价。(你觉得他或她读得怎样?)(2)教师相机指导,读出疑问语气。过渡: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让学生说出不同的颜色。)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 45 页。3.介绍林巧稚。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师辅导。1、仔细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语,查字典理

5、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2、在小组基础上,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3、生交流学字方法,师组织生分组进行读生字比赛。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小组讨论,师巡视。(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讲了林巧稚的哪几件事?(3)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学生交流读书收获。(1)请同学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2)读了该文,你觉得林巧稚是一个怎样的人?( 3 )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准字音,不添字、漏字。(4)师评价朗读情况,纠正错

6、音。四、布置作业。1抄写该课生字、词语,积累该文中的成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与林巧稚有关的几件事情,体会林巧稚所明白的哲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该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该文。在学习之前,先请同学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二、学习课文 12 自然段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该部分。2分小组讨论该部分内容,并思考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3小组内交流

7、“兴味盎然、经久不忘”的意思。4小组内推荐代表回答问题。三、以读代讲,引出问题1到底是什么知识让林巧稚经久不忘呢?师生分角色朗读 38 自然段。提出朗读要求。2提出问题:a 你们同意课本里同学们的答案吗?b 你认为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树叶的形状都是椭圆形的吗?c文中的同学们回答得整齐不?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思考这个词语“异口同声”的意思,并用其造句。3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昨天,同学们在美丽的大自然里采集了许多树叶,找到了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边看边说树叶都有些什么颜色?(讲桌上展示同学们搜集的树叶。 )4同学们,现在树叶的颜色是怎么样的呢?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呢?(板书:颜色五颜六色,形状千奇百怪

8、。 )5你从这个事情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迅速在文中找答案,看谁先找到?大声读出来。6师解释“人云亦云”的意思。课外延伸:看来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你要认识某一样东西,都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不能人云亦云哦!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四、学习第 9 自然段。1一堂生物课让林巧稚明白了人生哲理,那在工作中,她又是怎么做的呢?2指名朗读该部分,注意不添漏字。其余同学思考刚才的问题。3指名回答问题。 (板书:理论联系实际。 )4同学们,联系该文内容,谈谈以后你们在学习中,生活中要怎么做呢?你想对林巧稚说什么呢?(生各抒己见)5.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神奇,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装饰了我们的世界,你

9、想对大自然说什么呢?(生各抒己见)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树叶并不都是绿色的,树叶的颜色是(指板书:五颜六色。),树叶的形状是(指板书:千奇百怪。)学了该文,我们不仅要保护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别人说什么,我们也跟着说什么,要了解某样东西,要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哦。2.实践小活动,将同学们搜集的树叶贴在教室内。六、作业布置。1.做练习册上的习题。2.用“异口同声、经久不忘”等词语造句。板书设计:颜色五颜六色树叶 形状千奇百怪 知识联系实际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把

10、主动权交与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细心观察,在观察中得到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发现.上课文前,同学们把采集的树叶拿出来互相欣赏,互相交流,面对课文,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但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愿望还是很强烈。于是,我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情绪,孩子们课上表现还是很活跃。教学该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采用部分学习法,先将课文分成 3 个大段,然后各个突破。我让学生读熟,采用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能人云亦云,要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得到启迪,学会在学习中,在生活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林巧稚正是这样,才在医学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很快明白了课文,明白了道理,从而受到了教育。但在教学中,我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课堂上有些问题只要有学生回答正确,我就给予了肯定,而没有给其他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没有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