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604419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高师英语专业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摘要: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将语言视为文化的载体年口表象,强调学生掌握目标语文化体系的重要性,力图在中外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移入与吸收英语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向:语用能力:文化意识;差异敏感性 在希腊哲学理性光芒的照耀下,人类语言被降格为一种笨拙的工具,成为一系列承载着讲话人具体思想,用来启发听众的象征性符号。根据柏拉图的认知理论,语言只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理念作为世界的本源超越并逃避语言的言说,存在与模仿它的语言之间有着一条不可跨越的沟壑。语言作为人类发展历史上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

2、象之一,是人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精神意识产物。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美国语言及文化委员会在表述语言及文化的关系时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目的是为了克服表达上的障碍,顺利地进行思想交流,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如:是否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等。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已将注意力从 50 年代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上,过渡到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并重的2阶段。英语学习中对目标语的文化体系掌握得越充分扎实,

3、就越有利于把握英语语言技能。语言的重要社会功能是传播文化,既然该因素已成为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教师就应当在教学中自觉完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正确处理文化知识和其他训练项目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利用对比、照应、区分等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将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快速提高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是站在文化的高度,将语言视为文化的载体和表象。强调学生掌握目标语文化体系的重要性,力图在中外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地移入与吸收英语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快速发展文化能力在理解任何具有异域文化性质的事物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导

4、向模式恰恰是要关注这种能力的培养,文化对于学习者而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利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各种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正确理解和容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意识地参照相应的文化背景,恰当有效地进行思想交流。 l 教改模式的可实施性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客观地反映了英语国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印证了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着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导向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讲授英语的全过程中,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出能流利,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语言人才。该模式符合3我国当前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对中国学生而言,汉语文化已塑造了他们特

5、殊的东方语言认知模式。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记。中西方两种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会使双方获得相得益彰的认知效果。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正确识别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通过深层次比较,找出人类文化的共同根源,并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其次,文化并非抽象笼统的概念,它蕴藏于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对话、篇章乃至认知模式的各个层面。初学者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超语言层面上的种种困惑,当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后,英文的行文模式,如阐释、推理、视角等篇章因素又会对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构成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通过比较

6、,使学习者有意识地把握那些渗透于语言中的文化现象,自觉地进入目标语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中。最后,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与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方法是并行不悖的。它能使师生在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清醒认识中,主动避免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的方向性错误。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其语用能力的过程。现代语用学认为能力由两部分组成:知识和技能。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误认为英语学习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于是他们苦背词典和语法书,然而,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绝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获取语言知识不能过分依赖书本而脱离语言运用的4环境。这就要求英

7、语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交际模式的培养,引入文化教学,使语言知识与语用规则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行为模式中,这主要依赖于对目标语的文化意识和合作态度上。同一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持不同母语的人表达同一事物时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等,都可能构成干扰因素。因此,利用文化导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容忍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文化的主要内涵 一个民族的文化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民俗,文学

8、等都属于文化范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英美文化也正向全球各个角落延伸与渗透。诚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语用或交际谬误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若能有意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以下方面的相关背景知识,必将有利于其语用能力的提升。 21 宗教背景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归根结底在于两种5信仰的差异。倘若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过程是一种物质文化创造活动,那么人类创造神和圣物的宗教异化过程,无疑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

9、式,宗教体现了迥异的文化特色与异国风情。以泰勒和弗雷泽为代表的宗教人类学家一致认为,宗教是一种维护社会统一与协调的系统化、整体化的文化工具。它塑造人的性格,规范其道德行为,保持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和秩守中。在人类社会早期,各种艺术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宗教崇拜活动的刺激和哺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语言的象征性描述逐渐发展为讴歌神灵之恩德的宗教文学和艺术。22 重大政治与经济事件 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的发展都与该国的政治体制和观念密不可分。以美国英语为例,总统竞选是美国人关心的头等国家大事,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为现代英语输送了许多含义独特的词语,如:tumthesc 陀 ws(施

10、加压力 ),p1ayhardbaIl( 展开激烈的竞争),muclaral(ing(揭发丑闻),playmgsolo(独断专行),sismanagemenc(危机处理 ),pocaIleVemge(政治压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选举期间,美国各地区的选民把自己所爱戴的人称为 mefavoriteson。若是不了解美国的选举,就很难理解这个词语的真正意义。不仅是美国的选举制度,其政府政策、情报机构或政党各派等都为英语输送了大量词汇,较为典型的有:GOP(共和党),1ameduck(跛鸭:不能连任的人),securiwc】earance(参于机密的资格),tIinl( 强 Il(智囊团),de

11、epthr-oat(秘密消息的来6源), heg 锄 ony(势力范围)等。 美国还是一个经济大国,整体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族经济的迅猛发展亦为其语言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早期的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美国人以大量的农产品从其他欧洲国家换取所需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因此,beinhi2hcotf0n( 兴隆) 和banern 划 e(交换贸易 )等词应运而生。l9 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农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而东部的工商业在西部开发的刺激下,发展更为迅速,于是便产生了美国人所怀念的 111eFron 石erSpt(开拓精神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运行,英语中与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

12、经济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词语层出不穷,有关经济领域的词汇更是俯拾即是。因此不了解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况只能使我们的语言学习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无法掌握英语及其文化的精髓。 3 结语 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将语言的生成与发展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为了满足日常交际和文化交流的基本需要,这就决定了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洞悉英语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对语言学习者而言,缺乏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了解,就无法用该国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英语学习,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两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已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移

13、入、吸收和消化,进而在学习者身上生成双文化7能力的过程。而对于外语教师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首先,她应当深谙中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思维方式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层面上的异同之处;当中西方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正确识别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其次,文化知识的灌输方式应当是渐进,自然和启发关联式的,而非集中说教或填鸭式的教学,后者只会适得其反。总之,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语行为方式,适应外国的思维模式和民俗风情,不再生搬硬套地将本国文化纳入到涉外交流活动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