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8441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题 一、 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 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 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 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 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 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 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 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 探究铁生锈的实验 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 实验过程:

2、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 a、b、c,将 a 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 b 瓶中加 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 c 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瓶和 b 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 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 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 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 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 然停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 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3、 四、 探究昼夜的过程 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 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 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 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 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 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六、 研究蚯蚓的过程 实验材料:活蚯蚓、湿土、干土 实验过程:1

4、、将湿土和干土并列放在一起,放在阴暗处。在干土和湿土中分别放一只蚯蚓, 过一段时间观察。 2、在湿土中放上蚯蚓,然后一半遮住光,另一半用光照射,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1 中的蚯蚓都到了湿土中;2 中的蚯蚓在遮住光的四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七、 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实验材料:一株健康绿色植物、不透明盒子 实验过程:将绿色植物用盒子罩住,把盒子的一面打开让它透光。过一段时间观察植物的 生长。再将透光一面转动方向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植物生长。 实验现象:植物向透光的方向倾斜。 实验结论:植物有向光性1 1、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名称】:观察蜡烛的变化【实验用品】:蜡烛

5、酒精灯 蒸发皿 火柴 烧杯 石灰水【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预测。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由于学生已往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因此实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如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3、燃烧蜡烛,观察所发生的变化。这个实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带领学生分步操作,搞清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4、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底部的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五

6、年级上学期在学习呼吸和循环单元时,学生已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得出结论。5、将内壁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底部的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从而发现水汽。6、根据实验记录归纳: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分析与思考】:1、蜡烛变化有关的实验活动时,应该做的是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种种现象,对蜡烛燃烧生成的新物质提出假设,进而设计实验进行证实,最后进行总结提高,思路应该调整为“问题假设验证思考结论应用”。2、使学生体验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要注重证据。3

7、、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经验,利用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验证实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2 2、食盐和水泥、食盐和水泥【实验名称】:观察盐和水泥的变化【实验用品】:杯子筷子 食盐 火柴 水泥 盘子(一次性) 小勺 锤子【实验步骤】:1、取部分食盐放于水中,用筷子搅拌,直到实验完全溶解。学生观察实验现象。2、将部分食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于铁架台上(带石棉网),点燃酒精等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食盐刚才的变化。3、将盘中倒入少许水泥,掺入清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泥的变化。4、比较试验中实验与水泥的变化,思考它们的不同。【分析与思考】:以上

8、两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认识两种不同的变化,感知物质的有些变化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恢复(可逆变化),而有些变化一经发生就不能恢复(不可逆变化)。2 2、食盐和水泥、食盐和水泥【实验名称】:自制胶水【实验用品】:牛奶醋 玻璃棒 纱布 杯子 小苏打【实验步骤】:1、 将 40ml 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 10ml 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融合。2、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3、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中。4、将杯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5、使用一下自制的胶水。【分析与思考】:1、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制作或小组制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

9、自由空间。3、制作完成后,通过展示活动检验学生制作成果。3 3、铁生锈、铁生锈【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实验用品】:铁钉试管 经煮沸后冷却的水 食用油 棉花 干燥剂等【实验步骤】:1、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2、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 1/2 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3、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4、 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5、约一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并作记录分析。【分析与思考】: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

10、教师应让学生理解,之所以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在第三个试管中加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封闭式关口,就是要避免实验中水分对这一试管中实验现象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5 5、细胞、细胞【实验名称】: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用品】:洋葱鳞片 显微镜镊子 刀片 载玻片 盖玻片 吸管 吸水纸 清水 稀释的碘酒 铅笔尺子绘图纸【实验步骤】:1、复习显微镜的组成的知识。2、组装好显微镜,并对好光。3、将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洁净纱布擦净,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4、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内表皮作材料。5、将撕下的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并展平。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近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

11、缓放平(避免出现气泡)。7、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均匀。8、观察:把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焦距,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清新的影像后,在使用较高倍数的物镜,仔细观察。会看到许多长方形的“盒子”,它们是构成所有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础细胞。9、画图:画出所观察动的植物细胞结构图。10、整理仪器和实验桌。【分析与思考】:1、以上实验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以上指导提前榜学生制作好观察标本,学生近作观察实验即可。2、在使用显微镜时,用单只眼观察洋葱表面细胞时观察时观察不到,主要是初次使用,不得要领,教师应耐心加以指导。9 9、馒头发霉了、馒

12、头发霉了【实验名称】:探究食品发霉的原因【实验用品】:面包 水 塑料袋 盘子等【实验步骤】:第一组实验: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放在水里浸泡一下,另一片保持干燥。然后分别放在两只盘子里。放在同一地方。隔两天观察一次。第二组实验: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装进塑料袋里,用线把袋口扎紧,另一片放在盘中,将两片面包放在同一地方,隔天观察一次。第三组实验: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放在冰箱里,另一片放在冰箱旁边的桌子上,隔两天观察一次。观察三组实验的现象,做好记录,找出事物发霉与水分、空气、温度的关系。【分析与思考】:1、课堂上的实验设计仅仅是探究的开始,教师要组织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在课下按时观察并做好记录,保证

13、形成真实完整的结论。2、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中长期的观察活动,在观察中逐渐形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素养实验课题:观察月相实验课题:观察月相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步骤: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3制作月相规律图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14、实验课题:实验课题:“环形山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实验步骤: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

15、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步骤: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

16、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