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猜想王国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083813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7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海宁猜想王国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海宁猜想王国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海宁猜想王国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7王国维故居的厅堂十足的中国味, 正方形的几案、 红木 太师椅、 山水中堂、 匾额、 对联、 瓷瓶、 花插, 应有尽有。对联 是张宗祥写的, 行书, 不偏不倚, 与 “旧书不厌百回读, 至理真 能万事忘” 的联语有内在的关系。上方是篆书 “娱庐” , 难道 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 “娱庐”王国维父亲王乃誉的精神 居所?生于1847年的王乃誉, 字与言, 号纯斋, 退隐乡里后 改为承宰、 娱庐。眼前的 “娱庐” 与王乃誉的 “娱庐” , 是何种 关系, 还需慢慢考据的。好在我们是为王国维而来, 就不愿 意过多地推敲 “娱庐” 。然而, 来到王国维的故居, 想绕开王 国维的父亲绝对不行。作为现代中

2、国学术界的奇才, 家学的 影响尤为重要。 不知为什么, 我从 “娱庐” 返回王国维故居的大门口, 在 王国维的塑像前呆呆地看着。 这是一尊高度概括的塑像, 长 衫, 手臂, 神情, 在块、 面中表现着一位倔强学人的清高。 刚 才, 从这尊写意的塑像前匆匆经过, 当步入故居大门, 看到 “娱庐” 时, 突然想回到塑像前看看 “王国维”写意的雕 塑, 凝固的生命真实, 延宕着我的想象。 “娱庐” 对王国维极其重要。 这是他的出发点。 他在这里 长大, 在父亲的养育下, 一天天成长。 青年王乃誉曾在溧阳县 当差, 父亲病故, 便回到家乡, 以读书教子为乐。 王国维评介 其父说: 乃誉公曾尽窥了各家所

3、藏宋、 元、 明、 清书画, 以至碎 石零金, 成了真正的收藏迷。 王乃誉良好的文化修养, 自然会 对王国维的学格外的要求。 他除了督责儿子学好私塾 课程, 以备科举考试之外, 还亲自 “口授指划” , 让王国维写诗题对, 临帖习字, 鉴别书画古器。 在临帖上, 王乃誉教导儿子以 “笔、 墨、 力” 作为书法的 “三字金 鍼” , 亲授悬腕、 运笔、 施墨的功夫, 期望达到 “气韵生动、 趣味闲逸” 的美学境 界。 在鉴赏方面, 王乃誉强调 “毋为重名所骇, 毋为秘藏所惑, 毋为古纸所欺, 毋 为拓本所误” , 父亲的 “鉴赏四毋” 对王国维日后的治学影响颇大。 父亲是儿子最好的导师, 王乃誉

4、指导王国维学书, 目的是经世致用, 而非 是当一名书法家。 有意思的是, 无意成书家的王国维, 恰恰是因一幅扇面, 一首 咏史诗, 偶然得到罗振玉的赏识, 才得以迎来人生的转机。 在东文学社学习的 王国维手书了一幅扇面, 录有自作 咏史二十首 中的一首: 西域纵横尽百城, 张陈远略逊甘英; 千秋壮观君知否? 黑海东头望大秦。 罗振玉看着扇面, 喜出望 外, 他说:“公来受学时, 予尚未知公。 乃于其同舍生扇头读公 咏史 绝句, 知为 伟器, 遂拔之俦类之中, 为赡其家, 俾力学无内顾忧。 ” 少年并不得志的王国维, 在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里, 依靠家学, 崭露头角了。 接到海宁文联的邀请, 我

5、就预感, 造访王国维故居的机会来了。 我带着王 国维 人间词 人间词话 的手稿本, 一边读, 一边靠近海宁的盐官古镇西门内 周家兜, 最后, 在一幢白墙青瓦的老房子前停下了。 这是王国维的家, 这是中国 读书人愿意关注的地方。 1877年, 王国维在这里出生, 1898年, 到上海求学, 从此开始了自己读书问学之路。 如果说, 在 “娱庐” 的王国维是王家的孩子, 那 么, 离开海宁的王国维就属于中国, 属于世界了。 正如梁启超所说, 王国维 “不 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 耕读人家, 房子温馨, 书卷气浓郁。 一层的几个房间, 布置成了陈列室, 图 片与文字, 简要说明了王国

