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84549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善待他人 学情分析透析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程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独生 子女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他们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比较普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较容易表现出对自我的一种盲目性,无法去善待身边的人 或事,也就或多或少或程度不一的存在着“不合群”的现象。使得他们缺乏交往,也不善 于去交往。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善待他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 少的良好品质。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 回报,善待别人,即是善待自己,而善待又是与欣赏、尊重、

2、关爱、帮助联系在一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能体现自己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了。善待他人是可以学习的。因而,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善待他人,特别是做好具体的指导工作,鼓励学 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赞赏他人,为他人喝彩,学会平等待人,从而感受一份愉悦与甜美!因此,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人,学会 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教学难点是能够待人处事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学会用恰当 的方式方法去赞赏别人。能体验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甜美。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找准 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指

3、导。2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程度,引导 学生潜心思考,提高领悟的深度。 设计思路本主题下设三个小话题,即“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赠 人玫瑰,手有余香” 。1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诚然,一起学习、 生活的同学进步了、获奖了,我们相信,这些同学总有他的过人之处,或是付出了更多的 辛劳,或是能力素质略胜一筹。如果我们能学会为别人的成功喝彩,就会看到别人优长的 一面,看到他人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从而增加自己学习和赶超的动力,也就自然搭就了 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 有能为别人

4、的成功喝彩的心态和胸怀。教师要借助于引领的作用,让学生感知到,学会为 别人的成功喝彩,是争取个人进步的明智之举。为别人的成功喝彩,还要多分析别人的优 长,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寻找改进和超越的方法,并立即付诸实践。那种仅仅停留在 观望中喝彩,不是真正为别人的成功喝彩。因为只有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发自内心的喝 彩,才能真正成为在让自己也进步的原动力。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 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凡是自己不希望别 人做的,自己也不应该去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 平等待人的体现

5、。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既可紧扣名言的要义,又 要尊重学生自己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如何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定要 “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激励学生勇于反思,寻找到自己在 善待他人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此作为思考和操作的支架去凭心而论地交流感悟直至提升。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许多事情很简单,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有些只是 举手之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种会心的微笑, 都能给他人极大的帮助。温暖他人的心灵,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因而,我们在教学这 一环节时,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一是要从实践性亲历中引发体验(

6、角色扮演活动获得) ,二是从心理性亲历中引发体验,进行回味。让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能够用恰当的方式去赞赏他 人。能力:待人处事,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甜美,具有宽以待人 的胸怀。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人,学会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 教学难点能够待人处事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赞赏别人。能体验到 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甜美。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刘翔夺冠,我国申奥成功,千手观音舞蹈表演成功后的

7、图片资料。2学生活动的图片。3阿姆施特朗的故事。4 “大禹治水”与“白圭谈治水”故事。5情景剧场案例。6准备玫瑰花、玫瑰卡。7收集相关的典型事例及故事。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喝彩的文章及成功事例。情境剧场的表演. 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 P2-P4 页内容,话题为“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 P5-P6 页内容,话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 P7-P9 页内容,话题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活动一真情祝福1出示:刘翔夺冠,我国申奥成功,千手观音舞蹈表演成功后的喝彩图片。2请学生回忆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师小结:

8、喝彩是点燃胜利的火种,是搏击蓝天的起跑线。你敞开心扉,播撒真情,你 不仅得到了快乐,而且还在传递快乐。由此可见,喝彩具有着神奇的力量,它不仅让人心 情舒畅,给人带来力量,使人感到愉悦,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板书课题:为 别人成功喝彩请听故事掌声 (教师放录音)3指导学生阅读掌声并思考:(1)小兰在语文课上为什么会两次获得同学们的掌声?(2)这两次掌声对小兰的命运起到了什么作用?4讨论交流书中问题:别人为我们喝彩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为什么要为他 人的成功喝彩?师小结:同学们,学会为他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对于自己逐渐走向成熟和完美 有着直接的影响。板书:修养【设计意图】引用中国

9、成功申奥等资源和书中故事的交流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为他人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胸襟开阔、气度恢宏的人,才能容纳百川,营造良好 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人格魅力。 活动二处处喝彩声1看活动,谈感受:出示学校活动时或学生活动时的图片。2讲经历,说心情:学生谈自己获奖时的心情,听到别人的祝福后的心情。3写祝福、送喝彩:把自己真心的祝福送给别人 我为_同学的勤奋喝彩,他(她)_ 我为_同学的爱心喝彩,他(她)_ 我为_同学的机智喝彩,他(她)_ 我为_同学的勇敢喝彩,他(她)_ 我为_同学的细心喝彩,他(她)_ 我为_同学的坚强喝彩,他(她)_4学生交流送喝彩和得到喝彩人的感受。师小结:为别人喝彩

10、,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这样,便会拉近自己与别人的心灵距 离,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为自己营造更好的环境,你付出了赞美,一定会收获了友谊 与合作。板书:气度【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的交流,让学生明白,为别人的成功喝彩是一种美德。当你 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时,你也在努力培养自己具有广阔的胸怀。 活动三喝彩有方师: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到:“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 别人,而在另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 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 ”依此之见,为别人的成绩喝彩还是 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其实就是做人的智慧,对生存能力、合作能力

11、、发展能力的增强和 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师讲故事: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 位是奥德伦。当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早已 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 个很特別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 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別忘了,回到 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 ”他环顾四周笑著说:“所以我是由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 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根据奥德伦的回答,

12、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3讨论为别人的成功喝彩的方法并完成书上第 3 页的友情发言。4行为辨析(1)情景 A:祝贺你,小东,你这次“运气”真好,被大家评为学习标兵了。情景 B:哈哈,你也得了“第一”喽!(2)学生根据情景辨析对错,并加以说明,谈感受。5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喝彩方面的成功事例。6师总结:为别人喝彩,是对别人的成功及其艰辛的过程予以肯定和鼓励,也是自己 内心的一种无私的美的展示。人生需要掌声,这掌声来自自己和别人,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为为别人喝彩,击响你真诚的弦,奏出一曲无私的赞歌。板书:真诚有方【设计意图】故事、辨析的学习,让孩子们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是非判

13、断上,而是让 学生充分认识为别人喝彩要虚心实意,恰如其分,传递真情,真诚地祝福才能传递友谊与 胸怀。板书设计 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修养 气度 真诚有方 第二课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一古人古训1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学生谈自己对这八个字的理解。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言 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 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容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 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2师讲解:以邻为壑的故事由来。要求学生评价“大禹治水”与“白圭谈

14、治水”3师小结: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 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 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4学生阅读书中故事买屋卖屋并评价苏轼的道德心境。5你听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听。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的原则,这是尊重他人, 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 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设计意图】故事贯穿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在含义。 活动二生活大课堂1教师就生活中两个常见的现象提出疑

15、问:(1) “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 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2学生思考交流之后,师揭示答案并小结:(1)“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2)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 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待人处世的法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那 么,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呢?3请学生感受书中的案例,了解这三位同学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并说说自己的态度。师小结:是啊,我们只有学会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才能时时处处做 到善待他人。(板书:将心比心)【设计意图】由生活现象到案例的分析,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活动三情境剧场1情境一A 和 B 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 考了 62 分,他急忙问 B 考了多少, B 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 偷偷看了 B 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 59 分。A 于是很骄傲的对 B 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 对 A 说:“我考了 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