6、维坎坷的一生, 以及他的著述、 学说, 还有读了依旧 想读的诗词。 狭窄的木楼梯直通二楼, 四间房子依次是卧室、 书房等。 不宽敞, 也适中, 拢得住诗心梦想。 王国维在 “娱庐” 长了本事, 到上海, 入 时务报 馆, 后入东文学社, 得到罗振玉的赏识, 辄去日本游学, 筑就了学问之基。 谒拜王国 维故居的一行人, 多半是能书善画之人, 在王国维的家里谈王国维, 便有了倾 向性, 因此, 王国维的书法造诣就成了主要话题。 也许王国维的时间多半被读书、 著述占去, 很少见到他的可供悬挂的书法 作品。 王国维故居陈列的墨迹, 基本上是书稿、 尺牍、 笺书、 便条等, 幅度不过盈 尺, 字型只有一

7、厘米大小, 结构谨严, 章法疏密得当, 笔力遒劲, 做文章读, 铿镪 有力, 当书法看, 赏心悦目。 王国维是较早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又认真考释了道 光、 咸丰以后出土的 “三代重器” 毛公鼎、 盂鼎、 克鼎, 以及虢季子白盘等钟鼎彝 器铭文, 融会贯通了 “地下之学问” 与 “纸上之材料” , 撰写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甲 骨文的代表作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 遗憾的是, 在王国维留下的墨迹 里, 没有见到他写的甲骨文。 我是带着王国维 人间词 人间词话 的手稿本到海宁的, 我觉得这些小 楷, 与海宁盐官镇西门内周家兜的王国维故居血脉相连。 文化开蒙直到功成名 就, 毛笔是他惟一的书写工具。

8、王国维的小楷起点高, 路数正, 入纸扎实, 点划 交代清楚, 墨偏淡, 却不失沉实, 笔力实, 又显空灵。 王国维是为了写作而写字, 他必须考虑所书写的文字内容和阅读者知识准备的对应关系。 因此, 王国维写 字十分收敛, 字的重心明确, 易读、 易懂。 他的行书亦从二王中来, 又吸入宋人 的气息, 严谨、 精致, 线条富于变化, 与文稿内容相得益彰。 学者写字, 要求较 多, 首先想到字是载体, 读者感兴趣的是字与字组成的文章, 和蕴涵文章中的 思想与境界。 王国维谙熟中国传统文化, 他知道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 很少是因艺术的目的诞生的, 这些闪耀着智性之光的远古字迹, 是人与人之间 的

9、文化交流, 是宗教信仰, 是情感抒发。 他最后的绝笔, 也印证了这一点。 1927 年6月2日, 王国维用毛笔写下了一封遗书, 其中的一句话是 “五十之年, 只欠 一死” , 然后自沉颐和园昆明湖, 给人留下无尽的疼痛。 我多次看过王国维的遗 书, 我觉得, 王国维遗书中蕴含的生命绝望和 人间词 人间词话 手稿的智慧 芬芳, 是极端之美。 因此, 我认为, 它们是20世纪两篇杰出的书法作品。 王国维故居并不宽敞, 结构还算合理。 从房子的后门出来, 就是一个小小 的院落, 榉树和枫香树诗人一样低吟浅唱, 低矮的灌木垂首倾听。 看着几株树, 我想起王国维的词句:“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10、。 ” 他是不是看着自 家后院经历四季的树, 才有这样的感慨, 这样的忧伤呢。责任编辑: 明江电话:(010) 65389195电子信箱: 2016年1月11日星期一新作品杂草的正史与野史杂草的正史与野史杂草的故事 阅读小札赵瑜在现代中国讨论 “经典” 问题, 或者对于现代中国 的 “经典” 问题进行考察, 其间的知识视野、 问题意识、 理论工具以及历史关怀与传统中国自是有所不同。 在传统中国士人的精神世界与知识谱系中,“经 典” 长期处于核心位置。 由此形成与辐射开来的 “经 典” 观念也在社会、 思想、 学术、 文化、 艺术与教育等领 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结构作用。 在近代史家看来, “经

11、典淡出” 乃是晚清以降 “古今之变” 的关键节点。 在 “西学东渐” 的潮流冲击下, 传统 “经典” 及其代表的价 值秩序与制度想象不断 “解体” , 部分就此湮没, 但也 有部分转化成为了现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资源。 在这一渐次展开并且绵延当下的历史进程中, 百 余年前的 “事件” 如今已然成为了某种无法回避的 “前 提” 与 “背景” 。也就是说,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与 变局中, 任何关于 “经典” 问题的讨论, 作为一种回应 “现代问题” 的重要途径, 近乎天然地内置了现代视野 与现代立场, 并且有力地参与到了 “现代精神” 的建构 中来。 当然, 对于 “现代” 的理解与实践千门万户,

12、“传 统” 也绝非铁板一块, 而是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经典” 。 所谓 “淡出” , 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相对于其既往的位置 与功能而言。 而事实上,“经典” 在现代中国 “风流云 散” 时, 也自有 “移步换形” 。 在传统中国,“经典” 是 “天下” 格局的独特资源; 而进入现代, 一个新的 “经典世界” 在以 “世界经典” 为 参照的历史实践中被组织与叙述出来。 这是 “经典” 观 念本身在过去百余年间发生 “古今之变” 的一大表征 与动因。 一方面,“西方正典” 大量进入中国, 经由知识 “环 流” 与思想 “共振” , 发挥了日益广泛的影响; 在这一过 程中, 传统中国在多个层面上发生嬗

13、变。 另一方面, 一 套以历史化与科学性为基础的 “经典” 话语开始生成; 较之既往对于 “经典” 的讨论方式, 这一模式更具开放 与普遍意义不过, 在 “古今之变” 背后的 “古今之 别” , 以及在新的可能性中潜藏的限度与误区, 也同样 值得认真反思。 概而言之,“时代重构” 与 “经典再造” 在现代中国 通常互为表里与因果, 彼此支撑与发明, 两者相生相 成。 是故, 理想的现代中国研究自然也就对于学者提 出了兼备时代意识与经典视野的要求。 在现代中国,“经典” 既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同时也经常被作为一种对抗 “时代” 的资源。 现代中国的 “经典” 话语蕴藉的丰富张力与复杂结构,

14、为经此 “回到历史现场” 提供了多重可能性在 “经典” 中 见 “时代” , 也在 “时代” 中见 “经典” , 更在两者的互动 关系中见现代中国的面相与肌理。 不同于 “冲击反应” 或者 “影响接受” 的研究 思路, 也有别于从范畴与观念的角度关注 “内在理路” 的学术范式, 将 “时代重构” 与 “经典再造” 并举的论述 策略, 旨在强调在 “时代” 与 “经典” 互动的结构性视野 中, 通过与现代中国的重要人物、 事件、 文本以及潮流 进行对话, 既回应思想、 学术、 文学以及文化等领域的 诸多核心命题, 也不断打开新的论题与论域既在 时代性中赋予历史性, 也在历史感中带入时代感。 以

15、“时代” 为 “意识” , 秉持了主张 “渊源有自” 的北 大文史传统, 主张 “回到历史现场” 是其重要特征。 30 年前的1985年, 北大中文系教师钱理群、 黄子平与陈 平原发表 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提出了打破既有 研究格局的具有整体观的新的学术思路。 这一思路在 日后积累的 “实绩” 之一便是 30 年间中国学界对于 “晚清” 的重新发现。 此前, 关于 “现代中国” 兴起的经 典论述是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 借助报刊与档 案,“发现晚清” 的学术潮流凸显了 “晚清三十年” 而非 “晚清七十年” 与 “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历史与逻辑关 联。 在这一历史叙述方案中, 以

16、1872年 申报 创刊为 标志的对于 “晚清三十年” 的历史展开方式影响深远 的媒介革命, 也就足以与1840年中国开始进入 “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断代意义等量齐观。 30年前的 “突破” , 如今已是知识与思想层面上 的 “常识” 。 而所谓 “回到历史现场” , 正是循此对于现 代文学、 史学与哲学等学科的身份与使命作出的重新 阐释、 定位与定性。 不过, 利用报刊、 翻检档案、 发现材料、 填补空白 只是 “返回” 现代中国 “历史现场” 的入口而已, 真正的 “返回” 还需要在对于 “史实” 的准确把握中形成具有 洞察力与穿透力的 “史识” 。“拾遗补缺” 旨在 “正本清 源” , 不断历史化的目的乃是不断问题化。 问题化意味 着在当下与历史之间不断对话。 倘若不能如此, 则 “学 术” 容易沦为 “技术” , 而 “生发” 也会堕入 “生产” 。 毋需讳言, 晚近对于现代中国的研究在很大程度 上呈现出封闭化与碎片化的倾向。 这固然有学术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